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Personal Branding]A desperate student (v)


Q:
我是欲申請MBA的學生,目前仍就業,請有經驗 & 好心的前輩們幫我診斷一下我為什麼一直失敗? Would appreciate your kind advice. 
GMAT: 720 IBT: 103 GPA: 3.24 
Work Exp: 56 months (19military, 18 family business, 19 Logistics)
Short-term goal: Marketing, Long-term: Work for the family business(Eletronic manufacturing) 
目前申請 R1: Columbia/ interviewed / rejected Boston U/ interviewed / rejected
R2: USC/ rejected directly U of Rochester/ interviewed / wait list Katz/ interviewed / rejected UCI/ interviewed / wait list UNC/ interviewed / rejected
R3: Smith MBA/ rejected directly

Q1. 今年我自己覺得可能面試表現不夠好,看了板主的面試文章,我覺得我準備不夠周全,但其實我自己面試了幾間,有一點經驗,後段的面試其實已作得不錯了,跟面試者還算相談甚歡。 
Q2.如果今年皆刹羽而歸,針對我欲準備明年的春季班,我該加強?? 
1. Working experience (keep working) 
or 2. English speaking ability (re-take toefl and GMAT) 連續的reject浪潮中,我覺得信心難免動搖,希望能有前輩指點迷津!!

A:
大約八到九成的申請人被拒都是前半學校被拒
後半學校錄取兩三間
會出現這樣骨牌連拒的不多
但可以看到在BW forum及CD上的連拒壯士幾乎都有共同特性
就是essay粗操浮面或是亂槍打鳥
問題出在essay是多講的
但essay問題主要不是出在essay本身
而是出在生涯管理失能
生涯方向模糊或明顯不合邏輯
過去經歷與未來方向沒有具體邏輯銜接或交代不清
甚至要回朔至大學主修
無法解釋轉折點及其對生涯與生命的意義
以及對MBA細部認知不足
導致essay中無法解釋細部MBA結合點與實際生涯應用
簡單說就是申請人讓招生委員感受到無頭蒼蠅或瞎子摸象
才會出現這樣的連拒骨牌現象

但經過仔細討論其實受拒者都有MBA動機及原因
只是或許還停留在潛意識裡 沒有進行深度挖掘
或是對MBA細部了解有限
即使有動機原因 在表達時也綁手綁腳

原則上學校都是愛高分的
這裡也沒有出現特別over-qualified的現象
七百多分四年半經驗頂多算前20%
會出現BU, Katz, UCI, UM都連續拒絕或WL的現象
原因已經跟文法或潤不潤稿沒有太大關連
口語程度也已經不是重點
托福能考到一百出頭 口語已經有一定水準
問題還是出在無法解釋動機與關連
才會直接被拒

雖沒有整體狀況很難判定
但可以初步看出樓主連續被拒的主要原因
生涯方向跳躍
選校邏輯也相當模糊
對於不易想像當兵的老美而言
仍至少能了解這是個義務
主要關鍵出在為何會從家族電子業轉去做物流
又為何突然出現這個時間點要念MBA而後要轉行銷的現象
而最終回到家族事業又是為了如何

這些跟樓主申請的學校相關性都有限
首先跟哥大幾乎無關
即便哥大創業資源強大
但並沒有看出樓主的強烈創業慾望
又自我認知,投入度,與精緻度等綜合競爭力還有一段差距
受拒很正常

Smith的數位產業定位鮮明
會需要樓主清晰表達出上述的生涯轉折邏輯
以及解釋細部課程結合才行
原則上只要能解釋出實際驅力與完整結合
高分會對學校是一大誘因

但若出現BU, Katz, UCI等綜合性學校的連拒
原則上就是基本動機有問題
以及對MBA的了解只停留在入門程度
原則上就是以長程目標的回歸家族而言
這個家族事業有哪些現程與未來問題需要解決
而樓主的經驗與能力有哪些需要提升以處理家族事業
又為何會中途出家進入物流
又為何MBA出來後短程要走行銷
而MBA之中要研讀哪些重點科目
這些科目跟長短程目標又有何相關

其他校風文化都只是副菜
可以接觸在校生或校友詢問
但主菜還是在教務長的執行方針與課程編排
沒有主菜 副菜吃再多也沒用

面試頂多占三成
只是透過互動方式了解申請人是否牛肉已準備好
重點是申請人本身動機與生涯歷程是否完整與邏輯清晰
學校只是學術訓練機構
核心價值還是在申請人本身的生涯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