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8日 星期一

究竟該用什麼criteria,來挑選並申請"fit" schools呢?

究竟該用什麼criteria,來挑選並申請"fit" schools呢?
簡單來說是A+B=C:
A(Career progress to date至今生涯發展)+B(Why MBA)=C(Career Actualization生涯目標實現)
若欲求B,則等於C-A:
C(生涯三驅力所投射之目標)-A(至今生涯發展)=B(Why MBA/Specific schools)
可以分為三大步驟:

1. Who am I: 瞭解自己的生涯三驅力(興趣技能、性格養成、專業能力,請見前文),並投射出真實生涯目標

理想生涯由三項驅力構成: 興趣技能組合,性格特性,與專業能力組合
這三項有因果關係
興趣是由性格養成,而性格是從早期求生記憶養成; 
而興趣又會造成專業能力,但反之不然

例如:

  • 公務員父母的教條式作風,容易造成子女的辯證性格與邏輯興趣,而從事理工領域;
  • 從小被過度要求「唯有讀書高」的子女,常會因為成長環境被過度限制,而愛看小說以滿足幻想,或會因為才藝不被苛責,而養成藝術興趣,並在長大後容易因為小時候的過度封閉環境,而想從事能夠旅遊或有高度變化性的工作;
  • 收入固定的家庭,下一代多半想往創業或投資等高風險、高報酬行業發展;
  • 獨生子女因為寂寞,會養成多元興趣,以滿足社群交遊需求;
  • 成長過程受過不公平待遇或霸凌的人,長大容易從事法務或公益活動

...等等

(塑造這些性格特性與興趣的力量,叫做「環境情緒流體」,有機會再另文分享。)

從自己的這三項生涯驅力中,找出who you are及未來方向
可依照「縱向產業別」與「橫向職務別」來交叉
找出具體長短程目標為何


如: 

  • 邏輯興趣+成就動機+規劃專長,可以組合出「IT產業的產品研發經理」;
  • 程式興趣+登山鍛鍊性格+美感天份,可以組合出「戶外時尚品牌的資訊經理」
  • 旅遊興趣+速度效能性格+量化分析專長,可以組合出「旅遊網站的旅程分析師」

...等

2. 至今生涯發展與Gap Analysis
檢視自己的學歷背景到工作經驗中,至今已經累積哪些技能與成就?
又與生涯目標之間,尚欠缺哪些技能?

並依照大學校名、年資,與GMAT分數範圍,來從排名樓梯裡定出射程範圍
再依照具體的skill gap,來比對學校的主修/選修課程、研究中心,與就業數字
找出門當戶對、且能實際補足所缺技能的學校

如:

  • GMAT 670,三年產品經理經驗,想以行銷為導向的供應鏈管理

則可以選擇MSU的Marketing & Supply Chain concentration


  • GMAT 650,七年半業務經驗,想走創業與市場開發

可以選USC IBEAR Entrepreneurship concentration


  • GMAT 690,四年四大事務所經驗,想在會計領域晉升高階經理

可以選UT-Austin, UIUC MBA or MS major in Accounting

  • GMAT 730,五年消費性品牌經理,要挑戰世界級品牌管理

西北Kellogg、史丹佛GSB、U Penn Wharton、UM Ross

3. Career Branding 生涯品牌行銷
由於已經透過生涯驅力找出who you are,也透過C-A=B找出明確學校,
因此過去所有學經歷履歷,將會貫串在關鍵生涯驅力所形成的個人品牌主軸上,
且將必然命中Why school

而由於名次相仿的學校之間,會透過各種品牌定位、地理產業特性、課程內容、文化風格等,來進行差異化
這些差異化會直接或間接顯示在essay題目、推薦信題目、課程編排、研究中心設置、就業數字,甚至是學校品牌的slogan,及申請期限與定金期限等

例如:
MIT強調teamwork與innovative leadership
Columbia強調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與finance
Harvard強調organizational restructure與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申請人可以針對目標學校的特性與競爭差異化,來進行統合性的履歷、Essay、推薦信、面試策略研擬
並利用課程差異、申請期限、題型差異、面試期限,甚至錄取定金與獎學金期限、額度等,來做攻防策略推演。
最終自然會進入心中最理想的學校就讀~

Sincerely,
David 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