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

Monday Blue Buster 每周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 早稻田 vs. Essec Singapore MBA选校(3)


Monday Blue Buster 每周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 早稻田 vs. Essec Singapore MBA選校(3)


Essec Global MBA in Paris, France and Singapore, major in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這周再來完結先前的選校分析
開頭還是要講老話一句,在如此有限的背景資訊下,是無法提供選校建議的。
但在有限的資訊中,仍然要把學校分析一遍。

歐洲也是不風行MBA的。原因很簡單,歐盟之首德國所仰賴的是German Engineering
藝術般的工程,所做出的工藝產品如保時捷、1A雙B、保溫瓶、甚至連錶王勞力士的創辦人都是德國人。光技術本身就強到產品早就賣光了,展示間甚至要將暢銷型號收起來,以防客人買不到被客訴,後續根本不需要什麼行銷,也不需要什麼競爭策略,因為市場地位老早就遙遙領先了。
然而,歐盟這麼大,還是要有許多企業需要管理人才,因此歐洲還是有為數不少的知名商學院。

Essec在FT排名上排在第96名,至少還在百大之內,不過排名看看就好,重點在methodology排名條件究竟是怎麼排出來的,當然畢業就業成功率與起薪還是重點
教授背景算是多元,不過有哈佛來的也有休士頓來的
是間很重視時勢的學校,課程特色主打奢華品及藝術文化管理,及數位電商,也請了幾位中國教授因應東方崛起,也很重視量化分析,很多印度教授
然而雙校區課程若要往行銷就幾乎沒什麼資源
同樣有個麻煩是有些選修課是用法文上的,甚至連重點網頁如管理與社會主修及研究中心、甚至教授背景等都是法文
不過學校也因此在各學期有教法文,對有意往法語市場發展的學生來說不無小補。
學生平均入學年齡是三十歲,其實整個歐洲都差不多,這部分與美國商學院在定位上不同
而就業數字在網頁上找不到。通常數字比較好看的學校會比較好找。
尤其網頁上直接有講,在法國當地就業不是不可能,而是很困難,端看求職者的語言與文化適應性、畢業時的就業市場變數,當然還有利基點。

策略與管理課程算是中規中矩,有競爭分析跟企業情報等經典課,但竟然沒有管理學必修的領導課與Alliance結盟課
因此當看到學校掛出「獨特課程」的時候,會有點狐疑,不過其實絕大多數商學院都這樣
甚至很多學校把無法歸類為專業科目的選修,就直接掃去同一個大抽屜,然後貼個「管理」二字的標籤
教授群有不少名師,算是學校有重點式地招聘教授陣容,而也有明顯的量化偏向,並且學校行銷訊息不斷強調數位化創新。
有去德國商學院交換的機會。
也有一個畢業管顧案,這個幾乎所有商學院也都有。

然而管理與領導到底是什麼呢?
比較知名的人物有幾位,包括管理學泰斗彼得杜拉克、哈佛史上最年輕的教授Michael Porter的五力分析與競爭策略、史丹佛教授Jim Collins的Good To Great(中譯為A到A+),當然還有人手一機的賈伯斯、社群網站推手左克伯、把電動車發射到外太空的馬斯克...等。華人世界有成吉思汗,劉邦、劉備、雍正皇帝、國父等。
當年世紀經理人Jack Welch在46歲被選上GE董事長暨執行長時,就是去諮詢彼得杜拉克如何維持市場領導地位
而賈伯斯則以賣金塔電腦一手顛覆電腦產業
其核心都在於某種殺手級產品或服務,能讓企業持續獲利,也才更有錢來進行管理
因此光主修管理學門是不夠的,必須要連作業管理、產品行銷、創新研發、財務會計、領導與道德、創業家精神與法規、企業社會責任等一起修。

學校有在經營校友網絡,也有一個產業領導人聯盟,算是會對就業與產學合作有滿大幫助。不過這也是各間商學院都有。
雖然要在巴黎、新加坡兩地上課,會有很多跨區域資源上的落差,可能會有些生活上、學習上,及就業上的問題需要克服,但總而言之是間有模有樣的學校,至少在多元性上面算是相當有看頭。排名不靠前可能是區域市場的就業結構本身就有獨特性,畢竟歐盟國家過去幾年經歷過幾波蕭條,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也不是什麼管顧金融核心國,難以兼顧就業率、起薪、與國際學生就業。

Sincerely,
David 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