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日 星期三

「Monday Blue Buster 藍色週一症候群破解」MBA生涯公益解惑: 美本+英碩+中資投行求MBA選校定位指導


(由於沒有其他案例來源,僅能暫時以對岸留學網站的提問個案來解惑。若國內申請人有類似申請與生涯疑問,也可以提出來,將優先解答國內個案。)


大家好!上次來這裡刷帖子已經是2019年12月了,當時正好在DIY申請金融碩士。我在2021年7月碩士畢業後回到大陸top2投行工作了兩年,目前因待遇和自身職業追求的變化,想再度靠申請MBA回到美國。儘管時間有些緊張,還是希望大家能幫忙分析一下。以下是我的個人履歷:

目標:2024入學MBA

本科:美國TOP15 non-ivy 2020年畢業

碩士:LBS MFA 2021

工作:國內top2 IBD,A+H承做,2021-2024三年工作經歷,A+H證券從業資格

托福:109(2015年10月)

GMAT:720(2019年12月)

GPA:本科3.78/4.00,研究生無分數(英國特色)

目前選校:

衝刺:MIT,Wharton

平行:CBS,Yale SOM,Haas

衝獎:Anderson,Darden

申請原因:投行目前做了兩年(入學前會滿三年),大陸經濟形勢和金融定位都發生劇變,未來投行待遇進一步下降,向商業銀行靠攏,上升通道受限;以前實習都是在外資行,畢業後進入境內投行,並不適應,想通過MBA回到美國就業。就業方向是想去base美國的500強實體企業的MBA leadership program,work-life balance較好,或者去tech公司的Non-tech崗位。所以是金融轉非金融的路線。


疑問:我的個人履歷有閃光點(本科學歷+較高GPA),也有缺陷(GMAT 720,工作經驗較短)。個人如果可以的話,不想依靠家裡(畢竟本碩已經消耗巨大,家裡沒礦),因此想請問這個履歷申請S16的全獎是否現實?衝刺MIT、wharton是否可能?考慮到pivot to corporate & scholarship,您有何較為綜合的選校建議?

非常感謝您的幫助!



答:

大陸申請人GMAT 720可以DIY申請上LBS MFA,算是相當厲害~ 

不過近日對岸科研單位爆料,在近10億人平均月收入只有2000人民幣的環境背景下,能以沒有州內學費優惠念完美國大學、再念英國頂校碩士,家裡沒有雄厚背景基本上不可能,分數再高也沒用,何況是分數不高。

大陸申請人GMAT要760以上才算高分。


根據筆者將近20年來的MBA申請顧問經驗,成功錄取過哈佛MBA及耶魯MBA獎學金,並於今年第一輪成功協助非美籍、非接班、非弱勢個案,以「免GMAT/GRE考試」之姿,拿下Top 10 MBA獎學金!

若想申請世界頂尖名校所需要的條件,是商學院認證AACSB倒過來念的諧音,ASSBC–American, Successor, Score, Bribe, and Cheat。

在Netflix中的「買入名校」紀錄片中有闡述。

如果不是美國人,分數又不高,如果又不作弊、不搞黑金,那就只剩successor富二代,還有對岸的紅三代了。


然而,美式MBA跟MFA有天壤之別。申請MBA堪稱難如登天,尤其是對沒有背景的申請人而言。

尤其在對岸經濟自由落體,官富後代拼命潤的環境背景下,有背景條件的申請人太多了。


在英語系國家畢業可以免托福。免托福當滿分,或至少當平均分。

不過對於一些本來就免除托福的學校,例如:耶魯、MIT、杜克等,就會失去優勢。


GMAT 720對大陸申請人而言,是個雞肋分數。

托福109,又是美國前15名校及英國頂校,照理說GMAT可以輕鬆破750。

根據長年生涯諮商經驗,分數與實力不對稱的主要原因,是生涯目標及動機不明確。這部分稍後再解說。


先說考試的部分。雖說因為全球疫情三年影響,以美國為首的前10名MBA以外的學校,幾乎都免試入學,但前10名、尤其M7,還是幾乎都要求GMAT或GRE分數。


然而,在全球疫情後,商學院學生的出資者,口袋都被大重構,而造成申請人數直線下滑、商學院招生困難的狀況下,反而目前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挾天子以令諸侯。

尤其在近日,哈佛與華頓校長相繼因為縱容反人類言行而辭職之後,哈佛、華頓、MIT等名校急需要新血來重振校譽。

不過,申請競爭力長年有固定的行情,樓主有如此的潛力,應該要儘早釐清深層的自身特質與情感上的生涯動機,才能在分數上暴衝,並且在事業上及業餘上都有令人驚豔的表現。


麥肯錫欽點的S17拿全獎有困難,但要拿獎還是有機會

有趣的是,若硬體條件與領導資歷不強,則要看身分了。


另一方面,由於排名條件設定的關係,若有時間準備的話,GRE暨簡單又有更大的分數彈性。對於還在猶豫要哪一種試的申請人而言,是一個相當關鍵的考量。

當然,對長遠事業而言,GMAT由於有考修辭,更完整的邏輯,以及更全面的閱讀,對於實際領導管理能力的培養,會有更實際而有效的幫助。


關於GPA,有趣的是,英國碩士不公開成績對樓主不見得是好事,因為搞不好樓主碩士成績也不錯~ 所以如果樓主碩士成績好的話,看能用什麼方法請學校證明在校的好成績,會對樓主有幫助,用來補足GMAT同申請群中的相對弱點。


任誰都想要在美國有工作經驗,所以樓主的申請動機並不成立。

要從雇主角度思考,為什麼他需要你來為他工作?

除了有頂尖投行經驗外,重點還是在於樓主的自我了解,與職業興趣為何?

興趣技能來自成長過程中,超越父母與環境期望的能力。

專業能力反而可以被興趣帶動。

甚至反過來說,也只有興趣技能,才有辦法永無止境地提升專業,而不會為了錢而工作。

這樣才有可能成就卓越,讓錢來追你。


MBA申請看的是領導力,背後來自於自我了解,尤其是真實的生涯興趣目標,以及領導管理能力與潛力、社交溝通協調談判能力,還有策略規劃與執行能力、分析能力量化能力等等。


樓主能有頂尖名校學歷,以及頂級投行經驗,在硬體條件上可以加不少分。

然而,內行看門道。工作資歷太短是申請弱點,尤其是缺乏管理經驗,不過因為有頂級名校碩士的學歷作為代換,在年資條件上算是打平。

若是在短短的工作經歷中,有因為興趣技能與領導特質,並結合學歷所學,而產生另人驚豔的成就與發展潛力的話,就會產生「甩鞭效應」,可以對產業未來產生強大的影響力,並為世人產生卓著貢獻。

根據筆者成功協助個案錄取哈佛MBA及耶魯MBA拿獎的經驗歸納,可知Adcoms要找的就是這個。

目前還沒看到樓主有相關的成就表現或潛力。


要看樓主大學念什麼主修?動機為何?

又為什麼要去英國念MFA?然後為什麼要進投行工作?有什麼興趣的點吸引你?又未來要去哪裡?


不然以目前樓主申請的動機,純粹只是為了自己未來的出路,這樣是不會上的,而且可能全軍覆沒。

申請的重點在於自我了解。

要找到你的成長環境,如何培養你的興趣、性格、與專業能力等生涯三要素,

然後找到背後的生涯驅力為何?投射出長、短程生涯目標,並羅列所必須的領導技能。

而這條生涯路徑中所欠缺的技能,是因為只有某幾所學校有提供,才能能夠選校。


因此,不把學校的所有課程資源、與教授師資的CV一條一條調出來看,是無法選校的。

這也是為何筆者很少以綜觀方式來分析學校的原因。


一樣是金融領域申請人,PE與VC與IB,以及銀行業、保險業,與各種股權與債權投資等,每個人的興趣與背景技能都不一樣,動機也不一樣,因此所需要的技能缺口也不一樣;

而每所學校雖說有綜合排名與專業排名,也有地理位置、就業市場、經營方針、校譽、歷史傳統、師資等差異。

對別的申請人而言是名校,對你來說可能不是。


人沒事不會喜歡投資的,尤其是成長在優渥環境的富二代。

金融要做得好,生長背景必須要夠窮、夠拮据,才會因為知道錢的輕重,與其槓桿的威力,並且對未來的希望與方向有強烈的嗅覺。

必須要經歷過財務的絕望與窘迫,才能培養出這樣子的嗅覺。

這是教室裡怎麼教的教不來的。


樓主問題問得很好,該如何學校?

目前學校口袋名單混亂。

雖說樓主是美國前15名校及LBS碩士畢業,但目前口袋名單裡面,7間有4間是夢幻學校;

然後有2間MIT跟柏克萊是科技導向,跟樓主幾乎沒有相關。


除了華頓跟哥大屬性相同以外,MIT跟柏克萊研發屬性接近。

其他學校屬性則相距甚遠。

耶魯在一百多年前中國第一批留學生開始耕耘,到現在超過百年品牌,因此對中國申請人而言,耶魯號稱比哈佛還好。

也因此,幾乎所有條件較好的中國申請人,都會申請耶魯,因此其競爭慘烈程度,可以用擠過頭來形容。


根據筆者的申請諮商經驗,樓主目前的這些硬碟條件,離名校耶魯還有相當一段距離,除非有隱藏條件,或是奇蹟發生,不然可以說機會渺茫。

會建議選擇更實際的目標學校申請。


其實,M7都是財務學校。哈佛、史丹佛因為學生競爭力號稱最強,因此受金融大佬們親睞。

芝加哥走經濟與管顧; 華頓與哥倫比亞走傳統金融; MIT與史丹佛走科技新創。

西北著重管顧,在金融領域算相對弱勢,至少在M7之中是如此。


另外,由於全球不景氣,加上大陸經濟前景黯淡,富二代紅三代鳥獸散,基本上幾乎全都潤到美國。

即便是有背景,要上美國名校將會面臨極大的競爭,因此不會只申請7所學校。

根據經驗,都會申請10到15所。


樓主還有很多學校沒有考慮到。尤其是在這種時局,要考量申請策略,要以學校的需求出發。

像西北因為在M7之中算是金融弱勢,主要走管顧分析路線,會很愛樓主這樣的金融與分析背景。

還有芝加哥經濟超強,可以走管顧與金融,也因此就業數字亮眼,而長年在排名中名列前茅,會需要樓主的金融第一線經驗以及分析能力。

尤其眾多過去的申請個案在經過info session後,時常反應學校稍嫌學術生硬,因此需要樓主的實作能力經驗。


還有其他非常好的學校,例如康乃爾、達特毛斯塔克、跟NYU。或許樓主就是這所前15名校畢業的。

還有一家超級量化分析學校,是CMU卡內基美隆Tepper,量化分析專業強到第一年統計要統3次,很多人不敢念!

但是它的就業數字幾乎百分之百。對於喜歡量化分析的學生而言,可以說是天堂也不為過~

並且能在金融領域發揮強大的量化分析優勢。


雖說第二輪已經即將死線,但以疫情後全球申請人資金窘迫、而申請人大幅減少的狀況來看,商學院招生勢必慘不忍睹,也才會紛紛延長免試入學方案,並延後或增加申請死線。

雖說大陸官富後代拼命潤往美國,學霸、接班人滿天飛,但真的能洞察自身生涯驅力與真實生涯興趣使命的申請人,其實屈指可數。

也因此,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即便是第3、4、5、6輪、甚至滾動輪,都還有戲唱~


以上分析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Sincerely,

David Le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