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3日 星期一

Monday Blue Buster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大龄女青年求定位

Monday Blue Buster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大龄女青年求定位

問:
今年30 已婚已育 
本科 国内top2 finance gpa3.3 
毕业在fin tech行业工作两年 去澳洲读了个会计master 本来想移民 结果认识老公 跟着回京了
在头部券商做后台做了四年 工作平平 没起色
目前非常迷茫 觉得自己有点能力但是当初入错赛道 为了求稳定做后台 现在非常后悔 只想努力多赚钱 想转前台 但是没经验人家干嘛不要同样没经验却更年轻的
现在纠结要不要去读个mba 加起来工作六年了 感觉超龄了 读了之后希望可以在美国找工作 投行咨询拼不过但corporate finance或者fin tech公司不知道机会多不多
还是继续在国内换工作...

答:
根據筆者近年曾協助多名30歲已婚個案,以無碩士、G600初、無背景、無身份的硬體條件下,拿下Top 10 MBA、以及Top 20 MBA獎學金,其中甚至有個案獲歐洲龍頭INSEAD邀請申請EMBA項目的經驗來看,樓主並不會大齡~ 
另一方面,筆者也有諮詢過非頂尖名校個案,同樣是會計碩士,在沒有念過MBA、無背景、非人脈的狀態下,直接進入頂尖創投,並能輕易踢爆前輩與主管的專業盲點。
因此沒有什麼不可能~

雖說MBA平均是27、28歲入學,但至少有約三分之一是30歲以上,且其中有許多也是有家室、帶小孩去念的
有家庭壓力的申請人,多半就業動機更強、更務實,也更有經濟成熟度,知道助學貸款非還不可~ 會減少學校的呆賬
佔權威排名US NEWS的排名條件21%,大於GMAT所占的16%
且因為年資與學歷多半更高,能幫學校爭取更高的畢業起薪,佔US NEWS排名條件14%
有句話說小孩比恐怖分子還難搞,因為恐怖分子可以談判,但小孩拗起來是無法談判的!
因此根據一項管理學統計,當過父母的工作者,各項領導能力都高過沒有成家的工作者,其中包含同理心、溝通與談判能力,時間規劃能力、耐心、彈性,甚至危機處理能力...等。
這項條件將會反應在佔US NEWS排名條件15%的「畢業僱主滿意度」上。

由於個人隱私問題,不便追問樓主實際情況。以下假設某A君在特定生長狀況下,所可能產生的生涯驅力,及常見的可能性預測。

而根據筆者長年的生涯諮商經驗,傳統產業的子女多半會往技術或金融進修,並且常以追尋穩定生活為首要目標。這些子女多半能夠忍受刻苦環境,且有高度抗壓力與企圖心,其實是來自追求有朝一日能翻身的求生本能。
而若是父母早年受教育的機會有限,並因而經濟受困,就會因為高度強調子女的教育,而限制子女從事其他活動。

要能在十數億人的競爭脫穎而出,多半在求學生活過得相當專注而刻苦。
若是又受到長輩因為要求專注課業,而限制行動自由,那麼這些個案們在長大後多半會出現物極必反的現象,而想儘辦法追求自由,甚至選擇移民。這些個案多半已經有大量的外出經驗與足跡,因而常會伴隨因為視野開闊,而產生的開放與多元思維,並更加強化對相異文化的好奇心與興趣。

同樣為了競爭,情報蒐集能力幾乎是學霸的其中一項關鍵能力,當然還有策略、組織整理能力、時間規劃、理解力,與紀律...等。
然而,在高度競爭環境中所培養出的情蒐能力常出現一些副作用,筆者稱之為「資優班症候群」,其主要特徵是對海量情報的需求,例如:半強迫式地滑手機、還有信心受到打擊,而常出現目標低於實力的現象、不敢犯錯...等。
又由於學界像百米賽跑,而實際職涯是越野的,沒有既定規則,因此高材生出現生涯迷茫的機會相當高。
然而,情蒐能力與理解速度、甚至透過社交能力取得情報的本事,卻可以適應高步調的環境,如:科技、快消、新創、投行...等,並且形成一項進入門檻。
縱觀上述,某A君是非常有可能成為國際投行的。其原因並不是因為學歷,而是因為其成長背景所制約而來的求生利基組合,而自然形成興趣、性格、專業能力等。筆者將之稱為「生涯三驅力」。

只要回頭推敲家庭結構與成長歷程,是可以透過生涯驅力模型來找出每個人的生涯使命的。
沒有不可能~
:)

Sincerely,
David Le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