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9月10日(日)第一輪真實MBA生涯管理暨申請講座

9月10日(日)第一輪真實MBA生涯管理暨申請講座

九月初到十月初就要第一輪死期,佔45%的名額,掐指一算其實只剩2周倒數!但考試卻遲遲難以突破嗎?
要申請第一輪的朋友們,在這段期間必須搞定Resume、Essay、推薦信、申請表、成績單等等。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幾乎所有學校的第一題Career Goals,以及考試。
而根據畢馬龍期望效應(請見前文),面對超大強度考試,申請人在地獄中死灰復燃的能力,來自對生涯目標的精確瞭解,及強大動機的形成典故,還有對自我特性的定位。
唯有深刻瞭解為何而戰,及實際生涯策略,才能解出精確的why MBA及why now,而後心如止水,一舉擊破考試酷斯拉。
並且將所有文件與面試一以貫之,達到無欲則罡的境界。

不然,人的潛意識非常神奇,會猶豫不決,然後選擇保護自己,在前景未明的狀況下,不要考高。不然要是考好了,就真的要出去了,卻不知道要去哪裡,反而更危險。

又對於以排名威望領軍的各大商學院而言,對Career Goals與Who You Are的檢視與實踐,可說是錙銖必較、火力全開。
在權威排名U.S. NEWS中,除了學校互評(25%)、錄取率(1.25%)等不可抗力外,其餘可控評分的超過三分之二,皆是以「就業狀況」為基準,包括:
雇主評分 (Recruiter assessment score) 15%
就業成功率 (Placement success) 35%—細分為「平均薪資與獎勵」 (Mean starting salary and bonus) 14%,與商研所就業率 (Employment rates for full-time master's program in business graduates) 21%
其餘GMAT分數與GPA,其實只佔可控制評分的不到三分之一,包括:
大學GPA (Mean undergraduate GPA)佔7.5%
GMAT/GRE平均分數 (Mean GMAT and GRE scores)佔16.25%
因此,清晰的熱情生涯目標與進程,才是實際能使分數爆衝、又遠大於分數三倍的錄取關鍵,並實際經營成功熱情生涯。不然就不會有那麼多人高分落榜了。
那麼,該怎麼辦呢?不用擔心,行行出狀元!放眼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都是以經營興趣熱情為志業,不論趨勢為何。也因此成功後,自然能創造趨勢。
而目前已有科學方法,能夠快速依照「生涯三驅力:興趣、性格、專業能力」,來找出真實生涯目標; 再經過與現狀的差異分析(Gap Analysis),即可有效找出轉職與進修的需求與策略。

「9月10日(日)真實MBA生涯管理 暨 申請早鳥講座」
主辦單位:David Lee’s MBA Career Management
主講人:前美國獵頭、前美國最大MBA徵才會”NSHMBA” 史上最年輕的官方職涯顧問 David 李
講座內容:
真實生涯管理:「生涯三驅力」--「興趣」、「性格」、「專業能力」,
暨 第一輪MBA申請攻略

細項包括--
a)由「生涯三驅力」投射出真實生涯長、短程目標,及其Gap Analysis
b)個人生涯品牌定位
c)熱情領域中,「人類的未來」哲學投射

並由此發展出:
1. MBA前的升/轉職計劃
2. Why MBA, Why Now, 與校系主修選擇
3. 學校招生邏輯與因應策略
4. 個人品牌展現:職涯行動與申請

應申請者與求職者要求,將解說哈佛MBA成功服務案例與「正常人案例」~

時間:9月10日周日下午一點至五點 
地點:台大第二活動中心B1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亞歷山大廳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85號(公館捷運站斜對面)

費用:免費

報名方式:由於場地座位有限,請來信至 davidl@mbacareerfitter.com
告知前來人數,並索取一份免費的Career Assessment Sheet生涯檢視表,以利進行現場互動諮詢。

客戶見證影片:





Sincerely,
David 李

David Lee's MBA Career Management 
Former NSHMBA Official Career Counsellor (Youngest counsellor ever/First Chinese-ethnic counsellor.)
davidl@mbacareerfitter.com 

www.mbacareerfitter.com 
fb: David Lee's MBA Career Management 

Blog: mbacareerfitter.blogspot.com

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

要不要去美國念MBA



要不要去美國念MBA

所以當問到到底要不要去美國念MBA,就又會回到生涯三驅力(「興趣技能」、「性格養成」、「專業能力」。請見前文),視其力量的方向與強度,以至於所投射出的生涯目標有多遠大,來決定是否出現Why MBA與Why now。有些人並不需要MBA,或是需要其他學位如MS、Ph. D.,或證照,或什麼也不需要。

觀念有點複雜,小弟盡可能用白話解釋。一旦能理解並駕馭這套工具,將能一勞永逸地解決真實人生的Career Goals,並計算出具體的Why MBA與Why now。有興趣的再往下看即可。

這取決於造成此三驅力的原始力量--「情緒流體」的質量。
情緒流體」是小弟根據長年生涯諮商發現的現象,所發明的新名詞,簡單說是個人對其重要關係人之間的情緒總量。其最主要的塑造者是父母,其次是兄弟姐妹,再來是年齡相近的近親,以至同儕、師長,而到成熟後的僱主與同事、同業...等等。
這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為了求生而迎合環境要件,所生成的求生制約。最大的影響來自於父母。從幼小的心靈為了求生、為了吃住、為了不要被遺棄,而需要遵循家庭規則,並本能性地求取父母的認同。而在求取認同的過程,依據父母親的成熟度與開明程度,個人或多或少會需要與手足、年齡相近的近親,以致同儕產生競爭,以致進入職場後迎合企業行為準則與主管期望、甚至迎合MBA adcoms的期望等。因此出現「認同動力學」(這部分後續有機會再另外發文解說)。根據長年生涯諮商經驗,此情緒流體的探測,及所推出的生涯三驅力,以至真實生涯目標的投射,其準確率幾乎百分之百。這套邏輯可以稱為「情感經濟學」。

假設情緒流體的質量用1到10來測量,數字越高力量越大。對於以不卑不亢、自由放任為原則的父母而言,其所施加在個案身上的情緒力量大約是中間值5。然而,對於對個案有高度期望的父母,其所施加在個案身上的力量,可能會接近極限值的8或9。而這個8或9的情緒重量,會使個案在各成長階段中,竭盡求生力量來滿足環境期望。包括:從萌懂時期與年齡相近的兄弟姐妹、甚至大家族的堂表兄弟姐妹比較,到求學時期必須要名列前茅、甚至進入資優班,或考上第一志願、到進入職場後進入頂尖企業、位居要職,甚至要五子登科、嫁入名門...等期望。當然,還有極限狀況,例如:父母對個案置之不理,或長期有目的性地忽略或不認同; 或是突然遭受生離死別的重大變故,會使個案不知為何而活,而產生挑戰生命極限的力量10。這種時候會出現幾種可能:一種是類似鄭捷的個案,在長期不被期望的狀況下,不知為何而活,乃至為了取得認同而選擇鋌而走險,在殺完人後被偵訊的第一句話,就是要「做大事」; 或是成為喬丹或阿諾類的極端成功人物。當然這些是極端案例,也不見得有相似情境就會如此反應,端看個案如何解讀與排解外界力量。

根據生涯諮商經驗,性格養成除了少部分遺傳外,絕大部分是後天養成,而養成的力量,就是這個透明的情緒流體。它像是水或空氣,形態透明,但有重量,而且可以重到把水壩壓碎。而也因為它的透明性,無法用直接測量法探測,而要用間接觀測法,從個案的行為足跡,來回推來自各重要關係人的各種情緒驅動力。而由於個案所受到的情緒力量多半來自多重對象,又各對象對個案的重要性有輕重緩急,並且各對象可能對個案施予多重力量,因此情緒力量盤根錯節,而形成一個N元M次方程式的情感經濟學。難就難在不知道N與M各是多少。然而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有科學方法解決。

一般未受過專業生涯管理訓練的個案,由於對背後盤根錯節的情緒力量不了解,因而不知如何反應。但事實上這些力量存在於潛意識的認知,而會在各年齡階段的關鍵決策時間點,會因為「認知協調」的本能,而留下各種決策足跡。由此,在性格養成的潛移默化假設,及非分裂人格的常態情況下,我們可以假設過去各時期的性格養成階段分別為「恆定」,並依照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回推像飛行體軌跡的性格,究竟是被哪些「隕石」--外在情緒力量擊中,而改變軌跡。
而一旦找出各情緒力量,並歸類為生涯三驅力後,就能依照性格潛移默化的「階段恆定」假設,來預測未來--投射出真實Career Goals。
並且在對當前狀態與生涯目標之間所做的Gap Analysis目標差距分析,再就機會成本原則來計算,就能算出是否有Why MBA與Why now,或是需要其他學位、證照,或是什麼也不需要,只需要透過陞遷或轉職,來取得所需技能。也能推出關係市場究竟是亞洲,還是美洲還是歐洲。

這是目前已知最有效的科學方法,希望有回答到樓主的問題。

Sincerely,
David 李

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什麼是MBA? (上)

什麼是MBA? (上)

先聲明本人沒有特別推薦MBA,也沒有不推薦,端看個人的真實生涯發展與需求。
誰都想發財,都想往高處爬,而除了一些白手起家的怪物,如:亞馬遜的貝佐斯,透過自己的努力而成為新的全球首富之外(就算只有幾天),其他世界各地的普羅大眾,因為期望有朝一日也能發財,而想受到系統性的組織領導訓練,因而選擇念MBA。而世界頂尖企業的僱主們也求才若渴,希望能以動輒十餘萬美元年薪,僱用有驚人資歷、又受過系統性管理訓練的未來領導人,以幫企業賺錢,或最好改變世界。那麼剛好藉這個機會來談談美國MBA到底是什麼。

美國MBA一般而言都是給大學畢業後平均五年年資的生涯追尋者念的,主要是透過各名校所標榜的案例工具與體驗式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來大量地刺激學生們的視野與思考、團隊合作能力,與領導力。其中學生們來自世界各地的各行各業。學生們本身就是產品,也是互相學習的對象。先來講講MBA怎麼上課好了。

通常美國MBA都是接近兩年的20個月學制,就跟我們的兩年碩士各分上下學期一樣,當然各校學制不盡相同,不過大同小異。一個學期大約修四到五門課,每門課依各校排課方式不同,多半一門課是三學分,也有的學校是四學分。兩年大約修個二十出頭門課,若是三學分一堂課,大概六十餘學分可以畢業。第一年大概修十堂課,所有學校的一年級都大同小異,大概就是所謂的五管:「產銷人發財」--生產、行銷、人資、研發、財務,再加上經濟統計會計,還有策略跟領導等課程,有些學校會依照各自的區隔定位,而加減一些替換課程如:法規、創業與道德等。在一年級下學期結束前,為了因應學生暑期實習的求職成功率,而會開放至少一門選修課,讓學生學習專業科目。而二年級就會分主修領域,常見的主修有產品與品牌行銷、財務、供應鏈、生產管理、企業策略、商業分析、領導、創業、管顧、綜合管理...等,然後修習所需的選修課。而選修課各有屬性,甚至很多都有多重屬性,當各屬性累積超過規定門檻後,就可以在成績單上掛一個或多個主修。

那麼每門課要怎麼上呢?這就是重頭戲了。一般而言,一個學期五門課的安排,拆解成每週會是什麼樣子?假設週一有兩門課,週二有三門課,然後週三重複週一,週四重複週二,禮拜五不上課,六日也放假。聽起來很爽,再來聽聽看每堂課是怎麼上的,就會知道包你爽了。

各門課在選課確定時,教授都會把教學大綱寄到學生的校內網站系統信箱。
假設禮拜一的早上八點是第一門課「跨文化行銷策略」,通常是上下兩堂各一個小時半,共三小時的課,中間休息個十到十五分鐘,所以大概是十一點十五分才下課。大家早上八點進教室前,已經先有學前作業,要先念某課本的兩章課文,一章20頁,兩章40頁,再加上一個Case,例如:LG進印度。Case都是真實事件,只是人名與數字改掉,文章有長有短,平均是30頁,不過後15頁是圖表,所以文章大概是前15頁,有公司的背景、區域市場文化、市佔率、競爭分析、新產品特性、管理風格,以及當時面臨的挑戰。案例有九成來自哈佛商業出版社,不過不見得是哈佛教授寫的,而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單位。而哈佛案例因為排版的一致性,一頁大約有1,100字。然後要回答教授是先出好的幾個關於案例的題目,套用上課本所教的模型,寫成一個兩頁的Case Write-up,在進教室的時候先交,一次case write-up大約占學期成績的3%不等。所以在還沒開始上課之前,已經先念了55頁、少說一兩萬字的課文與案例,又交了一份兩頁的作業。當然沒有人念完,多半是挑重點看。

然後才開始上課。學生們隨意入座扇形教室,同一排的學生每位與教授的距離都一樣,桌子前方要架上學校發的名牌,以方便記分。教授有時候會依心情,叫最後一排學生坐到第一排來。上課時原則上教授並不講課,而是引導思考,並隨意點名多位學生,起來「拼出」這個案例與課文工具的全貌,例如:請韓國同學來分享LG在韓國與在國外的行銷手法差異、請印度同學分享在國內看到LG的廣告與通路策略、請有消費電子背景的德國同學分享工程觀點、請做過跨文化行銷的美國同學分享手法有何不同,然後請樓主分享AICPA跟IFRS會計準則的觀點,並檢視案例後半的財務報表中,是否有財務結構上的創新與謬誤。自願回答的學生可以加分。課堂貢獻占學期成績的比重,依教授規定各有不同,輕則5%,重則50%。史丹佛高材生王文華就是在這種時候,因為不敢舉手,而聯合其他不敢發言的學生們,把那些經常發言的學生編號,玩起「火雞賓果」...

這就是為什麼多元背景與開放性思考這麼重要~因為要大量腦力激盪。這世界上沒人知道什麼叫做領導力,也沒人知道如何管理。大家都在研究,也因此學生的多元背景成了商學院的產品。這也是為什麼GMAT要考修辭、邏輯、閱讀、數學,而托福要考聽說讀寫的原因。

(下篇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