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

要不要去美國念MBA



要不要去美國念MBA

所以當問到到底要不要去美國念MBA,就又會回到生涯三驅力(「興趣技能」、「性格養成」、「專業能力」。請見前文),視其力量的方向與強度,以至於所投射出的生涯目標有多遠大,來決定是否出現Why MBA與Why now。有些人並不需要MBA,或是需要其他學位如MS、Ph. D.,或證照,或什麼也不需要。

觀念有點複雜,小弟盡可能用白話解釋。一旦能理解並駕馭這套工具,將能一勞永逸地解決真實人生的Career Goals,並計算出具體的Why MBA與Why now。有興趣的再往下看即可。

這取決於造成此三驅力的原始力量--「情緒流體」的質量。
情緒流體」是小弟根據長年生涯諮商發現的現象,所發明的新名詞,簡單說是個人對其重要關係人之間的情緒總量。其最主要的塑造者是父母,其次是兄弟姐妹,再來是年齡相近的近親,以至同儕、師長,而到成熟後的僱主與同事、同業...等等。
這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為了求生而迎合環境要件,所生成的求生制約。最大的影響來自於父母。從幼小的心靈為了求生、為了吃住、為了不要被遺棄,而需要遵循家庭規則,並本能性地求取父母的認同。而在求取認同的過程,依據父母親的成熟度與開明程度,個人或多或少會需要與手足、年齡相近的近親,以致同儕產生競爭,以致進入職場後迎合企業行為準則與主管期望、甚至迎合MBA adcoms的期望等。因此出現「認同動力學」(這部分後續有機會再另外發文解說)。根據長年生涯諮商經驗,此情緒流體的探測,及所推出的生涯三驅力,以至真實生涯目標的投射,其準確率幾乎百分之百。這套邏輯可以稱為「情感經濟學」。

假設情緒流體的質量用1到10來測量,數字越高力量越大。對於以不卑不亢、自由放任為原則的父母而言,其所施加在個案身上的情緒力量大約是中間值5。然而,對於對個案有高度期望的父母,其所施加在個案身上的力量,可能會接近極限值的8或9。而這個8或9的情緒重量,會使個案在各成長階段中,竭盡求生力量來滿足環境期望。包括:從萌懂時期與年齡相近的兄弟姐妹、甚至大家族的堂表兄弟姐妹比較,到求學時期必須要名列前茅、甚至進入資優班,或考上第一志願、到進入職場後進入頂尖企業、位居要職,甚至要五子登科、嫁入名門...等期望。當然,還有極限狀況,例如:父母對個案置之不理,或長期有目的性地忽略或不認同; 或是突然遭受生離死別的重大變故,會使個案不知為何而活,而產生挑戰生命極限的力量10。這種時候會出現幾種可能:一種是類似鄭捷的個案,在長期不被期望的狀況下,不知為何而活,乃至為了取得認同而選擇鋌而走險,在殺完人後被偵訊的第一句話,就是要「做大事」; 或是成為喬丹或阿諾類的極端成功人物。當然這些是極端案例,也不見得有相似情境就會如此反應,端看個案如何解讀與排解外界力量。

根據生涯諮商經驗,性格養成除了少部分遺傳外,絕大部分是後天養成,而養成的力量,就是這個透明的情緒流體。它像是水或空氣,形態透明,但有重量,而且可以重到把水壩壓碎。而也因為它的透明性,無法用直接測量法探測,而要用間接觀測法,從個案的行為足跡,來回推來自各重要關係人的各種情緒驅動力。而由於個案所受到的情緒力量多半來自多重對象,又各對象對個案的重要性有輕重緩急,並且各對象可能對個案施予多重力量,因此情緒力量盤根錯節,而形成一個N元M次方程式的情感經濟學。難就難在不知道N與M各是多少。然而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有科學方法解決。

一般未受過專業生涯管理訓練的個案,由於對背後盤根錯節的情緒力量不了解,因而不知如何反應。但事實上這些力量存在於潛意識的認知,而會在各年齡階段的關鍵決策時間點,會因為「認知協調」的本能,而留下各種決策足跡。由此,在性格養成的潛移默化假設,及非分裂人格的常態情況下,我們可以假設過去各時期的性格養成階段分別為「恆定」,並依照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回推像飛行體軌跡的性格,究竟是被哪些「隕石」--外在情緒力量擊中,而改變軌跡。
而一旦找出各情緒力量,並歸類為生涯三驅力後,就能依照性格潛移默化的「階段恆定」假設,來預測未來--投射出真實Career Goals。
並且在對當前狀態與生涯目標之間所做的Gap Analysis目標差距分析,再就機會成本原則來計算,就能算出是否有Why MBA與Why now,或是需要其他學位、證照,或是什麼也不需要,只需要透過陞遷或轉職,來取得所需技能。也能推出關係市場究竟是亞洲,還是美洲還是歐洲。

這是目前已知最有效的科學方法,希望有回答到樓主的問題。

Sincerely,
David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