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6日 星期三

「Monday Blue Buster 藍色週一症候群生涯」公益解惑:來幫幫小林同學3

接續前兩週的話題。


小林同學的行為特徵是:

- 愛逛家樂福與百貨公司=平價奢華,應是節儉家庭的「物極必反」結果。

物極必反乃「生涯10定律7本能」中之第9定律,日後會解說。

- 具資訊情報蒐集與探聽能力,

- 具資訊正確性與字句斟酌能力, 

- 規劃能力僅具備單一路徑規劃能力,就像在預測颱風路徑那樣,萬一颱風不照著預測路徑跑,就只能坐以待斃,且紙上談兵又眼高手低。

需培養多方備案,以及具有現實感的規劃與執行能力,還有容錯能力,以及跌倒後能夠自救、且重新站起來的能力。

- 號稱對電腦有興趣,不過範圍太廣,要看是哪方面。 

- 保密能力仍有進步空間。


然而,小林同學有個致命的觀念錯誤,叫做「至尊謬誤」:似乎只有行業第一或世界第一的人值得活著。那基本上這世界上沒人了,或即使存活下來那個人,也不會是你。

就像某網路影片中,在星際大戰樂園有某位扮演風暴兵的演員,跟一位揮舞著玩具電光劍挑釁的小孩說:「即使世界上只剩下最後一位絕地武士,那也不會是你。」


原因很簡單:如此錯誤的完美主義,而使你因為害怕犯錯,而不敢做出任何嘗試,在經驗值為零的狀況之下,就算幻想個幾輩子,也不可能成為業界佼佼者的。 


不過,就像上週所述,如此的半輩子界外人生,其實只要原地迴轉調頭,就會立馬變成越野高手。

過動在意公平,又字斟句酌,又所規劃的單一路徑幾乎沒有現實感,可說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那麼與其想要靠這些特性與行為模式,來達成幾乎不可能的超現實完美結果,其實如果原地迴轉,反而會有一種非常強大的抗風險能力:只要颱風不照著預測路徑走,那麼客人要來申請的貸款就必然會打回票,或一定能領到保險金…等「作空業務」的守門人--因為計畫必然趕不上變化的關係,那麼會有某種職能角色,專門用來刪掉這些在超高難度規格下,所不合格的人事物,那想必業績必定爆棚! 


這種「靠『違例』吃飯」的工作方式,其實有好幾種相關的工作,例如:

銀行的「中臺」風險控管人員、保險業或法務相關的理賠客服人員、品管人員...等。

不過,要等小林同學先去高雄補習街找份穩定工作後,先求有再求好。


其實還有很多名詞需要解釋,不過目前都還言之過早,暫時先解到這裡就行了。

不然要是連自身早年最強的學術優勢都不會用,連基本餬口都有問題,其他都只是空談。


希望這些分享會有幫助,加油~

:)


Sincerely,

David 李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之公益解惑日之「什麼叫Candidacy(中)」


(續前篇)


Stanford Adcoms 說:「(申請文件中)有這麼多大公司名跟高大上的職務名稱,跟這麼多制式化的EssayInterview回答...但我們會翻箱倒櫃,來找Who you are.

很多申請人以為申請是看Essay故事,其實這只是申請要件中的其中一項條件

申請主要是看「對校利用價值」,這個觀念非常龐大。

而為了將其簡化,而產生一個用來衡量學生對校利用價值的評價方法,就叫做「Candidacy申請要件」,

目的是為了要滿足學校的排名威望與同tier的區隔性,以利校名品牌與招生(請見前篇)。


學校是很現實的。

對學校來說,每年都有好幾千人來申請,只招個三、五百人,再大的班,如哈佛、華頓,一年也才一千人上下。

學校是一定招得滿的。

那麼為什麼要比什麼Candidacy呢?

為什麼學校這麼戰戰兢兢、殺得你死我活?

還要拼什麼Acceptance Rate錄取率,即使只占1.25%


很簡單,有幾個理由。

一個是管理教育的同值性實在太高了,只能靠排名來分高下; 

又落在同tier的學校只能自求多福,想儘辦法區隔化,同中求異。

而主要靠的,就是排名條件中的各種評分組合。

而要靠權威排名中,竟有高達73.75%是要由「學生組成」,來產生如此的效果。

而這是掌握申請人生殺大權的關鍵要件。

因此申請人必須要對「Candidacy」有完整而全面的認識。


那麼除了上篇介紹的「第四項申請要件」就業數字(其左右排名的分量高達排名條件的50%,並且占申請人可控條件的三分之二以上),

那麼這次來談談另外幾項關鍵申請要件~


「富爸爸窮爸爸」--家族背景

非常現實地,某幾年Duke Fuqua MBA把近年錄取生背景公佈在網頁上。

其中有一位是“A student whose grandfather founded the Grammy Awards.”

說實在的,爺爺做了什麼關他什麼事?

但你不會想跟他當同學嗎?想不想對他的家訓傳統一探究竟?

如果葛萊美獎的創辦人的孫子所念的學校,一定不差吧?


同時,子女學歷是企業主會購買的一項商品,何況是動輒十二萬美元的學費?

而這時會出現很多「對校貢獻」:

一是活廣告與代言影響力,例如:前GE總裁、世紀經理人傑克威爾許的子女就是念哈佛MBA

若是連成功家族都念這所學校,表示這間學校應該不錯; 

當然,不夠成功的家族,就會出現門不當戶不對的窘境。


二是吸引企業捐款,如:辜家捐給華頓一億蓋圖書館。


三是能夠大量雇員:企業內將產生學院派與非學院派的家族忠誠派系。


四是佈樁,例如:當年接班GE的,就是哈佛MBA的傑夫伊梅特。


五是Network,基本上跟甘迺迪家族的概念一樣,只要是校友出身,要擠進核心圈或運用相關資源,會比完全沒有校友網絡的人,具有相當優勢。


首先是智力。

說穿了,這也是為了排名。


一般人以為智力是指GMAT16.25%)與GPA7.5%)。

又因為GPA多半已經成定局,所以大夥們拼命去拼GMAT


事實上,就像前文所說的「Holistic Approach」與「就業條件占50%=三分之二可控條件」。

Adcoms在評量智力時,並不是單純只看分數高低,因為只要看個幾年就會知道,每個申請人在大學成績上都各有優劣; 

又由於就業還是申請人對排名的最大貢獻,因此Adcoms還會同時看大學校名,主修相關性,班級排名 ,選修課程的選擇...等。


為什麼要這樣呢?

因為這些排名條件是連動的,也就是「Holistic Approach」的核心精神。

要在事業上取得巨大的成功,要看事業上的熱情,是否在頂尖企業中快速陞遷到高位,靠的並不是成就本身,而是背後的動機與熱情,

及其所造成的能力培養斜率,才能有未來可預測性,甚至成為領導業界的翹楚。

而這甚至要回溯到大學主修,並且就讀名校又名列前茅--那麼要看其從小培養的性格養成過程為何,而追本溯源就是因為有個富爸爸...等。


但真正能造成其成功的,還是在於申請人的熱情、性格養成,與專業能力培養,因此組合成生涯三驅力。

這樣才能像甩鞭子一樣,並不是看誰的肌肉多蠻力強,而是看誰能最有效地從一開始的身體重心轉移,帶動腿部重心轉移,再帶動腰部扭轉,並一連串帶動上半身、到上臂、到前臂、到手腕、到鞭柄、鞭身,最後到鞭末,所揮甩出去的爆發力與後勁,才會產生一氣呵成的極大衝擊。


這樣才能讓學校有效預測申請人的事業成功,也才會願意將席位投資在你身上,未來成為成功企業人士,為校爭光。

(待續)



Sincerely,

David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