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衛生涯管理中心
NSHMBA美國最大MBA徵才會 首位華人顧問
世上最快樂的人!你也可以~
Never Work Again, To Get Happy and Rich!
“I've been admitted to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Thank you!” - Ms. W
“I got in from Amazon!” - Ms. H
"透過Career Branding讓我更清楚目標與個人特色,在PE面試備受董事矚目,順利進入公司擔任Associate。非常感謝您!” Ms. L
“我把興趣變工作了!” Mr. L
MBA數百萬豪賭,選校寫Essay苦無頭緒?
熱情生涯在哪?
簡單三步驟: 生涯三驅力,機會管理,個人品牌行銷
davidl@mbacareerfitter.com
Monday Blue Buster 週一MBA生涯公益答疑日~
2020年5月26日 星期二
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用MBA蓋生涯金字塔1
由於全球肺炎疫情的關係,以美國為首的MBA名校因為招生問題,自三、四月起忽然多出了一輪,甚至連M7西北等名校竟然可以免試入學!
然而,由於各校開學日尚在評估肺炎疫情,卻又未見好轉的時日,許多學校將死線定在六月一日,當然也有名校如:CMU,一開始就將死限定在七月底。
而也有名校如:康乃爾、喬治城等,大方地將申請死線延後到六月中、甚至七月多去了。
而有在趕這輪的申請人,大概都會發現出現全球大撞車的現象--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以生涯目標為核心的整組申請文件,可以說怎麼寫都不對,要嘛歪七扭八,要嘛前後矛盾~
到後來就會發現,除非是今年初就已經有申請文件的申請人,才可能趕得及這次的疫情輪,不然其他剛起步的申請人幾乎都趕不上。
那麼,既然趕不上,不如就慢慢來,好好地了解一下究竟什麼是MBA好了~
另一方面,MBA正值畢業潮,在北美疫情尚無有效趨緩的跡象之時,該如何面對就業問題?
要如何了解MBA究竟在幹嘛?該怎麼用?跟生涯發展的關係?如何培養領導力?...等等問題,可以用今年筆者認為名校出的最好的幾個題目,來引出解答。
M7西北今年Essay問出一道經典中的經典:
2. Values are what guide you in your life and work. What values are important to you and how have they influenced you? (450 words)
生涯驅力多半以價值觀形態出現,例如:道德、正義、邏輯、利他、同理心、組織管理、創新、破壞創新...等
而這道題就是在問申請人的生涯驅力有哪些?這些生涯驅力如何影響你的工作與人生?
就過去筆者所服務的個案群,幾乎每年都全數拿下西北面試,而今年西北也似乎採納了筆者所研發的「情緒流體」模型,開門見山直接詢問申請人:是否了解自身是由哪些生涯驅力所驅動?
這題與筆者自常年對各國個案進行生涯諮詢的經驗,所歸納出的「情緒流體」邏輯不謀而合--從每個人在家庭成長的背景中,找出青出於藍、超越父母與手足的求生技能組合。
這些求生技能因為從小就贏過家庭競爭,因此會成為熱情興趣。
再將這些熱情興趣技能重組後投射,並透過價值鏈模型商業化,就會自然成為非你不可的使命工作,並且這項使命會召喚你,使你在追求快樂事業的過程中,不受任何阻力或危機影響,終至卓越。
而也才能具體定義出在朝向卓越前進時,所欠缺的各項技能,而遴選出適合的學校。
如此才能在如此的疫情或金融危機中,抓准名校供需逆轉的機會,成長自己。
(待續)
Sincerely,
David Lee
2020年5月12日 星期二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免試入學該如何選校?
1. 瞭解自己Explore yourself: 分為a, b, c三個細項
a. 自己現在在哪: 檢視自己的學歷背景到工作經驗是如何轉折
挖出自己在平均三至五年左右的工作年資中
有何興趣與成就
這些成就在管理價值鏈裡的各大領域中
市調、業務、行銷、財務、經濟統計、供應鏈、作業管理、策略、人資、領導學、創業...etc.
分別是哪些領域強
哪些領域弱
找出自己的多邊形
b. 未來要去何方: 自己的生涯興趣
與長短程目標動機到底為何
職業生涯由三項主要項目構成: 性格,興趣,與能力
三項有因果關係
前兩項會造成第三項
也有可能一三項造成第二項
從自己的這三項職涯要素中找出未來方向
可依照縱向產業別
與橫向職務別來交叉
如: IT產業的產品研發經理
找出具體長短程目標為何
c.隔閡分析Gap analysis:
從上頭a項的"現在"
到b項的"理想地"之間差了甚麼
中間所欠缺的東西需要甚麼來補足
為甚麼會出現想要進修商學研究所的動機
又需要商學研究所中的哪幾塊系統知識與實務訓練
才能真實的達到生涯理想地
2. 課程選擇與媒合Find the fit program:
當深度自我瞭解之後
自身強項與弱項所呈現的多邊形
與理想目標之間的隔閡所呈現的gap area
就成為尋找學校特性的比對基準
運用這個gap area 找出你所需要的主要元素
即可鎖定特定定位學校
例如: 三年產品經理經驗
對供應鏈有興趣
想以行銷為導向的供應鏈管理
則可以選擇MSU的Marketing & Supply Chain concentration
兩年半廣告經驗
想走企業端產品行銷
可以選UNC Customer & Product Management concentration
四年四大事務所經驗
想在會計領域晉升高階經理
可以選UT-Austin, UIUC
五年消費性品牌經理
要挑戰世界級品牌管理
Northwestern Kellogg, U Penn Wharton, MIT, U Virginia Darden, Indiana U Kelley, etc.
原則上找出個人方向與鎖定學校特性後
即可逼進出四到六所左右的學校
再針對這些關鍵目標學校各各擊破
學校特性可由交叉比對學校課程、ranking,與essay及推薦信等題目中找出。
3. Brand yourself個人品牌行銷
針對目標學校的特性進行策略研擬
分為幾個階段
a.列出各校的具體招生需求
由於在第二階段已經選出適合學校
現在需要深度瞭解學校需求
以確立個人品牌行銷方向
同樣藉由交叉比對細部課程內容、essay題目、推薦信題目等
來找出學校招生方向列出細部元素
ex:
MIT強調teamwork與innovative leadership
Columbia強調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與finance
Harvard強調organizational restructure與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b.列出自身各項媒合籌碼與條件
將所有武器全數陳列
c.依照個人品牌精華元素
找出行銷傳播主軸
將個人所有武器以單一品牌主軸貫串
完整鏈結至學校特性需求
將個人品牌與名校品牌結合至極大綜效
以倒金字塔結構進行陳述
MBA個人品牌行銷即告完成
Sincerely,
David Lee
2020年5月5日 星期二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疫情延招之燒香在平時
不知不覺五月已經快過一周了,感念台灣防疫超前部署,已超過20餘天本土0確診!可喜可賀~
然而,隨著全球疫情的肆虐,名校如哈佛公佈營收短少約35億台幣!
在哈佛與史丹佛等領頭羊名校紛紛凍結教職員薪資,大到不能倒的世界名校們紛紛祭出延長招生、延後繳交考試成績、甚至免試入學,如:M7西北,以及成績單評分標準只需分為「過」與「不過」,甚至還有M7名校如:哥大,開出直接開放大學生申請的「延後入學」課程(Deferred Enrollment Program),才大四就可能直接錄取,等畢業後工作2~5年再回來念。
可見即便是世界名校,也因為疫情肆虐而急缺學生。
繼前兩週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各名校窄門出現一生一次的供需顛倒現象!
此時不申,更待何時?
就美國追夢網Poets&Quants的報導,平時能錄取Top 100大名校的申請條件,現在應該錄取Top 50名校; 而平時能錄取Top 50的申請條件,現在應該能錄取Top 25名校,以此類推。
而就上課方式部分,各校也紛紛將實體課程改為線上。
當然也有個案反應,由於時差關係,可能會出現日夜顛倒的現象。
不過也有個案分享MSx線上預錄課程經驗,學生在另約時間討論課堂內容。
而由於疫情乃暫時性的,校名卻是終生的,即便是一時調適時差,而能換取平時難以高攀的校名,也或許是一項值得的投資。
由於眾多學校將今年秋季班入學的招生死線延至6月1日,
在平時風平浪靜的4、5月,竟然突然像12月一樣,大量個案擠破頭在趕申請死線~
除了疫情下,全球連動的供應鏈斷鏈,及因為封城及保持社交距離所造成的全球經濟恐慌,而帶來的職業安全不確定感壓力下,
有在寫Essay尤其Career Goals的申請人們馬上就會發現,
在突如其來、如此緊迫的時間壓力下,生涯目標怎麼寫都不對—
- 為什麼要在如此急迫的時間點入學?
- 或是具體長短、程生涯目標究竟為何?
- 為何需要這些延長招生的學校?
- 大學選校與主修選擇動機為何?修課邏輯為何?
- 為什麼有念或沒念研究所?研究所是否直接接續大學之後?或是先當兵或先工作?動機為何?跟生涯目標的關係為何?
- 領導經驗有哪些?為什麼會有這些領導經驗?具體培養了哪些領導力?各項領導經驗之間的關係為何?這些領導力又跟生涯目標的關係為何?
- 課餘與業餘活動為何?這些主修與業餘活動與生涯目標的關係?背後驅動力為何?
- 你究竟是誰?
- 這些生涯目標為什麼是由你來做?為何非你不可?
- 推薦人選擇邏輯為何?
…等。
當前有效的生涯管理方法,是筆者自常年對各國個案進行生涯諮詢的經驗,所歸納出的「情緒流體」邏輯--從每個人在家庭成長的背景中,找出青出於藍、超越父母與手足的求生技能組合。
這些求生技能因為從小就贏過家庭競爭,因此會成為熱情興趣。
再將這些熱情興趣技能重組後投射,並透過價值鏈模型商業化,就會自然成為非你不可的使命工作,並且這項使命會召喚你,使你在追求快樂事業的過程中,不受任何阻力或危機影響,終至卓越。
而也才能具體定義出在朝向卓越前進時,所欠缺的各項技能,而遴選出適合的學校。
如此才能在如此的疫情或金融危機中,抓準名校供需逆轉的機會,成長自己。
Sincerely,
David Lee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