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生涯三要素之一--興趣技能
李大衛生涯管理中心
NSHMBA美國最大MBA徵才會 首位華人顧問
世上最快樂的人!你也可以~
Never Work Again, To Get Happy and Rich!
“I've been admitted to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Thank you!” - Ms. W
“I got in from Amazon!” - Ms. H
"透過Career Branding讓我更清楚目標與個人特色,在PE面試備受董事矚目,順利進入公司擔任Associate。非常感謝您!” Ms. L
“我把興趣變工作了!” Mr. L
MBA數百萬豪賭,選校寫Essay苦無頭緒?
熱情生涯在哪?
簡單三步驟: 生涯三驅力,機會管理,個人品牌行銷
davidl@mbacareerfitter.com
Monday Blue Buster 週一MBA生涯公益答疑日~
2020年8月25日 星期二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生涯三要素之一—興趣技能
2020年8月18日 星期二
Monday Blue Buster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運動行銷MS或MBA?
Q:
因目標明確想朝向運動行銷類別的公司發展,如NIKE、REEBOK等
因此最近在Survey應具備的相關的能力:外語能力是基礎條件,相關知識則是加分要件。
我的直覺是如果直接到國外去念相關科系,可以一次解決這兩個問題,因此有計畫去國外念運動相關master。
但日前有朋友傳了一份以sport marketing為主的MBA report給我看,裡面提到了幾所學校的MBA,課程會實際去NBA、小聯盟等地方實習,甚至有機會參與其中的運作。
我的問題是,若以工作為考量,目標是想進上述我所提到相關運動行銷公司,那麼選擇<運動相關係所中的sport marketing>還是<結合sport marketing的MBA>會較容易達成目標?
因為兩者間的requirement不同,需考GRE或考GMAT也不同,這疑問困擾了我一陣,希望能有大大能幫我解惑!
另外,因我已有一個國內MBA的學位,若加強英文口說能力,是否也有機會一試這些公司呢? 謝謝~^^
A:樓主已有一個MBA,要找出為何還需要sport marketing?或甚至是另一個MBA?
另外,專業知識才是基本條件,語言只是加分。
另一方面跟樓主背景及資歷也有高度關聯:不曉得樓主如何如此確定運動行銷?動機為何?
具備或欠缺哪些能力?
在這項領域中有過多少資歷?
而為何已經有了一個MBA,卻沒能進去?
不管甚麼report,別人能進去不代表你也能進去。
MBA中的實習只是冰山一角,不會因為想要去某某地方實習而孤注一擲。
也不是學費砸了就去的了。
有國內MBA,原則上就已經具備進入這些公司的條件,不會歧視本土MBA,而非要留學回來不可。
語言只會是一個minor concern。
台灣是資訊爆炸的所在,本土資源充足足以讓您英文嚇嚇叫。
在台灣學不好,在國外也不一定學的好。
問題不是在去哪拜師,而是如何無師也能自通。
Sincerely,
David Lee
2020年8月11日 星期二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如何寫出錄取哈佛MBA、耶魯MBA獎學金,及帶領創投、私募、麥肯錫、谷歌、亞馬遜等全球總部青睞的履歷表
麥肯錫、谷歌、亞馬遜、耐吉等全球總部不是只需要人才,而是需要有人來開創未來。
甚至有些人不需要企業光環,萬丈高樓平地起,一樣運用熱情與開放性思考,挑戰愛因斯坦,用自已的方式改變世界。
而名校是在模擬就業,同時也需要學生引領未來。
甚至在申請前,一旦挖掘出真實快樂致富的生涯方向,就應該急起直追,徑行陞遷、轉職。
古諺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唯有搞清楚自己的驅動力與價值觀,並且了解對方的策略需求,也才能創造雙贏。
根據史上最暢銷生涯管理書”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 (這樣求職 才能成功)”一書的論述,根據統計,履歷表平均被閱讀的時間只有22秒。
像看報紙一樣,沒人把履歷看完的。
履歷的重點也不是要把做過的事全部列上,而是要策略性的傳達關鍵訊息,以滿足勞資雙方的價值供需。
同時,見表要見人。
僱主的邏輯是,當前有特專人才需求,要找到一個不僅滿足這項職務需求的人才,而是要能超越期望,重新定義未來,並且可能要能跟公司文化相處到退休的人才。
因此要找到一個對此項職務有長期熱誠的人,除了性格要自然吻合此特專職務的條件,也要同時能夠長期相處,不要矯揉造作,不要無頭蒼蠅,不要崇尚光環,不然「水某嘛ㄟ對人走」。
而MBA申請是在模擬就業流程,因為在各校兵家必爭的排名中,「MBA畢業就業成功率」、「MBA畢業起薪」,及「MBA後僱主滿意度」等就業指標,佔了申請人可控條件的四分之三。
並從大量申請文件之中,找出各類背景的代表,來做最大組合,成為一個能產生最大互動的班級,用以與其他同級名校做出策略區隔。
而要成為某領域的頂尖,必須要有強大的熱誠,以及長期專注的累積,也就是全球暢銷書「Outlier」裡所提到的「一萬小時定律」,在某專注領域中,每天八小時,需時五年。
然而古今中外的偉人,少說都是十年、二十年以上的努力
要有如此強大的專注力,必須要有高度的自我了解,才能做自己所愛。
因此,要建立A字架履歷:以劃時代的量化/質化結果、並帶出個人風格為各成就點,以興趣遞減的方式堆疊,就能將產業變革足跡與個人發展交會於使命願景的頂點,帶領企業開創未來。
而若想達到如此「指南針」般的履歷,必須要透過「情緒流體理論」,先探索出青出於藍的興趣技能,投射出真實快樂致富的生涯方向,就會出現像雷射般的生涯路徑,並指向使命生涯願景。
之後就會自然貫串願景進程中的所欠缺技能,貫穿適合學校即企業,操作商業機器,開創未來。
(待續)
Sincerely,
David 李
2020年8月5日 星期三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27岁男,职业发展转折点困惑,求板上大神指点
本人国内二本大学本科,master在Columbia,毕业后在华尔街某知名金融机构作quant工作到现在(5年),FRM持证,CFA还差一级。
转折事件:
本着试试看的心态,deadline的2周前开始准备GMAT和essay,last minute提交了Stern的parttime MBA申请,没想到很快拿到了admission。公司报销,决定去读。
但是因为是试一下的心态申请,所以几乎完全没考虑选课以及毕业后的职业发展。
纠结:
主要是要不要转行。以及读MBA应该选什么课程。
我目前主要的工作是modeling,重点在credit/market risk。如果不转行,MBA选课肯定专注于finance/economics/quantitative finance。
但是自己的兴趣其实是trading/asset management/hedge fund。
择业这事有路径依赖,目前薪水已过百万(rmb),直属老板以及部门老大都很欣赏我,所以继续在现在的公司做晋升会比较快,机会比较多。
如果转行做那种hot finance,比如IB,我只能MBA毕业后step back去做entry level,薪水是现在一半,加上bonus也没有太多,但是工作时间是现在几乎三倍,而且很难说自己能否be outstanding。
如果是去hedge fund,风险又有点大得无法承受:小fund说爆就爆,但是对于拿工作签证+中国护照的人来说,失业是一个极其棘手的事情。
如果是等拿到绿卡再转行呢,那时候恐怕就有老婆有娃了,work-life balance也许会变得更重要。所以感觉要想搏一把,恐怕27岁已经是最后的机会了。
我自己扯了这么一堆,简而言之就是一个trade off:到底是沿着现在的easy mode继续往上做,还是在这最后的机会冒险转行。或者板上大神能给出一些thinking beyong the box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