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5日 星期二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近日奇觀之大家究竟為了什麼念MBA呢?

筆者近日觀察到MBA申請群體中,一個非常令人匪夷所思、甚至相當擔憂的現象~

請問大家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念MBA呢? 


不就是為了強大的獨立思考能力,見人所未見,思人所未思,不人云亦云,

並得以洞燭機先、善用戰略資源,掌握核心技術與研發能力,以最小成本換取最大回報,甚至能挟天子以令諸侯?

並且專注於自身優勢,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並得以登峰造極,擺脫競爭,拉大領先優勢, 

甚至超越優秀,成就卓越,乃至創造歷史,造福眾人,快樂致富? 


早在幾週之前,筆者就已經發過文分享申請朋友們,提到一個可以說筆者從事MBA生涯管理顧問將近20年來,從未見過的千載難逢機會~

某間號稱從來沒有掉出過前10名的超級M8,其明年初開學的獨立學程老早已經開始招生~ 比往年提前好幾個月,甚至採取先到先審制。

能比傳統兩年制課程提前將近一年拿到MBA學歷 

並且有提供免試入學的Test Waiver。


筆者協助過的眾多國民個案們,於該校畢業後,進入美國管顧業及FAANG頂尖科技尖牙股!畢業年薪從12萬美元到高達25萬美元不等。


根據筆者成功協助個案超過9成錄取的經驗,有別於一般專招富二代的M7,該校反其道而行,極度重視、並推崇真實生涯管理,堪稱國民CP值最高的頂天名校~ 


該校重視真實生涯管理的程度,曾讓筆者所協助的無身份凡人個案們,創下各種前所未有的紀錄!包含:

清寒背景GMAT、Toefl低分個案,在提交申請後三小時內拿下面試通知,並在面試後5天秒殺錄取; 

以及GMAT低分無身份個案,在面試半小時中,由於生涯驅力與目標清晰,在開頭的自我介紹題後,能夠邏輯順暢地獨自從頭講到尾,面試官並未插手提問任何問題!而後順利錄取,並在畢業後順利進入管顧業。 

 

此學制第一輪死線是7月底,而第二輪8月底就是最終輪。


對於新申請人來說,現在已經即將進入五月份,光撰寫履歷表與挖掘真實生涯方向,動輒需要1.5個月至2個月,則只剩1個月的時間,需要撰寫3到4題Essays,以及研擬推薦信策略與內容,還要填寫繁複的申請表格,可以說時間極其緊張!

但不知為何,申請群似乎都還靜悄悄。


根據筆者的觀察,大家似乎都還在準備考試,但是明明學校就有提供千載難逢的免試入學機制~

並且美國疫情危機狀況已經解除,以「因為疫情而無法安全進入考場」的免試理由已經消失,各校開放免試入學到什麼時候,還是未知數。

有點像是在路口等紅綠燈時,已經綠燈1分鐘了,都快要轉紅燈了,大家還停在原地,不知道在等什麼?


此時不衝,更待何時?

以各校近年因疫情而招生困難,造成紛紛將招生人數動輒縮編三分之一的趨勢,有限的名額預計很快就會滿了。意者請早~ 


Sincerely,

David Lee

 

 

 


 

 


2023年4月19日 星期三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留學考試與生涯管理的關係1

1952年7月4日,一位叫Florence Chadwick的長泳女將,在成功雙向泳渡23英里寬的英吉利海峽後,挑戰從加州外只有21英里的卡塔利那島,游回加州陸地。

然而,在冰冷刺骨的海中,途中遇到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又有鯊魚在附近出沒,使她迷失方向,也看不到就在身邊的補給船。

在美國電視網的直播下,即便教練與媽媽在身邊的補給船上鼓舞吶喊,在連續游了15小時又55分鐘後,Chadwick因為陷入絕望,而選擇放棄。

可惜的是,當補給船接她上來後,才發現離目的地其實只剩半英里!

這項壯舉以令人婉惜的悲劇收場,卻成為一個歷史上的經典教材--透過自我了解與情境分析,來建立自信與毅力,才能一舉達成不可能的任務。


「明明連M7都有Test Waiver,那又為什麼還要準備GRE/GMAT考試呢?」

Wait...WHAT?!

這是MBA學制開辦超過一世紀以來,堪稱最為經典的好問題!!

不是應該試試手氣,申請Test Waiver先嗎?

短短100~300字的Test Waiver,竟能直接免去動輒比筆者當年當兵兩年還長的備考時程!比請醫生開心臟瓣膜脫垂證明還簡單!

那麼,字字珠璣的Test Waiver該寫什麼呢?


根據筆者剛出爐的熱騰騰經驗,成功協助GMAT 600出頭的無背景、無身份個案,在提交申請Top 20 MBA的五個工作天之內,隨即秒殺面試邀請!

並在面試後的短短4個工作天,直接錄取Top 20 MBA!


然而,當前包含M7以降等各校推出Test Waiver這千載難逢大放送的理由,還是以「疫情期間進考場不安全」為由。

然而,疫情三年已經發展出成熟的線上考試機制,又前幾週美國總統拜登已經宣佈:解除疫情緊急狀態。

那麼,免試入學還能跳樓大放送到什麼時候?

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只能先搶先贏!


如果不幸沒拿到Test Waiver,那究竟該考GRE還是GMAT呢?

均分差了快一百分是怎麼回事?又是為什麼原因呢?

該把一輩子用不到的幾千個單字背熟,然後去考GRE呢?還是該考難一倍的GMAT?

目標是齊頭式平等的700嗎?又怎麼知道不是680?還是750呢?


許多人在申請前的一、兩年就開始準備考試,為什麼GMAT/GRE卻還考不高呢?

根據筆者近20年的MBA生涯諮商經驗來看,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明確動機與目標,不知道自身的能力到底如何,又為何而戰?


而經過生涯挖掘的個案,由於對自身的出身、興趣技能與看家本領、生涯驅力與目標等使命召喚、以及Why MBA、Which Schools、Which Courses and Resources都有清晰了解,而產生強大的備考動力; 

並將視考試為協助準備大量case study的前哨戰,是跳板助力,而不是門神酷斯拉,

因而九成以上個案分數都會爆衝,動輒暴衝110分的所在多有!


說到目標學校,就只有動輒花費六、七百萬台幣的M7了嗎?

那麼便宜三分之一的Top 20呢?或是花費不到一半、甚至能拿全額獎學金的Top 50~100呢?

每間學校因為治校理念、校風聲譽、重量級教授、產業專長、校友分佈、招生策略,甚至地理氣候等,除了在排名上列在同一頁以外,幾乎沒有其他相似性。

又該如何設定目標學校呢?


而最根本、也最實際的:Career Goals到底是什麼?究竟為什麼要念MBA?

還是要念MS或Ph. D.?還是要考證照跟轉職,才能達成生涯成功?

Why Now?是今年就要去念嗎?還是哪一年呢?

又具體欠缺哪些技能?

又究竟是哪些學校,才能實際幫助你取得這些技能?


「A到A+」一書中的至理名言:優秀是卓越的敵人。

沒有清晰的生涯目標,不知為何而戰,亦不知究竟要修哪些課程,不知該聚焦哪個使命生涯,將永無登峰造極之日。

即使M1畢業也救不了你,反而可能成為包袱,甚至笑柄。

(待續)


Sincerely,

David Lee

2023年4月13日 星期四

狂賀!4個工作天!Low GMAT、Low IELTS,秒殺錄取Top 20 USC IBEAR MBA!

狂賀!4個工作天!Low GMAT、Low IELTS,秒殺錄取Top 20 USC IBEAR MBA!

Low GMAT、low IELTS、國立名校、科技女、顧問業

無身份、非二代接班、非弱勢

表定時間需時約3個月。

2023年4月12日 星期三

狂賀!低分拿下 US NEWS Top 16 UCLA Anderson MBA面試邀請!

賀!GMAT低分!拿下 US NEWS Top 16 UCLA Anderson MBA面試邀請!

科技業、女、Low GMAT、非弱勢、非二代接班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拿下常春藤與Top 10 MBA的Test Waivers,然後咧?

國外曾經有個相當神奇的心理測驗,表面上是要測試受試者的觀察力,但實際上是要測「運氣」 這種東西是否真實存在?

測試單位找來一眾受試者,各發給他們同一篇落落長的英文長文,測試這些受試者能夠在多短的時間之內,算出文中有幾個”I”(英文的「我」)?

正當測試官按下計時鈕、眾多受試者開始埋頭苦算時,竟然有人不到10秒鐘就給出了答案?!「74個!」

就在其他受測者都為之譁然時,這位「第一名」只是輕描淡寫地回答:答案在背面。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這句話,竟然出自日本長篇漫畫鼻祖之一的七龍珠!

在天津飯僥倖比孫悟空晚個一瞬間跌出擂台,賽後向孫悟空坦承僅是運氣好罷了,一旁的孫悟空師父--龜仙人脫口而出了這句話。


事實上,上述運氣測驗的設計單位所得出的結論是:運氣有時不只是運氣!

而是那些號稱「好運的人」會因為過去的好運經驗,而更傾向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因而,更容易獲取比別人更多的所謂「好運」資訊~ 


本週會講這個看似無腦的故事,是因為筆者近日觀察到一個匪夷所思現象:一個號稱MBA學制超過百年以來,一輩子沒見過的怪事--在三年全球疫情後,因為一連串的國際局勢動盪,造成全球對經濟蕭條的預期,以美國為首的頂尖商學院貌似由於招生困難,自M7如:西北、MIT以降,紛紛祭出GMAT/GRE Test Waiver免試入學,及高額獎學金!


那麼,就像上述的「運氣測驗」第一名一樣--明明就有答案,又何必一個字一個字慢慢算呢?

明明就有Test Waiver,而且是連頂尖M7名校、甚至是M7以外的幾乎所有學校,都提供Test Waiver,那麼又何苦埋頭苦讀、生不如死地準備這些幾乎是地表最難的考試呢? 

筆者就曾經手過多名個案,本身實力超強,但在備考過程中就似乎像著了魔一般,有人考了6年,還是鉤不著理想分數...


但偏偏怎麼想破頭也沒想到,竟然晴天霹靂!出了個Test Waiver~

結果,筆者就真的成功協助個案們,就這麼寫個2、300字的Test Waiver Request,竟然就拿下了Ivy League、以及其他Top 10 MBA的Test Waiver!

當場免除了多年地獄般的考試準備!

並且有無背景、無身份個案,在拿下Test Waiver後,於提交申請文件的三天之內,就拿下Top 10 MBA面試!且在面試後兩週內,拿下該校的敲門磚!


而筆者之所以在這個時間點,提出這個匪夷所思現象的觀察,是因為近期已經有明年度入學的Top 10 MBA老早開放申請!並且明確言明--先來先審~

筆者曾經協助多名個案成功進入該校就讀,畢業後進入美國管顧業、Google、Amazon等頂尖工作,年薪高達25萬美金! 

其第1輪死線在7月底,並且8月底就是最終輪。

且有提供Test Waiver–申請時可不用提交GRE或GMAT分數~

當然不見得申請Test Waiver,就會拿到免試許可。

若是沒拿到Test Waiver,就需要提交GMAT或GRE分數。 


那麼,掐指一算,離現在四月中,僅剩3個月又多一點點,扣除寫履歷表2到3週、挖掘真實生涯方向3到5週,剩下的時間要準備4題Essay,加1封推薦信,還要填寫字字珠璣的複雜申請表,時間只能說剛剛好,再晚就會很趕了~


而由於自從疫情到現在,各名校若因為招生困難,所提供的Test Waiver,都還是以疫情為原由。

然而,美國總統拜登前幾天已經宣布:解除疫情緊急狀態。

那麼,日後各名校還能持續提供Test Waiver到什麼時候?或是要基於什麼理由?都還是未知數。

而這個英文俗稱”Once in a million years”的千載難逢好機會,什麼時候稍縱即逝,都很難說。

建議各位在埋頭準備考試及申請的朋友,可以試試你的好運~

畢竟,這是疫情前不論是誰,都幾輩子也想不到的機會。


祝大家好運~

:)


Sincerely,

David Lee


2023年4月6日 星期四

狂賀!6個工作天!Low GMAT、Low IELTS,秒殺Top 20 USC IBEAR MBA面試邀請!

狂賀!6個工作天!Low GMAT、Low IELTS,秒殺Top 20 USC IBEAR MBA面試邀請!

Low GMAT、low IELTS、國立名校、科技女、顧問業

無身份、非二代接班、非弱勢

表定面試邀請時間為4至8週。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如何判斷轉職時機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曾說:如果你以為有錢能買到快樂,那表示你不夠有錢,不知道即使再有錢,也買不到快樂。

 

多年前在某咖啡廳指導個案撰寫申請文件時,個案突然遇到一位朋友剛錄取M2 MBA(哈佛、史丹佛其中一間),正在做入學前準備,當天晚上要飛往學校就讀。正當個案詢問申請建議時,個案的這位朋友忽然提出一個他自己的問題:已經錄取了世界頂級名校,Career Goal Essay已經沒用了!可是不確定畢業後,是不是要走當初寫的財務生涯方向?

還記得當時筆者可能是因為作為生涯顧問的職業病的關係,不小心爆出噗嗤一笑,不假思索地回他:「當然不是啊!因為如果是的話,你就不會猶豫啦~」 


根據筆者作為生涯顧問近20年來的諮商經驗,發現人的追尋並不是錢財或地位,而是快樂。心理學界也有大量的文獻,支持這項論點。

除了透過「求生過程中、超越父母的技能」所形成的獨特興趣技能組合(筆者稱之為「生涯三驅力」),所投射出來的熱情生涯使命以外,

潛意識將難以認定其他不是由自己從「家」中成長,所養成的獨特求生技能; 並會自以為是「方形西瓜」,跟別人沒什麼不同。

那麼,人將因為不了解自身價值的獨特性,而對快樂產生絕望。

那麼在絕望之下,人會比錢小,而需要去追錢,卻怎麼追也追不到。

那麼就會以「最快速的獲利機會」為目標,而出現僥倖心態,並且會出現資訊焦慮,以及見風轉舵...等的滾石不生苔現象。

如此無差別地定義出的生涯目標,將為因為沒有熱情的關係,難以專注地經營熱情資歷; 

也將難以分析出為了實現熱情使命生涯,所需的技能缺口,而作有效的選校; 

申請面試時也難以展現熱情,與對領域中專業而深入的洞見; 

就讀時也難以有效地選課,及累積熱情使命事業所需的技能;  

畢業時也難以專注而冷靜地選擇面試機會,並提出領導業界的管理哲學。

因而將難以享受興趣技能的執行過程,而難以專注於登峰造極,以達成卓越。

難以造成人比錢大、物以稀為貴,或是三顧茅廬的生涯成功。 


幾年前曾有個案從Top 16 MBA名校畢業後,並沒有按照申請前所推論出的熱情生涯就業,而選擇看似高大上的工作。

卻因為沒有熱情,而向筆者抱怨:「快樂好貴!」

快樂不是貴,是無價。再有錢也買不到!


常有個案在跟筆者聊生涯聊到一半,忽然冒出一句:「David,聽完你說的理想生涯之後,讓我明天忽然不想再去現在的公司上班了!」

沒有熱情的工作是有跡象的。常見的轉職時機有幾個跡象:

- 對工作內容食之無味,卻又棄之可惜

- 為了虛假的財務自由、公司名、拼年資、或看似高於平均的薪資等外在條件,而不得不工作

- 為了滿足他人所期望的公司名、職位與薪資,如:父母、大家庭、同溫層、社會輿論等

- 誤以為工作還有成長空間,實際上並沒有實質成長,或成長方向與興趣技能背道而馳

- 出現對成長停滯的焦慮,常常在上班時間查非相關新聞、甚至娛樂性質的資訊

- 覺得上班時間越過越慢,甚至到了每天數饅頭、數鐘點等下班的境地

- 行屍走肉,不知為何而戰

- 不切實際的幻想或期待,如:再待多久就有機會陞遷、出差、輪調、拿獎金,事實上發生機率很低

- 受到主管、前輩、親友、同儕等責難沒有定性,其實只是他們當初放棄人生後的自我說服

- 每天上班覺得像在外漂泊、對產業領域沒有回家的感覺

- 不想與客戶或業界人士、主管同事們深交,覺得總有一天會離開這個領域

- 持續受到上級打壓或否定,認為只要有極端完美表現,就可能有表現舞台,而被挑起征服慾望,但事實上幾乎從未有能施展拳腳的舞台

- 需要透過與某些同病相憐、或具娛樂效果的特定同事的歡樂活動,來忘卻對工作本質上的枯燥與無力感

- 早上聽到鬧鐘如五雷轟頂

- 下班及放假時間要一天當三天用,以延緩面對下個上班日

- 嚴重者甚至出現生理疾病如:偏頭痛、肩頸痠痛、椎間盤突出、下背疼痛等,更嚴重者甚至會臥床數月不起,卻查不出原

- 覺得不是在活自己的人生的感覺

- 對於未來的茫然與恐慌

- 被要求不得以依照自己的情緒來進行判斷

- 內心三不五時就有股想要突破當前困境的衝動,嚴重者會與周遭人物或親人發生衝突

- 轉職頻繁

- 希望透過加班來換取獎金、陞遷,甚至只是換得行情待遇

- 對環境變因難以控制

- 長期沒有特殊表現

- 食米無味,沒有快樂,覺得人生只有責任,卻沒有享樂的自由與權利

- 一直沒錢

- 常常要買樂透,或嘗試各種一夕致富的手段,如:賭博

- 需要透過菸、酒、唱KTV、打電動、飆車等活動來減壓或痲痹自己

- 省吃儉用、囤積物品,擔心廢棄物品可能哪天有派上用場的一天,而捨不得丟棄

- 常陷入病痛或無法工作狀態,且需要親友協助

- 自暴自棄

- 不快樂,長期沒有笑容

- 一直想哭

- 一直沒機會旅遊,或做自己想做的事

- 持續搜集周遭強者我朋友的朋友的成功模式

- 覺得上天不公平,怨天尤人

- 預見所在產業的下滑或終結趨勢

- 想透過進修來逃避工作

- 覺得老大不小了,更難以轉職,只能將錯就錯

- 一直在等人來救援生涯

...等


若有上述情事,則顯示出現了轉職時機,下意識已經在提醒你該進行轉職的動作了。


同時,由於全球疫情與國際局勢動盪,國際商學院招生難免受到影響。

大家不妨重新檢視一下:目標學校的申請條件或死線是否有變動?

例如:Top 10 MBA 2024年入學的課程,已經有學校開放招生了!並且隨到隨審!

根據往年成功協助個案錄取眾多常春藤MBA,包含HBS,及Yale SOM獎學金、Northwestern Kellogg、MIT Sloan、Columbia CBS等MBA名校的生涯品牌諮詢經驗,此時不衝,更待何時?

(待續)


本週日下午台大講座,歡迎蒞臨~

報名方式請見前文。


Sincerely,

David Lee


2023年4月2日 星期日

賀!GMAT低學校均分近100分!備取FT Ranking Top 6 UVA Darden MBA!

 

賀!GMAT低學校均分近100分!備取FT Ranking Top 6 UVA Darden MBA!

Low GMAT、low IELTS、國立名校、科技女、顧問業

無身份、非二代接班、非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