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 星期三

「Monday Blue Buster 藍色週一症候群破解」MBA生涯公益解惑日:申請表的奧秘2

繼前周,隨著第2輪死線的到來,傳統申請人以為只要把分數考高,然後Essay寫出一兩個看似華麗的故事就行了。

其實不然。


回顧我們前幾周所探討的Holistic Approach,事實上是從申請表、成績單、履歷表,到Career Goal Essay、領導力題、對校貢獻題,以至自我介紹題,甚至各類變化球題型,如:Duke Fuqua的"25 Random Things”、MIT Sloan的Cover Letter、Stanford GSB的"What Matters Most to You?”,以及最難的開放題—HBS “Candidacy”等; 當然後面還有推薦信,以及面試。


當申請人面對這麼龐大又複雜的申請文件,多半都騷破頭殼也想不出個所以然。

其實如果有在追蹤筆者這一年來的每週公益文章,就會發現:其實早就有個生涯三驅力模型,將它們拿來當品牌用,就會投射出一個生涯金字塔,在等Adcom來問。

如此一來,當我們自己的生涯橫竪都會成功,自然會跑在前面給學校追,然後不論它們出什麼鬼難題,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而尤其在死線前的這幾周,申請人最容易忽略的,其實是申請表。

在看似落落長的申請表,裡面其實暗藏各種玄機~ 

其各校之間明爭暗鬥的激烈程度,可以用”Epic 史詩級"來形容也不為過!


其中一個不為人知、卻堪稱經典的,就是「背景產業與職能」選單。

當你填第一間的時候不會發現,有的人甚至不管填了幾間都不會發現。

但當越填越多學校時,你會發現各所學校選單各有異同:

有些背景沒得選,只能選”Others 其他"

或是有些背景會有多重屬性,例如:Dancer究竟是Art?還是Entertainment?


而正當申請人好奇--那些學校網頁上的學生背景的比例數字是從哪來的?

其實,就是從這些申請表選單,所整理出來的。


那麼有眼尖的申請人就會發現,當你有某固定分數與年資,並朝某特定生涯目標邁進時,例如:品牌行銷。那麼,你所比對的學校,就是大概某幾間相近的學校,並且會去看這些學校的在學生背景比例如何。

這時,這些排名上接近、又有相似資源的學校,就會成為捉對廝殺的對手。


說穿了,其實學校跟補習班一樣,在「比榜單」的這面向上,申請人的「背景選擇」,竟然就無意間成為未來學校的招生品牌~

甚至可以回推:某些學校互為對手。


這種時候,就可以運用戰國時期公孫衍的「合縱策略」,與張儀的「連橫策略」,來相互抗衡。


然而,這必須要申請人本身,對於其生涯金字塔有透徹的了解,知道自身的強項與進修點,來吸引學校之間的資源強弱的競爭。

因此,當所選背景、申請學校羅列,配上整體的申請文件堆疊,那麼,這些捉對廝殺的學校們,就會忽然背脊涼一半,發現你看破了競爭學校之間的各自罩門!

就會自然乖乖奉上面試、錄取信,跟獎學金了~


Sincerely,

David Lee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Monday Blue Buster 藍色週一症候群破解」MBA生涯公益解惑:申請表的奧秘1

一轉眼就要跨年了!

各家商學院的第二輪死線即將緊鑼密鼓地到來。

這周就來談談不為人知的提交前準備:申請表的奧秘(1)。


續前幾周的話題,申請是Holistic Approach--是由各項申請文件交疊而成的「全觀式文件」,包含:申請表格、成績單、履歷表、Essays、推薦信、GMAT分數、TOEFL分數,以及後續的面試等。


但由於沒人能預知未來,學校不曉得領導力與理想生涯其實可以預測,因此由於排名的關係,各大商學院都將焦點放在申請人的就業前景,占了申請人可控條件的三分之二; 而GMAT分數只占申請人可控條件的五分之一左右。


傳統觀念認為只要Essay寫的好、分數考得高,就能進名校,卻無法解釋為什麼每年有那麼多看似驚為天人的文件,又有接近滿分的高分,卻為什麼連一間學校都沒上?


原因就在於前幾周提的Holistic Approach全觀式文件。

而申請表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對於早鳥申請人而言,現在應該就是填表生不如死的日子了。

這動輒十幾頁的表格,對於不熟悉的初次申請者而言,很可能要填上好幾天。

又這些內容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呢?


內容包羅萬象,幾乎把身家背景調查一遍。

那是當然~ 因為商學院其實跟補習班沒什麼兩樣,是要靠「榜單」的。

而最佳代言人就是富二代,因為如果世紀經理人傑克威爾許的大女兒都來念了哈佛,那必定是個好學校!


因此這個學歷不只是賣給學生,更精確地說是賣給學生的富一代家長。

因此就會出現父母親的職業甚至抬頭,以及財力證明。


許久以前筆者還很天真地告訴個案們說,財力證明只要能證明有第一年學費就行了~ 至少學校規定是這麼說的。


後來發現如果可以證明個八億之類的身家,應該可以說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必然知道父母是怎麼在商業上取得成功的~


如此一來,是不是瞬間可以說明為什麼有些申請人或求職者的申請文件,似乎並不是那麼亮眼,卻不知為何可以錄取某些超級名校?

前幾年甚至出過企業醜聞:某些全球頂尖金融單位,乾脆直接把整個單位的職缺,拿出來賣給富人家,每個職缺的門票直接開價天文數字~ 

整個部門都是富二代,而且不必做什麼事。


那麼對絕大多數沒有家世背景的申請人來說,不就很不公平嗎?

Well, 沒人說這是場公平遊戲~

甚至,即便是家族事業,即便你是長子或獨生女,如果沒有打算要接班,或是沒有在相關領域就業,那麼學校為了保險起見,也不會隨便發錄取信,頂多叫來面試聊一聊,給家長一個面子。

後面除非是學霸或是異常優秀,才會有錄取機會。


沒辦法,有限的資源就是這麼多。商業世界是很殘酷的。

有些富人家即便入學後或畢業後,忽然改變主意讓你來接班,也為時已晚。


各校甚至有請私家偵探調查申請人身世。

講好聽是確認申請人沒有造假,講難聽是學校也需要富一代代言,其實早就打探好了其子女大概什麼時候會到達入學年齡,又有什麼喜好或學校選擇。


那麼,其他沒有家族背景的申請人,又該怎麼辦呢?

而破解方法是筆者過去一年來每週寫文不斷提到的生涯三驅力。

(待續)


Sincerely,

David Lee


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Monday Blue Buster 藍色週一症候群破解」MBA生涯公益解惑日:推薦信的奧秘

為什麼會有推薦信這種東西呢?為什麼不直接看申請文件就好?

很簡單,有兩個原因,第一是誰知道這個申請人是講真的還是假的?所以必須由推薦人由公司信箱發出,才有公信力,或至少就算要造假也有相當難度;

另一個原因是要賣EMBA。
由於排名迷思的關係,各校不計成本經營Full-Time MBA,幾乎是血本無歸,然而EMBA幾乎是老闆或高層主管們可以報公賬來念的,光抬頭掛出來就都是成功人士,多半只要上週末,學費甚至比MBA還貴,一舉多得~

其實還有第三個原因,就是要作為考不高分的富二代的保護傘。
這也是各校所謂”Holistic Approach全觀式審閱法"的暗黑版解讀。
不然你說各項條件都不好的扶不起的阿斗,要怎麼才能上名校呢?

那麼言歸正傳,要如何才能有份強力的推薦信呢?
這要從申請邏輯開始說起~

首先,由於商學院在某種程度上需要政商名流代言,因此雖說如果家族事業的直屬主管就是老爸富一代,若請來寫推薦信會失去公信力~ 

但就像有些企業大到不能倒一樣,如果你家的馬是白馬,那麼最有效力的其實就是富一代的推薦,頂多給學校做個面子迴避一下,請個白宮老闆作為客戶推薦一下,證明你有要接班,並且遺傳各種老爸的優秀特質(與錢),甚至還多了青春的肉體--新鮮的肝!
 
好了~ 那我們平民老百姓都該死嗎?
當然也不是的。

推薦信原則上是支援性文件,卻又能以第三方角度,提供招生委員各項截然不同的申請人資訊。

因此不同於申請文件為了要考申請人的簡報能力,而將字數越縮越短; 
推薦信在傳統上是不限字數的,並且多多益善,能讓審委了解申請人越深越廣越好。
然而近年因為招生辦縮編的關係,字數越縮越短,有的甚至只剩一題300字。

往年的推薦信雖說各校問題大同小異,不過統整下來至少有三大題、七面向:
  • 認識申請人多深
  • 申請人與同儕相比的最大優勢
  • 申請人的弱點,與面對建設性批判(就是被罵的時候)時的反應與後續改善
  • 領導力與領導潛力
  • 團隊能力與溝通能力
  • 生涯目標可行性與行動足跡
  • 專業環境中的英文能力

由於是支援性文件,原則上要以生涯三驅力所建構的生涯金字塔為核心架構,配上四大申請條件管理系統,來均衡展現全面性的申請條件,並將申請人建構成一個立體的未來領導人。

一旦整份申請文件連同推薦信出現策略性密合,而產生一個像鐳射炮般強大的一貫性,並且同時貫穿能夠提供申請人欠缺技能的四、五所相互競爭的學校,就會把各校招生委員嚇到一身冷汗,並且搶著頒獎請你入學,成為他們的活廣告。

哈佛、耶魯、MIT MBA以及獎學金就是這麼拿的。
(待續)

Sincerely,
David Lee

2023年12月5日 星期二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永遠不要為學校改Goals

轉眼間已經進入十二月了,第二輪申請接近尾聲。

根據近二十年生涯與MBA申請諮商經驗,其實仍有許多申請人在第二輪截止的時限前,都還沒考取理想分數。
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因為一般申請人並沒有專業生涯管理工具,無法具體判斷長、短程生涯方向為何?Why MBA?Why Now?Which MBA and Why?

根據腦科學書籍"Upward Spiral” (Alex Korb, Ph. D., 2015)一書,在開放性選擇下,大腦背側的舊紋狀體因為視同危機出現,而命令腎上腺素分泌,造成過度緊張、雙手發抖、盜汗、背脊發涼、頭腦空白...等症狀,而在專注力與認知能力在集中於一瞬間之後,若遲遲不作決定,就會開始出現腸胃絞痛、恐慌、口乾舌燥、認知與專注力下降...等問題。
然而,生涯目標卻又不能隨意決策,否則將會出現「鋸齒狀足跡」的生涯發散現象,且時間不可逆。如此將會「滾石不生苔」,難以成就卓越。

另一方面,申請最常見的謬誤,就是當眾多申請人都不知道生涯方向的選擇邏輯時,會朝向主流輿論「避難」。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將生涯目標定義為貌似主流的「管顧」與「金融」,卻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為什麼這兩個路線會成為主流。

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被排名謬誤所誤導的結果。
由於各項排名條件中,「畢業起薪」都是一項關鍵指標。
例如:權威排名U.S. NEWS的畢業起薪就占了14%,而GMAT也只占了16.25%。
由於即便是學校,也沒有如此具體有效的生涯管理工具,因而只能用考試分數與畢業起薪來做評斷申請人競爭條件的基準。
但事實上,殊不知排名中還有更重要的指標,就是「畢業就業成功率」—在U.S. NEWS中就占了21%,是所有排名條件中,比重最重的單一條件。

而申請人的背景五花八門,每個人都有先天條件,也有不同的生涯目標,及特專的技能缺口。
若是盲目地追尋主流迷思,而硬寫管顧或金融作為生涯目標,乍看之下似乎能將畢業起薪沖高,但事實上卻直接將「畢業就業成功率」21%這項最重的排名條件一舉摧毀,且連帶將畢業起薪的14%也帶入海裡,後面還有僱主滿意度的15%也沒了。一次直接毀掉排名條件50%。
而由於GPA的7.25%已成定局,申請人可控條件的總和也不過才66.25%。
若是又因為生涯方向不清,而導致動機不明確與開放性選擇的恐慌,而無法將GMAT/GRE成績衝高,那就等於所有條件都gg了。

事實上,必須要從家庭求生經驗所養成的生涯利基,投射出具體產業與職能的熱情生涯使命,並明確定義出現狀與理想之間的技能差異,又稱”Gap Analysis技能缺口分析”,就能具體定義出所需課程,也就能選出各間有相關資源的學校,並因為使命感--某特殊生涯非你不可--從而一舉將分數衝高,以期入校取得所需資源後,出來領導產業已至全球變革。
(待續)

Sincerely,
David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