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 星期三

答復: [CD CAREER雜誌的欄目邀請] 海歸應屆生,聽聽職業規劃的意見

答復: [CD CAREER雜誌的欄目邀請] 海歸應屆生,聽聽職業規劃的意見 


我美國本科畢業(中西部第一LAC),高中也是美國畢業,學的是物理,Minor 天文,數學,CS。 

GPA等等過硬,Leadership 做過3年President,有國外marketing firm實習經驗,sales實習,國內實習有獵頭和戴德地產咨詢經驗。 

學術方面有兩篇天文方面論文,參加AAS年會。 

現在校招都開始了,個人偏向咨詢,在大企業想做Marketing,其實自己技術也完全可以,做做IT 的Engineer也行。

就是有點心急,想趕緊融入,找個好企業學習起來。

理想的職位是能運用到個人的技術知識,解決問題能力,但最好又不要太研發的職位。

想聽聽大家意見。 


A: 學歷不錯,但興趣過於廣泛。

首先可以由學術興趣的相似度分析,並從中作排序;

另一方面要做「安全感度」的檢測,來看為什麼有如此發散的學術與就業選擇。 

學術興趣貌似都與數理相關,然而為何物理主修無法滿足需求,而需要三個minor? 

其中第一個minor是天文,而也發表過天文相關論文,並參加年會,顯示可能因為興趣而有「Perception Accentuation意向加重」的現象,

因而可能是一開始對物理相關的邏輯現象有興趣,而後發現對天文興趣更強,而後還需要數學與計算機來建model。


當然目前為止都還只是推測,然而若依照此邏輯,則內心的安全感指數與文中對學術的自信程度吻合,不會像乍看之下的「亂數式發散」所可能造成的高度焦慮感。 


然而越接近畢業,活動越發散,可能是不安全感指數提升,或因參與過社群互動而產生對人的興趣,因而越往業務類偏向(前提是學術上的選擇邏輯如上述假設。)


因而要看Leadership是做什麼單位的President,是否與學術或就業興趣有關。


目前除了當president時有可能接觸基本的marketing外,其他幾乎都與marketing無關,咨詢也未受過管理或咨詢訓練,因而都不建議。 


較有可能的方向是天文或物理專業領域,做業務類或技術外勤類的工作。


可以嘗試大公司,因為行為模式中,有高度的「社會認同」需求,而如此廣泛又深奧的技術專業,以及名校、優異成績,與英文,或許在大企業較好發揮。 


另一方面,能在美國念高中跟本科,又在名校主修高度深奧而廣泛的科目,多半有高水平的家事背景,


然而容易有關注缺乏的現象,而可能造成過度活躍的補償效應。

因此,若學術選擇的邏輯不是像上述所推測的興趣相關性,則可能有關注缺乏而嘩眾取寵的危險性格。

若是如此,則需要深入探討隱藏的興趣與性格驅力。


Sincerely,

David Lee

2021年3月22日 星期一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如何定義成功?

 如何定義成功


還記得小弟當年僥倖在而立之年就當上美國最大MBA徵才會NSHMBA的官方職涯顧問,也是史上首位華人顧問,諮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MBA畢業生如何求職。當時在會場上,有遇過剛從雷曼兄弟倒閉前出來的西班牙裔華頓學生,在進修MBA前做過兩百多份企業評價分析報告; 也有遇到NASA供應商出來的西北老美MBA,在進西北之前,曾經根據NASA的五年計劃,替公司寫過一份四百頁的白皮書; 也遇過IBM印度來的西北MBA畢業生,MBA前從菜鳥工程師做到資深經理只花了六年,而他老兄履歷表上每個工作的第一條就是「18個月(甚至9個月)內昇遷至下個管理職位」!還遇過一位26年經驗的委內瑞拉經濟學家,身兼教授的他想從徵才會上轉換管顧東家,兩頁密密麻麻的履歷讓人都不知從何看起,甚至不知道是誰在諮商誰!

當時令我好奇的是,這些人在當下的成就,就已經讓世界上的多數人望塵莫及了,應該已經算人生勝利組了吧?為什麼他們還要念書、還要轉職找更好的工作呢?難道他們這樣還不算成功嗎?那究竟怎樣才算成功呢?

當然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人比人氣死人,而對成功也是自由心證,每個人都有不同解讀。而小弟提出的也只是從生涯諮商的經驗角度出發,永遠都還會有比這更好的解釋,開放討論。然而,就專職從事生涯管理專業至今將近十年,諮商過少說二十國、數千人的經驗,歸納出一些解釋。而這與小弟近日所接觸到的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的思想,有許多的刺激火花,也能將生涯管理角度詮釋得更完整。(可參見「被討厭的勇氣」一書。)

成功應該是「終極自我暸解的過程中,找到用熱情使命來助人的持續性幸福發展」。時間是不斷前進的,人也會經歷生老病死的循環,而如何在有生之年追尋成功,就個體心理學的基礎論調,這些定義完全在於當下個人內心的解讀。有的人覺得進入麥肯錫、谷歌、蘋果等頂尖企業就是成功,這是基於社群之中的競爭而言,有人期望成為人中龍鳳,然而在競爭關係之中,將難以產生信任,而這樣的人生也會因為時間的經過,而因為光環的變化而肯定或否定人生。

也有人覺得錢多事少離家近是成功,這原本就是思想的自由,不是誰叫你不能這樣想,就只能甘於被洗腦。然而,那些頂尖企業也是人創出來的,而被人奉為消費性電子之神的賈伯斯,也已經上天堂了。而由於時間會一直過下去,就個體心理學的解讀,若是以人與人之間的競爭關係來定義成功,就會出現「復仇循環」。由此可知,成功難以用人際間的競爭來做定義,否則從沒拿過NBA冠軍的飄髮哥奈許或是惡漢巴克利,難道他們的運動生涯就失去意義了嗎?當然不是的。而假以時日,正值體能巔峰的穆雷也有年華老去的一天,難道就這樣長江後浪推前浪,復仇個沒完嗎?當然也不是的。

由此對照小弟當年在美國徵才會上的諮商經驗,當時曾好奇詢問了剛從雷曼離職、進入華頓就讀MBA的西裔帥哥,問說他是怎麼錄取號稱「Magic 7--魔術七大名校」的華頓商學院?奇妙的是,頓時他老兄忽然自信地挺起胸膛,說了句”You need to be ready."然後侃侃而談他如何完成兩百多份財務分析。然而,才剛講完,話題轉到如何在樓下的徵才會上(顧問相談室在會場的三樓)找到一個高薪工作,卻又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忽然駝了下去。說來諷刺,競爭力超強的他,才剛完成了號稱史上最殘酷的全球學歷競爭(美國MBA堪稱是有史以來最值錢、也最競爭的國際學位,頂尖商學院畢業生平均年薪約為十三萬美元),可說是達到了人生的頂峰,卻在下一個就業環節意志消沉。當然想必他日後能夠落腳知名企業,坐領高薪,甚至快速陞遷。然而,由外界的競爭與認同來換取的成功定義,其實是操之於人。那麼難道那些創立頂尖企業的創業家們的命就比較值錢嗎?當然也不是這樣的。

那麼,究竟什麼是生涯成功?該如何定義?
生涯成功應該是:「運用自己的興趣專業與獨特個性,持續以獨特立足點貢獻社會,並且不斷精進,以品味無欲則罡的每個當下。」聽起來很哲學,不過這是就多年的諮商經驗所歸納出的心得。一切的成功都只是一時的,而人生並不是只有成功的那個時間點才有價值,而是整個人生的歷程。因此,成功並不能用競爭或時間來定義。成功的價值由個人自己評斷,並不受他人眼光影響,並且應該在人生的每個當下。就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說法,受他人影響或尋求他人認同,是未做到「課題分離」的心理建設,且誤以為人生是與別人的競賽。主要的原因來自於「不健康的自卑情結」,因為「沒有A,所以無法達成B」的無相關因果,來達成逃避人生任務的目的。而活在每個當下,才會每個時間點都有價值。不然就會形成阿得勒所說的「追尋成功的人生,是最大的謊言」。
(待續)

Sincerely,
David Lee

2021年3月17日 星期三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如何確定找到使命生涯?1

才剛過完年,轉眼間就三月中了。

尤其年終領完了~無事一身輕
是否該跳槽換高薪呢?跳槽就會的到高薪嗎?
高薪就會快樂嗎?
不會的。有的人反而更難過。
那麼該如何判斷是否找到使命生涯呢?
會有以下幾項判斷點:

- 不會羨慕號稱成功者的人物
- 會自然做出口碑
- 不會覺得重複工作無聊,反而越做越好玩
- 不會推卸責任
- 不會想退休,也不一定需要退休計劃 
- 不會有資訊焦慮,反而老神在在,慢工出細活
- 會知道休息的重要
- 會因為有持續培養的能力,而能解決各類問題,因而不易生氣
- 能夠任重道遠
- 不會抱怨
- 關鍵時刻會自然知道該如何下判斷與決策
- 會因為了解個人化特點,而明瞭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 在將個人化差異發揮至極致時,會出現孤寂感
- 會出現業界領導力,而關照同業
- 會心中有愛,感恩一切,並心有餘力能照顧他人
- 能夠因為每天自然的能力成長,而持續改變環境
- 會用上各種個人特質,並將所有特質用完
- 會有同好討論共同話題,激盪專業提升
- 會因為每天的成長,而了解宇宙的浩瀚及自我的渺小,因而自然謙卑
- 不會因為一時挫敗而打退堂鼓,反而越挫越勇
- 會在專業領域中有各項好運
- 會漸入佳境,並自然突破各項記錄
- 會有自信,不卑不亢
- 能夠分辨優秀與卓越之間的微妙差異
- 會跟有正念的人教朋友
- 會不屈不撓,勝不驕敗不餒
- 不會怨天尤人
- 會有自內心油然而生的快樂與滿足,並感染周遭的人
- 會期待細節,而不是逃避
- 會多產作品
- 會專注,時光飛逝,廢寢忘食
- 會有個人代表作品
- 執行技術活動時,會出現藝術般的美感,而產生令人起雞皮疙瘩的感動
- 越做會越出現個人化差異
- 有無盡的成長空間,強還有更強
- 休假不會在家裡喘
- 休息時間不用一天當三天用
- 不會擔心財務自由,並明瞭人比錢大,反而是錢會來追你
- 工作活動本身就很好玩
- 會隨時在心裡演練高階複雜的關鍵技術,直到爐火純青
- 每天走走看看就會發現新領悟,然後應用在專業成長上
- 每天會開心地跳起床,期待今天的有趣過程
- 會有耐心地培養長期能力
- 會知道成功指日可待
- 會全方位地提升相關能力
- 不會急於一時躁進,會穩紮穩打,按部就班成長能力
- 手機號碼不會換
- 會自然廣交並深交業內知己好友,並長期互相扶持
- 能預知產業趨勢
- 會有信念,知道未來不論專業或是生活都會持續好轉
- 即便體能上會累,精神上也是電力無限
- 有回家的感覺
- 當必須出手時,會當仁不讓
...等
(待續)

Sincerely,
David Lee

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連假後如何有動力工作

連假結束後,在路上聽到廣播節目在討論假期後如何有動力工作

才驚覺距筆者上次思考這個問題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這讓筆者想起幾年前某位國際巨星的新聞事件—
麥特戴蒙的母親是老師,某年為了響應教師節而出席了活動,卻被白目正妹記者問到:「演員為了職業保障而進步,那麼為何有年資保障的老師要進步呢?」
麥特不解地反問:「你認為我是為了混口飯吃才努力的嗎?不是的。」
然後繼續說道:「有年資保障的老師如果不會被資遣,又何必要為了少少的薪水而加班呢?因為他們喜歡教書!」

如果為了不被餓死而去吃苦瓜,那反而真的需要有很強的動力!

不過,做有興趣的事,就像吃巧克力,不需要什麼動力—
在還沒吃到的時候,會好想去吃,而不會有星期一症候群;
在吞入口中的時候,會覺得好好吃喔~
吃完以後會覺得黯然銷魂...什麼時候才能吃到更好吃的巧克力呢?
因而持續為了尋找更好吃的巧克力而活下去~
關鍵在於享受在過程,而不是只為了結果

就歐普拉的說法:若是在做有興趣的事,就不會失敗
因為會把各種嘗試當作有趣的經歷,而不是當作失敗
也不會一直算著CP值,或想著非得生出極大效能不可
有趣的事,偶爾繞繞路反而更有趣!
人生就是該浪費在如此美好的事物上~
而不是每天問自己哪來的動力去吃苦瓜?

那麼該怎麼做呢?
簡單的做法是循序漸進轉職法,或叫做磁鐵式轉職法
以技能為單位,辨別出過去與現在工作中、甚至在學時期的興趣技能
每次轉職時,將這些興趣技能加以提煉、重組
直到達成某理想工作中的所有技能環節都是興趣為止
就能不再工作、快樂致富了~

那麼,怎樣才能有效地計算出興趣技能究竟有哪些?或如何知道還有哪些興趣技能沒有用上呢?
這就要靠情緒流體在求生過程中的利基組合了
也就是「生涯三驅力」與「性格方形西瓜」的概念~
(待續)

Sincerely,
David Lee

2021年3月4日 星期四

如何規劃新年度轉職與申請2

(續前篇)

那麼對於自己想嘗試尋找真實生涯方向 (Real Career Goals)、Why MBA、Why Now、Why GMAT、Why GRE、Which Schools...等為何而戰的生涯問題,有什麼簡易的DIY方法嗎?

有的。可以從幾的基礎面向進行。

一是找出興趣技能,從專業工作與業餘興趣中,拆解出會「廢寢忘食」(time flow) 的技能活動,要到「米粒般大小」(granular-level) 的技能單位。

例如:工作中喜歡investment banking,要往下拆到research, modeling, programing, transfer pricing, identifying overvalued/undervalued asset, pricing...然後put and call, arbitrage, risk management, damage control, 再到portfolio management等,究竟是喜歡哪幾項,以及分別是為什麼?

業餘活動就算是看電影,也要拆出類別,例如:偵探類、科幻類、劇情類、喜劇類、浪漫愛情類、動作類...等。若是偵探類,要再往下拆challenge-taking, reasoning, problem-solving, pressure resistance, open-minded thinking, anticipating, strategy planning, factor calculating, reverse engineering, interest relating, etc., 喜歡其中哪幾項,分別為什麼?

根據長年生涯諮商經驗,這些工作與業餘的興趣、性格特性等,幾乎都脫離不了成長環境的「求生經驗」,並且可以歸納出平均三種生涯力量,在左右我們的人生各個環節的決策,甚至連時間點、隱藏成就,或跑去談感情等都推斷得出來。

而由於我們的性格「X」的養成,是長達數十年的潛移默化結果,因此基本上在任何短暫時間區段中,都可以假設為恆定。而一旦能假設性格「X」恆定,就能夠預測未來。

由此當找出生涯驅力,投射出生涯目標以及Gap Analysis,自然Why MBA、Why Now、Which MBA就會出現,連帶的Why GMAT、Why Toefl 就會只欠東風,然後心如止水去考試,自然就會爆衝。

而由於Fit schools只有固定幾家,這些頂尖名校的校名,會化成為我們整個終生生涯之中的一小塊拼圖,那麼再強的名校也只是來協助我們的。

如此自然就會聚焦申請,減少時間精力浪費,並且由於生涯驅力結構完整,不會見風轉舵、或為了學校改Goals,或在面試中風聲鶴唳、無所適從。

也因為聚焦熱情,而在職涯成就與業餘生活上如入無人之境,自然受到名校青睞,希望你進去教同學,因而自然秒殺面試、錄取,甚至獎學金。

哈佛、牛津、耶魯、西北、MIT、UM Ross MBA...等名校,甚至獎學金就是這麼拿的。

Sincerely,
David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