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9日 星期三

「藍色週一症候群」生涯公益解惑:「萬年爭論的議題一:到底要不要拿興趣來當工作?2」

接續上週的話題,到底要不要拿興趣當飯吃?

上週提到,根據小弟近20年來的生涯諮商經驗,這問題基本上可以說只有唯一解--拿興趣當工作是「必要」,而不是「想要」。


當然,並不是只把「棒球」、「電競」、「柔道」等領域項目,整個當興趣工作來經營。如果可以的話當然更好~

不過,所謂「拿興趣當工作」的真正意思,是透過探索個案的成長過程,識別出「成長過程中,超越父母的技能」,會形成各種興趣技能;

然後,將這些興趣技能「提煉」後,再「重組」,就會得出一個屬於你的獨特興趣技能組合,並且出現某種「非你不可」的生涯使命。


舉例而言:

先識別出「超越父母」的技能,例如:有囤積闢的父母,其子女多半有極簡主義,並且斷捨離能力超強,以及組織整理能力也會很強; 

過於節儉的父母,子女會往奢華路線前進; 

成長在一成不變環境的子女,會往多元發展,甚至會有相當高比例的個案會主修外文系...等;

當提煉興趣技能(或稱「生涯驅力」)後,重組出生涯目標,例如:甜點餐廳的體驗行銷經理、奢華運動穿戴科技的產品經理、創投界的新創管理顧問、會計事務所的企業道德與社會責任顧問...等。


當找出「非你不可」的生涯使命後,會因為「物以稀為貴」的關係,而發財。

並且因為興趣的關係,會為了體驗有趣的過程,並解決只有你能解的難題,甚至是能高手過招,而自然產生動力~ 並且越做越享受在細節,就像不用工作一樣;

然後繼續探索未知,在累積各種冷知識的狀態下,持續提升能力,而能解決更多以往無解的難題; 

因而永無止境地提升「單位時間之獲利能力」,越做越賺錢,越活錢越多,才能持續創造財務自由。


非如此不可嗎?是的。

為什麼呢?

因為沒有興趣的工作,做不了3年。


根據諮商大量生涯案例的研究分析發現:當人推遲了「快樂」這項終極生涯定律後,會轉往另一暫時替代定律--「成長」。

然而,當從事沒有興趣的工作時,從第1年適應、第2年熟悉,到第3年就開始重複了。

一旦成長出現停滯,人會因為擔心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造成存在價值與競爭力受到威脅。

然而,由於是非興趣工作,人類的「趨利避害」本能作動時,將會使人自然規避痛苦的細節; 

並且由於下意識知道自己對該領域沒有興趣,不願繼續投資、或不知道該投資到何年何月,又是否該往瞬息萬變的哪個新趨勢跳轉...?

則當人不知道究竟該往哪個方向前進時,大腦就會因為「開放性選擇」的不確定感,而啟動大腦背側的「舊紋狀體」這個危機開關,而造成恐慌。多半在這種恐慌下,會尋求專業生涯諮詢協助。 


而若持續不去識別興趣領域,並往該領域發展,就會出現上述的惡性循環,永無止境,直到退休,就永無將興趣變成工作的一天。

而也因為不斷在逃避痛苦的細節,因而多半一事無成。

到頭來只能跟同溫層比,看誰更「奸巧」,誰抱大腿工夫更了得,更得老闆賞識成為紅人...其實不過是「絕望人生大競賽」罷了,沒人真正成為「匠才」,也沒人處理問題,更別說到爐火純青、天衣無縫的境界。

如此狀況下,賺錢又賺不贏別人、追趨勢又追不到,又得不到快樂,為了目標而長年努力卻又失敗...

當生命出現絕望時,就會出現「自絕」的自我暗示,不如儘早歸去,以解除人生的痛苦。這時候就有危險了。


然而,每個人明明就有生命力,都早就在第一求生環境--「家庭」中,求生成功了,並因此早就具備各種獨特的過人本領。

只要透過專業探索工具將這些興趣技能找出來,再進行重組,每個人就都能受到非你不可的「生涯使命」召喚,而快樂致富。

(待續)


Sincerely,

David 李


4 則留言:

JT 提到...

三不五時在PTT上看到你的文章,今天忍不住來吐槽一下。你的文章,都有些道理,但是又都天真又夢幻,很有老美顧問的那味兒

請問為了生活,哪裡來那麼多符合興趣的工作?我就說直白的,有賺錢就有興趣,沒賺錢就沒有。舉個例,現在時下最熱門的科技業、半導體晶圓,請問做晶圓哪裡有趣?設計都很難講有趣,因為這跟人的直覺本性相差太遠,根本談不上有趣

社會上工作職能大多數也是畢業後才培養,沒做到前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興趣,又或者原本有興趣的事情,賺不到錢,導致熱情磨光了

你這些文章都是結果論:各行業倖存者,在對的時機,進入對的位置,然後賺了錢有了點興趣,然後在事後分享,把興趣這一要素大書特書。這是結果,無法逆向推導。

davidlee0222 提到...

感謝樓上的回應~ 有行動就是好事!但可惜卻是絕望的反應。您把自己當成方形西瓜了,並且不斷強化這個意念,強化到覺得別人肯定也是如此。古諺有云:「以管窺天」,就是這個意思。

大腦的適應性強大,包含「自我催眠」功能。若您不斷告訴自己沒有興趣,潛意識會自我催眠:當賺不到錢,或等賺到錢了,卻沒有快樂,那麼潛意識就會因為算不出「之前付諸努力時,那段生命的價值」,將不願意再繼續努力生活,而會出現「應該盡快終結痛苦」的錯覺,而走上自絕的道路。

其實您才是結果論,在科學上叫做「歸納法」(Inductive Reasoning)。您達不到興趣,就推論大家都找不到興趣。

社會工作並不是從畢業後才培養。也不是沒做過就不會知道自己有沒有興趣。小弟大學時有馬來西亞僑生同學,他們有句俚語叫:「台灣你住完啦?」難道您要把所有行業都做過一遍,才知道哪個是興趣嗎?那給您幾百輩子也找不到的。

興趣可以拆解成以技能為單位,並且透過識別自身在家庭環境的成長過程中,所自然養成超越父母的技能,並且提煉後重組,就能達到「用興趣來工作」的狀態。

小弟並不是從結果論斷,而是從每個人的求生本領中,相信每個人的特點,並以此推演而出,才有可能發現每個人的差異性,以及興趣,然後因為專注經營折些興趣的緣故,才能成功。
從科學上,叫做「演繹法」(Deductive Reasoning),跟歸納法剛好相反。

之所以您竟然會覺得小弟講的是結果論,是因為潛意識有個過濾功能,叫做「意向加重」(Perception Accentuation),會把不願意接受的資訊當作沒看到。
這顯示您的潛意識完全都是結果論,才會把別人講的起源論看成結果論。那如果您的潛意識發現自己:既達不到結果,又找不到興趣,賺錢又賺不贏別人,那潛意識會自我催眠:還有什麼活著的價值呢?

若因為您不是專業的緣故,難以找出興趣所在,其實無可厚非,不能怪您,畢竟史上除了小弟以外,也從來沒人研究出這些理論過。小弟本身及所諮詢過的個案們,絕大多數都已經找到自身的興趣,並拿興趣當工作,快樂致富。
您達不到是您的事,跟其他人無關,也跟小弟無關。

小弟發公益文純粹是做公益,原意是想幫助像您這樣找不到興趣工作的人。然而,若您連別人的好意也看不懂,還想來吐槽,那只能祝您好運~

以您如此的思想,將永遠沒有對的時機,也永無對的位置,也賺不了錢,又找不到興趣,還回把別人用來幫您的模型看反了。這就是自我催眠的威力。小心別自我催眠到自絕去了。


JT 提到...

看你的回文感覺得出來,連他人評論自己的文章都無法接受,只因為跟你持相反意見,就要被說可能自絕,這顧問的氣量也太小了一些

我無意使用你的所謂比較科學的方法,但至今也走過多個職場,科技業與金融業都走過,單純就觀察同事的角度,我也能說你的理論不是事實

以你提到的這句話來分析:

"社會工作並不是從畢業後才培養。也不是沒做過就不會知道自己有沒有興趣。小弟大學時有馬來西亞僑生同學,他們有句俚語叫:「台灣你住完啦?」難道您要把所有行業都做過一遍,才知道哪個是興趣嗎?那給您幾百輩子也找不到的。"

從"台灣住完啦"這句話可以得知,馬來西亞當地人對換工作地點相當習慣,可能目前工作地是台灣、下個工作地是香港,諸如此類,如此頻繁更換工作崗位、工作地,正是畢業後嘗試工作的體現,你這句話只印證我的說法,職業的嘗試正是從畢業後展開,而且可能幾經波折

我無意與你辯駁,金融業我做過審計顧問工作,大公司的職場也走過幾個,我知道顧問業要的總都是模型,超出模型的事情就無法分析了,世界很寬廣,你也很幸運不用經過多個職場,能夠自己創業;但你以為天下人都如此、或者都該如此就有點離譜了,工作能找到與興趣相結合還能賺錢的人,可能一百人不到五人,即使如世人眼裡的大公司高端工作,也只是普通人為了生活過日子而已

真要說,你舉的案例比較貼近自營業者吧,有技能可以自己執業,那多少就有機會為了興趣工作

但那是社會的少數,你的模型正是以社會不到十一的人,來套用所有人

職業從事久了,總以為自己所見即整個世界,或許我的文也有這種傾向,不過我意在告訴你,你的自以為,以及世界不如你想得單純

建議你氣量可以大一點

JT 提到...

今天剛好看到PTT上一篇文在講七龍珠作者鳥山明,又想起這篇文,便來補充一下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92115824.A.5D0.html

鳥山明生涯歷程很多人都知道了,是從上班族轉職到漫畫家,對畫漫畫沒喜好,甚至討厭自己畫的七龍珠跟阿拉蕾,但依舊取得巨大的成功。請問以這例子,你這位顧問的模型可否解釋?

成功是玄學,是天時、地利、人合,也是運氣。只依靠興趣來吃飯,除非運氣很好,不然大部分人都得餓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