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1日 星期四

「Monday Blue Buster 藍色週一症候群」公益解惑:40退休 急流勇退2

(續上週文)

自從上週潑文之後,出現一個相當有趣的現象:雖說在板上還看不出什麼互動,但其實板友們似乎對這個議題頗感興趣,而順著文末的連結連到小弟部落格去,在短短兩、三天內,就湧入數百次點閱!可以說是自從數月前,小弟來貴板上每週潑公益文以來,創下連結點閱率最高的文章。

這種現象在傳播學裡面,叫作「沈默螺旋」,是在講一種隱蔽的主流意見現象--在表面上看起來大家都保持沈默,或是做出某種符合群眾預期的表態,但實際上,反而是大家內心沒有講出來的意見,才是真實的主流意見。


可見大家其實對生涯管理相當好奇,尤其是這類獲利高手談到提早退休時,卻出現生涯管理成效不彰的現象,又該如何解決?究竟什麼才是高效的生涯管理?如何才能快樂致富?

今天小弟就來解說後續。

 

順帶一提,由於曾有個案反應,說其嚴重的「藍色週一症候群(Blue Monday Syndrome)」,竟然到週四都還會有「缺乏上班動力」的現象!

另一方面,由於生涯管理還是需要系統性的解決方案,其背後理論模型龐大複雜。因此,生涯管理書籍的撰寫還是需要優先處理。

因而,公益文將延到每週三或四來為大家解惑。還請板友們理解。


原潑也算是有點年紀,應該有看過一部同樣有點年紀的電影,叫做「航站情緣」,是由兩度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主演,描述某國際旅客在轉機途中,因為母國陷入戰亂導致簽證失效,結果被迫住在機場數月,而愛上了由凱薩琳麗塔瓊斯飾演的年輕貌美空姐,進而產生了一段不太可能有結果的愛情。

其中或許是為了電影效果,竟然有段相當扯的橋段,是主角為了取悅女主角,竟然突發奇想,把航站的某角落牆壁打造成他的一項拿手傑作--一座金碧輝煌的噴泉!?(真不虧是電影情節...比扯鈴還扯)

而就在湯姆漢克精心打造完這項「愛的傑作」時,連他自己都不由得讚歎這項傑作的天衣無縫境界,因而不由自主地跳起踢踏舞來~


生涯管理就應該長這個樣子~ 

用你的獨特興趣技能組合,做出爐火純青的傑作,並因此來產生無可取代的獨特價值,助人為樂。

如此將會產生「5重快樂」:了解自我的獨特價值、以獨特興趣技能來工作、產生無可取代的傑作、以獨特方式助人為樂,及享受高手過招的無盡樂趣,以傑作會友。


而透過享受如此的獨特興趣技能,所創作出的獨門傑作,並因為物以稀為貴而發財,堪稱天經地義,並且就像不用工作一樣,甚至可以不用退休,一直做到做不動的那天、甚至往生那天。

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連續十餘年獲得米其林三星的最高榮譽,高齡九十多歲,仍然堅持做出世界頂級壽司。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7268


所以才說原潑提出40歲退休一事,實在令人匪夷所思,道理就在這裡。

(待續)


Sincerely,

David 李


2023年8月29日 星期二

狂賀!繼拿下常春藤MBA Test Waiver後再創紀錄!20工作天!拿下Top 10 U Michigan Ross GMBA Test Waiver 免試申請!

狂賀!繼拿下常春藤MBA Test Waiver後再創紀錄!20工作天!拿下Top 10 U Michigan Ross GMBA Test Waiver 免試申請!

免GMAT或GRE

國立名校醫藥背景個案,大齡、無美籍、非接班、非弱勢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第一輪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第一輪緊鑼密鼓,死期迫在眉睫,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每每聽到成功申請人的心路分享,都一再提到儘早準備。


一個完整的申請輪次,要打造一份從真實生涯出發的無懈可擊文件,究竟要準備多久呢?

若不算考試準備的時間,則一邊工作一邊申請的申請人,

從撰寫A字架履歷,到挖掘求生過程的生涯驅力、與投射真實生涯目標,

乃至Why MBA、Why Schools,

到擬定各校Essay策略,到撰寫與編修Essay三大題型及其變化題,

以及推薦人們來回討論編寫推薦信...等,

至少需要三個月到半年,甚至將近一年。


另一方面,光托福與GMAT兩個考試準備起來,少說也要半年到一年; 

因此,若連同考試準備,加上生涯挖掘、選校,到Essay策略與撰寫,到編修,少說要花一年到一年半。


而對於已經考完試,而全職準備的申請人,從現在開始每天密集探索生涯目標、編修履歷、選校、修改Essay與推薦信,則老天眷顧的話第一輪還來得及丟出一、兩間。

不要白白浪費了各校第一輪開放45%席位的寶貴機會。


然而,對於一邊上班、一邊考試,卻低估了全球競爭的激烈程度,而想要在兩個月內丟出申請文件的申請人,除非是具備筆者從近20年MBA生涯諮商經驗所歸納出、聽起來像商學院認證AACSB諧音的「ASSBC申請要件」(American, Successor, Score, Bribe, and Cheat)--身份要同時是政商名流接班人、又有美籍、又同時是超級學霸與高分牛人,不然就是作弊或賄賂,別無他法。

不然對凡人申請人而言,可以說是鐵達尼撞山,必死無疑。


要嘛生涯目標來路不明,要嘛大學主修與選課走向、分數等無法解釋,或是求職、轉職邏輯不清,或工作成就散落各處,或是課餘、業餘與公益活動不知所為何來,要嘛Why MBA、Why Schools、Why Now無法解釋,

甚至是Essay內容盲目追尋趨勢,千篇一律,缺乏熱情,解釋不出為什麼要你來做?或是文件東一塊西一塊,或是跟推薦信無法貫串; 

或面試裝模作樣,看到面試官眉頭一皺就趕快見風轉舵...等。


而重新申請會難三倍,因為多數學校只問:重新申請期間的進步為何?

然而,重新申請多半間隔不到一年,除了考試分數以外,難以有什麼資歷上的暴衝,多半又會再被學校拒一次,那麼隔年申請又會再難三倍...以此類推。


一開始的吃緊撞破碗,變成欲速則不達,到頭來多半只能被迫放棄一生一次的留學夢,而後眼睜睜看著條件差不多的同溫層扶搖直上,成為自己的頂頭上司,自己做牛做馬,卻讓別人去吃香喝辣。


現在到一些Top 20學校的十月初死期前,至少還可以衝兩到三所學校,不要把雞蛋全都放在第二輪。

如此第二輪的心理壓力可以有效減輕,文件完整度與品質也能有效管控。


今年的Essay題目比往年更為抽象自由,以哈佛為首的招生委員們,維持了無字數限制的無遠弗屆題型:“...Tell us about your candidacy.”

而其他學校如華頓、史丹佛也照例搬出各自的招牌大哉問題型:“...What do you want to learn from Wharton?” 及

“What matters most to you?“與”Why Stanford, Really?“

甚至有許多Top 30的學校,或許是因為疫情導致招生辦大量裁員的關係,將題型簡化成只剩一題Career Goal、再一題Leadership或Contribution Essay,及一題開放題;

推薦信也多半只剩一封,大大提升了全球海量申請人競爭中的鑑別難度。 

對絕大多數未受過指導的申請人而言,可以說是瞎子摸象。


只有在最深刻的自我了解中,才能從真實生涯面向抽絲剝繭,找出真實的why MBA, why now, why schools。

大夥加油~


Sincerely,

David Lee

2023年8月24日 星期四

「Monday Blue Buster 藍色週一症候群」 生涯公益解惑:40退休 急流勇退1

問:

40歲 人生黃金時段 問問板上大家身邊是否有急流勇退的例子可以分享

家庭 : 已婚 雙方父母健在都無業退休 無子女 可能會生一個

財務 : 股票市值約2000萬 房子有三戶 房貸都還在慢慢還 都跟租金差不多打平約2萬5.

收入 : 家庭年收400(100+300) 年支出約150 含全部支出 當然也含稅

工作 : 高壓常常要加班

算算自己的投資報酬率可以高過年支出 再用緩慢的速度成長.

人生40精華時間 急流勇退 不在尋找什麼意義成就感

單純把時間拿來陪家人 低物慾生活也沒問題 就每天像放假一樣讓時間流走

或者直接公務員上班心態直到被離職 薪水還是很高 累積到45可以再多個1000萬以上.

最貴的是時間這個觀念隨著年紀增長 越來越讓人焦慮

薪水又很香 非常需要走下山頭奪回時間的勇氣

目前規劃是再做5年 安靜離職的方式來迎接退休 陪伴家人

有明明應該繼續拼卻倦勤的急流勇退走下山頭的同類

可以分享不被工作綁著時間後的生活嗎? 不工作之後的重心也要重新調配. 想參考 謝謝




答:

板上似乎有不少類似的問題。然而,不論是提問或討論,似乎都沒有討論到核心問題。

作為將近20年資歷的生涯管理顧問,看到這類問題,可以說用匪夷所思來形容也不為過。

當然,人各有志,每個人都有獨立選擇的自由,並沒有任何「非要工作」或「非不工作」的說法。


首先,還是要讚許一下原潑的獲利能力!有如此的資產,堪稱已是人生勝利組~

然而,這類問題的思考盲點過多,多到都不知道的該從哪個問題開始討論...?

因此也需要幾週的時間來討論。 


這類問題,就好像忽然你的朋友跟你說,他這輩子不想再旅遊了。然後問你有沒有聽過誰有相關經驗,可以分享一下下半輩子把自己關在家裡、不再出門,是什麼感覺。


旅遊明明就超開心啊?! 活著就是要體驗充滿刺激與創造力的精彩人生,不然要幹嘛?

同樣的,當你找到興趣工作,每天開開心心地被非你不可的使命事業召喚醒來,恨不得天還沒亮就趕緊上工,享受著製作出爐火純青、登峰造極、天衣無縫的藝術作品,並享受著以才會友、高手過招的樂趣~ 

並且因為從事興趣志業本身的無窮趣味,而使專業永無止境地提升,創造出物以稀為貴的價值,並因此被錢追,越活越有錢,就像被黃金火山噴出來的金礦岩漿淹沒一樣,想關門都來不及...只好在錢海裡面游泳~

同時也用獨特的興趣技能來幫助他人,助人為樂,越活越幸福,其樂無窮!


而這就是為什麼一定要用「興趣技能組合」來工作的原因。

沒有興趣的工作,就會像原潑一樣,對生命的引擎失去興趣,而導致連對生命本身也失去興趣。

如此絕望的心態,會在潛意識產生自我催眠,而「儘早脫離如此無趣的人生」。

這就是為何有許多退休老人,會老得非常快的原因。

相對地,卻有其他老當益壯、甚至有人享受工作到往生那天。

管理學泰斗彼得杜拉克,就是教書教到95歲過世那天還在教。


先羅列一下如此的絕望,會造成哪些面相的後果?

- 潛意識的自我價值否定:錯誤地以為自己這輩子沒有實現興趣工作的一天,也無法做出需要熱情灌溉、才能登峰造極的傑作。


- 缺乏透過生產以貢獻他人的「助人為樂」機會,將減少泰半的快樂泉源。 


- 錢很小,幾千萬買一間房子就沒了,半小時就能花掉。


- 坐吃山空,再多錢都不夠。


- 尤其是如果還要生小孩,幾千萬一下就花光了。永遠不要低估小孩燒錢無底洞的能力。


- 對經濟前景過度樂觀,殊不知人生說長不短,還有數十年要過,以每隔約十幾年就會循環一次的全球景氣,不知什麼時候忽然再來幾個全球金融風暴,財富都有一夕蒸發的可能。


- 退休後要幹嘛?自信需要價值作為燃料。沒有價值產出的人生,將會失去自信,而因為與周遭人群的價值感相形之下,出現「獨漏」,而造成各種關係矛盾。包括:夫妻關係、長輩關係、親子關係、親戚關係、同溫層關係、前同事關係、鄰居關係、社交關係...等,以及最根本的自我價值認知下降。 


- 員工思維與奴性。有如此的掙錢能力,何苦要待在慣老闆之下,受其虐待呢?


- 欠缺自信,有如此的獲利能力,想必還有更強的潛力,得以更上層樓。

否則如此具潛力的武林高手,竟然滿足於區區千萬股票市值與數間房產?

舉世聞名的投資家巴菲特,他老人家已經91歲高齡,仍然活躍於投資市場中~

而關於他老人家發跡的專書,最著名的一本「股神巴菲特的神諭」,其原文書名是"Tap Dance To Work"--「跳著踢踏舞去上班」,比喻他是如何快樂地享受工作~ 


- 缺乏開放性思維。覺得似乎這輩子不可能比當前的獲利能力更強。

殊不知每個人都可以挑戰興趣產業中的愛因斯坦,靠著專注興趣,來研發出業界的E=MC^2,直接結束競爭,並改變世界。

就小弟的親身經歷分享,從考不上心理系所,到靠諮商經驗,竟然發現了連心理學界研究兩個世紀也沒發現的「情緒流體」,並實地解決數千名生涯疑難個案。回想起來甚是諷刺,但也顯示要挑戰業界愛因斯坦的難度,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難。


- 即使有錢,內心卻沒有幸福感或希望感,因而沒有觸發生物傳宗接代的本能,並不喜歡小孩,只是為了生小孩而生小孩,或許只是為了順應與你無關的潮流、或同溫層壓力。如此不被關愛而被出生的小孩,其24小時、無底洞式的被照顧需求,將快速將父母的耐心耗盡,而將被當成累贅,並因為子女的身心靈需求未被妥善照顧,而造成各種的親子矛盾,而成為問題兒童,長大變流氓、太妹、飆車族,或社會問題製造者...等惡性循環的機會將大增。


- 身教勝於言教。如此對人生引擎絕望、乃至對人生絕望的個案,若有子女,則子女將會以父母為模型,而同樣產生對人生絕望的價值觀,不知興趣志業為何物,也不知什麼叫助人為樂。


- 錯誤地以為「人比錢小」,如此將怎麼追錢都追不到。老一輩的人有句俗話:前有四隻腳,去追它會跑走。

除非能因為辨識出自身在成長過程中,超越父母的能力,所形成的興趣,進而提煉後重組,並加以專注練習,使其成為興趣工作。

並因為興趣的關係,而在不斷享受執行樂趣的過程中,使專業永無止境地提升,而成為像太陽一樣的龐大質量,形成「人比錢大」的價值逆轉現象。

而因為萬有引力的關係,將各種需求吸來,自然就會在「打專業電玩」的過程中,反過來被錢追,而自然突破無止盡的財務自由。

每個人都做得到。


- 為了節省開支,人會下意識地否定各種事物的價值。如此將造成周遭人事物因為未受到應得的價值認可,而產生各種關係矛盾。


- 內心沒有幸福感的人,給不出幸福。而造成子女心中的幸福感匱乏,而產生惡性循環,造成一群不幸福的社群,而產生各種關係矛盾。


- 其他還有子女「物極必反」的問題,看到一味降低物慾父母,如此坐吃山空過一輩子,反而會覺得與其作為守財奴人生,不如揮霍,因而反而會透過物慾消耗,卻達不到幸福感。 


這類問題的盲點族繁不及備載。這週先分享到這裡,下週待續。


Sincerely,

David 李



「Monday Blue Buster 藍色週一症候群破解」MBA生涯之公益解惑日--什麼叫Candidacy(下)

(續前篇)

而Candidacy之中除了就業以外,如果要說第二重要的,要算是領導力與團隊能力了。

這部分包山包海。包含:自我了解、熱誠與投入、成功經驗、團隊合作與領導、開創成功的能力與專業、無私、以身作則、體貼團隊成員的人性與溫暖、啓發團隊潛能的能力、聰明才智、對產業未來走向的知識與直覺判斷力、目標設定與策略執行能力、演說簡報與溝通說服能力、激勵能力、開放性思考能力、創意、冒險能力與創業家精神、成熟度、願意讓其他團員做領導者的雅量、謙遜與學習能力、分析與量化能力、力排眾議的勇氣與能力、道德與博愛,甚至幽默感...等等。(細項將會另文分享。)

而這些領導力與團隊能力有幾個功用,包含:
- 僱主需求=就業數字(請見Candidacy(上)篇)。長江後浪推前浪,需要有新一代的未來領導人來接班,將企業推往新局。
- 改變世界,而且最好是真的,還要能改寫歷史的那種。
- Case Study與研究目的=班級互動本身就是產品。成王敗寇。這世界上沒人知道領導力是什麼,而創新管理技術也日新月異。大家為了發財,都爭先恐後地瘋狂研究如何領導與成功。成功者放的屁都是香的,失敗者講什麼也沒人想聽。除了王文華。
- 當Student Ambassador,在學校網頁與部落格上發文,協助招生。想當然爾,需要一些鳳毛麟角的”Diversity”及”Competent”的學生,來製造一些視聽效果。
- Experiential Learning:要讓體驗式課程多彩多姿,例如:社團幹部要有人去競選、交換課程要有人把內容搞得有聲有色、演講活動跟公司參訪要有高手去提問、學生基金要能賺錢、顧問案要能讓付費客戶滿意,而且還要有成就亮點,能夠提升學校的威望,或同級學校間的差異化。
- 畢業校友名望與捐款。

當然還有個基本的Candidacy,那就是School fit,尤其是幫學校去與同級競爭對手產生差異化。而這需要申請人對自身興趣技能、性格養成,與專業技能提升的深度了解,也就是生涯三驅力,以及所投射出的生涯目標要如何改變世界; 又在生涯經營中,要把自己培養為什麼樣的領導人,又欠缺的領導與專業技能跟學校有何關聯,又如何能幫學校撐起最大品牌價值。

這一切的策略遊戲變成了一個application game。若想達到如此申請境界,需要知己知彼,然後將Candidacy在各式申請文件中,做策略性地調配,包含:成績單、履歷、申請表、Essay Package、推薦信、面試、考試成績等,以產生「最大申請條件Delta」。(請見前篇「何謂Holistic Approach審核法」及「最大申請條件Delta」文章)

Adcoms甚至會從申請文件的策略結構中,來評量申請人否有強大的Business Acumen,知不知道如何在與學校跳的這場申請華爾茲中,創造最大雙贏。若是連工具都不會用,連自己都賣不掉,又怎麼能進得了世界頂尖企業,還談什麼改變世界呢?

然而,留學生涯這種人生大事是命中註定,包含所念學位選擇、時間點、區域性與地理位置、校名威望,海外實習與就業,甚至是遇到真命天子等。

而這些專業工具其實十幾年前就有了。
因此,若是一味地猜測學校想看什麼,而不去挖掘、了解自我,甚至忘了自己是誰,命運就會是操之於人,任由學校宰割,甚至把自己的價值拱手讓學校論斷。
反之,若是以熱情使命來經營生涯,命運就會操之在己,不論錄取與否,你都在為了熱情事業的使命而努力,自然會成功,擋也擋不住。
就像日本經典漫畫「北斗神拳」裡的拳四郎,背負著人民的哀傷,而練成兩千年來第一個「無想轉生」,致自身死生於度外,而謀取人民的成功。

當產生如此頂天立地的生涯價值時,學校就會倒過來追你,而你也將拿取所需資源來更快地改變世界。
如此,校名也不過是你手上的另一個戰利品而已。這就是為何常聽人說「念MBA的都是一些不太需要MBA的人」就是這個意思。

只要能如此全面性而策略性地建構申請文件包,盡人事聽天命,老天爺都會出來幫你。屢試不爽~

Sincerely,
David Lee

2023年8月16日 星期三

「Monday Blue Buster 藍色週一症候群生涯」公益解惑:來幫幫小林同學3

接續前兩週的話題。


小林同學的行為特徵是:

- 愛逛家樂福與百貨公司=平價奢華,應是節儉家庭的「物極必反」結果。

物極必反乃「生涯10定律7本能」中之第9定律,日後會解說。

- 具資訊情報蒐集與探聽能力,

- 具資訊正確性與字句斟酌能力, 

- 規劃能力僅具備單一路徑規劃能力,就像在預測颱風路徑那樣,萬一颱風不照著預測路徑跑,就只能坐以待斃,且紙上談兵又眼高手低。

需培養多方備案,以及具有現實感的規劃與執行能力,還有容錯能力,以及跌倒後能夠自救、且重新站起來的能力。

- 號稱對電腦有興趣,不過範圍太廣,要看是哪方面。 

- 保密能力仍有進步空間。


然而,小林同學有個致命的觀念錯誤,叫做「至尊謬誤」:似乎只有行業第一或世界第一的人值得活著。那基本上這世界上沒人了,或即使存活下來那個人,也不會是你。

就像某網路影片中,在星際大戰樂園有某位扮演風暴兵的演員,跟一位揮舞著玩具電光劍挑釁的小孩說:「即使世界上只剩下最後一位絕地武士,那也不會是你。」


原因很簡單:如此錯誤的完美主義,而使你因為害怕犯錯,而不敢做出任何嘗試,在經驗值為零的狀況之下,就算幻想個幾輩子,也不可能成為業界佼佼者的。 


不過,就像上週所述,如此的半輩子界外人生,其實只要原地迴轉調頭,就會立馬變成越野高手。

過動在意公平,又字斟句酌,又所規劃的單一路徑幾乎沒有現實感,可說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那麼與其想要靠這些特性與行為模式,來達成幾乎不可能的超現實完美結果,其實如果原地迴轉,反而會有一種非常強大的抗風險能力:只要颱風不照著預測路徑走,那麼客人要來申請的貸款就必然會打回票,或一定能領到保險金…等「作空業務」的守門人--因為計畫必然趕不上變化的關係,那麼會有某種職能角色,專門用來刪掉這些在超高難度規格下,所不合格的人事物,那想必業績必定爆棚! 


這種「靠『違例』吃飯」的工作方式,其實有好幾種相關的工作,例如:

銀行的「中臺」風險控管人員、保險業或法務相關的理賠客服人員、品管人員...等。

不過,要等小林同學先去高雄補習街找份穩定工作後,先求有再求好。


其實還有很多名詞需要解釋,不過目前都還言之過早,暫時先解到這裡就行了。

不然要是連自身早年最強的學術優勢都不會用,連基本餬口都有問題,其他都只是空談。


希望這些分享會有幫助,加油~

:)


Sincerely,

David 李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之公益解惑日之「什麼叫Candidacy(中)」


(續前篇)


Stanford Adcoms 說:「(申請文件中)有這麼多大公司名跟高大上的職務名稱,跟這麼多制式化的EssayInterview回答...但我們會翻箱倒櫃,來找Who you are.

很多申請人以為申請是看Essay故事,其實這只是申請要件中的其中一項條件

申請主要是看「對校利用價值」,這個觀念非常龐大。

而為了將其簡化,而產生一個用來衡量學生對校利用價值的評價方法,就叫做「Candidacy申請要件」,

目的是為了要滿足學校的排名威望與同tier的區隔性,以利校名品牌與招生(請見前篇)。


學校是很現實的。

對學校來說,每年都有好幾千人來申請,只招個三、五百人,再大的班,如哈佛、華頓,一年也才一千人上下。

學校是一定招得滿的。

那麼為什麼要比什麼Candidacy呢?

為什麼學校這麼戰戰兢兢、殺得你死我活?

還要拼什麼Acceptance Rate錄取率,即使只占1.25%


很簡單,有幾個理由。

一個是管理教育的同值性實在太高了,只能靠排名來分高下; 

又落在同tier的學校只能自求多福,想儘辦法區隔化,同中求異。

而主要靠的,就是排名條件中的各種評分組合。

而要靠權威排名中,竟有高達73.75%是要由「學生組成」,來產生如此的效果。

而這是掌握申請人生殺大權的關鍵要件。

因此申請人必須要對「Candidacy」有完整而全面的認識。


那麼除了上篇介紹的「第四項申請要件」就業數字(其左右排名的分量高達排名條件的50%,並且占申請人可控條件的三分之二以上),

那麼這次來談談另外幾項關鍵申請要件~


「富爸爸窮爸爸」--家族背景

非常現實地,某幾年Duke Fuqua MBA把近年錄取生背景公佈在網頁上。

其中有一位是“A student whose grandfather founded the Grammy Awards.”

說實在的,爺爺做了什麼關他什麼事?

但你不會想跟他當同學嗎?想不想對他的家訓傳統一探究竟?

如果葛萊美獎的創辦人的孫子所念的學校,一定不差吧?


同時,子女學歷是企業主會購買的一項商品,何況是動輒十二萬美元的學費?

而這時會出現很多「對校貢獻」:

一是活廣告與代言影響力,例如:前GE總裁、世紀經理人傑克威爾許的子女就是念哈佛MBA

若是連成功家族都念這所學校,表示這間學校應該不錯; 

當然,不夠成功的家族,就會出現門不當戶不對的窘境。


二是吸引企業捐款,如:辜家捐給華頓一億蓋圖書館。


三是能夠大量雇員:企業內將產生學院派與非學院派的家族忠誠派系。


四是佈樁,例如:當年接班GE的,就是哈佛MBA的傑夫伊梅特。


五是Network,基本上跟甘迺迪家族的概念一樣,只要是校友出身,要擠進核心圈或運用相關資源,會比完全沒有校友網絡的人,具有相當優勢。


首先是智力。

說穿了,這也是為了排名。


一般人以為智力是指GMAT16.25%)與GPA7.5%)。

又因為GPA多半已經成定局,所以大夥們拼命去拼GMAT


事實上,就像前文所說的「Holistic Approach」與「就業條件占50%=三分之二可控條件」。

Adcoms在評量智力時,並不是單純只看分數高低,因為只要看個幾年就會知道,每個申請人在大學成績上都各有優劣; 

又由於就業還是申請人對排名的最大貢獻,因此Adcoms還會同時看大學校名,主修相關性,班級排名 ,選修課程的選擇...等。


為什麼要這樣呢?

因為這些排名條件是連動的,也就是「Holistic Approach」的核心精神。

要在事業上取得巨大的成功,要看事業上的熱情,是否在頂尖企業中快速陞遷到高位,靠的並不是成就本身,而是背後的動機與熱情,

及其所造成的能力培養斜率,才能有未來可預測性,甚至成為領導業界的翹楚。

而這甚至要回溯到大學主修,並且就讀名校又名列前茅--那麼要看其從小培養的性格養成過程為何,而追本溯源就是因為有個富爸爸...等。


但真正能造成其成功的,還是在於申請人的熱情、性格養成,與專業能力培養,因此組合成生涯三驅力。

這樣才能像甩鞭子一樣,並不是看誰的肌肉多蠻力強,而是看誰能最有效地從一開始的身體重心轉移,帶動腿部重心轉移,再帶動腰部扭轉,並一連串帶動上半身、到上臂、到前臂、到手腕、到鞭柄、鞭身,最後到鞭末,所揮甩出去的爆發力與後勁,才會產生一氣呵成的極大衝擊。


這樣才能讓學校有效預測申請人的事業成功,也才會願意將席位投資在你身上,未來成為成功企業人士,為校爭光。

(待續)



Sincerely,

David Lee

2023年8月9日 星期三

「Monday Blue Buster 藍色週一症候群生涯」公益解惑:來幫幫小林同學2

接續上週的話題。這週要來解釋一些名詞,以從「情緒流體」角度,來解釋為何小林同學會形成如此的個性,其背後可能的養成原因,以及解法。


經過大量生涯諮商案例發現,由於人是情感的動物,並在第一求生環境的「家庭」中求生,因而人的性格一開始是「被動」地被環境所養成。

而人的情感就像是透明的史萊姆一樣,小弟將它稱做「情緒流體」。它有強大的適應力,會跟父母的互動模式與期望,產生一個「凹凸」關係; 

而整個家庭,包含你、父母與兄弟姊妹,會形成一個「七巧板」關係。

人的個性與各種能力,也就是你的這個情緒流體,在與父母互動所形成的「凹凸結構」、及將兄弟姊妹一起包含進來的「七巧板結構」之中,所產生的求生制約而養成。

其中,情緒流體會有「10定律、7本能」的運動規律。這部分由於邏輯複雜而龐大,有機會逐步解釋。小弟正在著作相關文獻。 


因此,當我們知道「人的個性一開始是被環境所養成」的這個關鍵假設,就可以反推個案所處的成長環境,並因而找出個案在適應求生環境時,所養成的幾大「看家本領」,如此就能推出興趣技能。

再將這些興趣既能提煉後重組,就能產生興趣工作,就像不用工作一樣。


並且因為每個人的成長家庭環境結構都不同,因此為產生不同的看家本領組合,也就是獨特興趣技能組合,再將其專注發展,就會因為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為什麼你從當前狀態到成功之間的最短距離,而最快速地達到成功;  

並因為「物以稀為貴」的關係,而最快速地快樂致富。 


小林同學除了上週所提到的,父親是國立名校的大學講師,會以學歷論英雄無可厚非; 但是可能因為缺乏親職教養專業,而已「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是非觀念,來教養子女,因而可能過度保護與溺愛,才造成小林同學幾乎不具備生活能力。 

除了有很大的概率是被重男輕女、或因為兒時因為是長男、又會考試,而受到溺愛所導致的「媽寶」,

還有「依附理論」的「兒寶」結果。


可以谷歌一下「依附理論」,是在講一種有點畸形的親子結構--某些父母或許因為在外一條蟲,在家一條龍,而出現「驕其妻妾」的現象,就像海賊王裡面膽小的騙人布,卻因為愛面子,而老是在別人面前耀武揚威。

然而,這些沒有自信的父母,為了在子女面前看起來很厲害或很威風,會想盡辦法不讓子女接觸到外界資訊,並讓不斷地告訴子女說:「外面的世界很可怕,在家裡有糖吃。」

結果,不知道外面世界其實沒那麼可怕的子女,為因為對長期保護、甚至嬌生慣養,而產生某種依賴性,變得飯來張口,久而久之就真的喪失了生活能力,變成不得不依賴這些對子女嬌生慣養的父母,而形成一個畸形的依附結構,也就是俗稱的「媽寶」。


有趣的是,根據分析相關案例後發現,其實與其說是媽寶結構,事實上有一個對應結構一直被忽略,小弟把它稱之為「兒寶結構」--就是其實如此的依附結構,並不是只有小孩需要父母,而是這些愛嬌生慣養子女的父母,反而也需要小孩對他們的依附,來證明父母自身的價值。

此類父母有相當高的比例是家庭主婦,由於缺乏在外工作的價值感,因而把教養子女當作是自己的價值,結果反而使子女在生活上的某些功能完全喪失,以藉此展現父母的能力價值。

若小林同學在如此的環境中長大,那麼若喪失部分或全部的生活能力,就不足為奇了,甚至反而其來有自。


本週先分析到這裡,下週待續~


Sincerely,

David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