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emy.idv.tw/phpbb2/viewtopic.php?t=28878
Q:
dear davidlee0222 我的問題在.... 我本身對於thunderbird很有興趣 之前就準備過cbt和at (但成績不佳) 不過又跑去工作... 去年十月辭職準備 ibt考過一次(慘敗) 現在先準備at 想知道thunderbird的ibt課程風評如何 上來傷咖求助各位學長姐 我明白讀書是自己的事情 其實到哪裡唸都一樣 可能一直沒有考到理想的成績 所以心理很慌.... 最近大家都在問申請的事情 這個問題好像有點不是時候 @@ anyway 也祝大家申請順利
A:
學校的PreMBA課程不錯
不過另外一門托福ibt準備課程
據小弟泰國死黨親身經歷的說法
不太需要砸個三四千塊美金來請家教
也沒什麼太大幫助
台灣的補習班技巧解題法應該厲害多了
不過現在的ibt難度提升
只有整體語文實力提升才有實質幫助
ibt即使衝個八九十分
來這裡的都還是鴨子聽雷
另一部分是看起來樓主工作資歷不多
雖說學校率取門檻是至少兩年經驗
當然也有人天資優異工作不到兩年就進來的
但小弟個人建議沒有工作個四五年還是不要來的好
這裡不是來唸書的
是來打世界大戰
連八年經驗都不一定吃得消
就這幾年看下來工作四年以下的唸完跟沒唸沒什麼太大差別
每年進來二三十個人
幾年下來到現在在美國找到工作的一隻手可以數完
原因很簡單
這裡各國老外都是六年八年十二年經驗
連日本韓國來的都平均八年
一半是公司不然政府派來的
平常上課討論高來高去
提問等級及經驗分享都是超高國際水準
找不到什麼破綻
步調又超快
我們家小台胞們除了小弟不要臉猛舉手每天打硬仗以外
大夥多半都扮演後勤支援角色支援零星炮火
問題是在美國沒貢獻就等於不存在
每天開會三個會也沒辦法貢獻
Peer Evaluation組員評分都沒幾分
拿了個文憑哪也去不了
找工作各國老外人家都五年八年經理或創業家
台灣的都是兩年還已經加了當兵
撐完OPT還是要回國
花了三四百萬來留學沒有產生極大效益
可以說相當可惜
等工作久一點實戰經驗磨夠了
來這裡打世界大戰才有上場領導機會
出來也才懂得如何與實務結合
在職場上帶領企業前進

李大衛生涯管理中心
NSHMBA美國最大MBA徵才會 首位華人顧問
世上最快樂的人!你也可以~
Never Work Again, To Get Happy and Rich!
“I've been admitted to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Thank you!” - Ms. W
“I got in from Amazon!” - Ms. H
"透過Career Branding讓我更清楚目標與個人特色,在PE面試備受董事矚目,順利進入公司擔任Associate。非常感謝您!” Ms. L
“我把興趣變工作了!” Mr. L
MBA數百萬豪賭,選校寫Essay苦無頭緒?
熱情生涯在哪?
簡單三步驟: 生涯三驅力,機會管理,個人品牌行銷
davidl@mbacareerfitter.com
Monday Blue Buster 週一MBA生涯公益答疑日~
2008年3月4日 星期二
[Career Explorer]有沒有人要一起準備面試?...丟出申請文件後的規劃...以及漫談
http://www.chemy.idv.tw/phpbb2/viewtopic.php?t=28904
Q:
想找人一起準備面試,因為我的美加同學乃至身邊的朋友,大多延遲到明年,剩下我孤軍奮戰。 第一個問題:Emory為何這麼早拒絕我? 我在2/1 deadline丟出Emory application, 這一輪的decision deadline 4/1,不過我卻在2/29收到【好人信】遠遠早於decision deadline,我有寫信去要feedback,不過不抱期望他會回信。Emory 這麼早拒絕讓我擔心是否在我的申請中有出什麼大問題、有致命的弱點?或者是我的career goals and majors 不符合她的學校強項?若是前者,我可能得要想辦法作出因應。但我不確定到底是哪一個,所以貼到網路上來請大家指教,也當作個案分析留給後人一個經驗吧!把完整的經歷貼出來坦白說須要一點勇氣,我也知道沒有人能代替Adcom回答為何拒絕,不過歡迎大家提供看法,檢視我可能的盲點。 個案分析,要有個案才能分析.... Brief: 1.Education: NTU chemistry 延畢一年(考商研所但沒上) GPA far blow 3.0 NTU EMBA 學分班(‘04~’08,僅是學分、沒學位,但有成績單) GPA 4.0 2.Experience: 68 months 20 months- 傘兵 特戰營人事官 3 months- local assessment management company focus on foreign exchange and options 45 months- 台塑career path: engineer in PVC plant, assistant product manager and project manager for POM(一種工程塑膠) 3. Test: TOEFL PBT 580 with 5.0 GMAT 720 with 4.0 4.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LuLaLa Club/ Tour guide 工研院產業分析師課程certificate (有些學校申請時我把這項放在Education中) 5. Essay (career goal) short- VC/ Angel fund long- entrepreneurship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6.簡述:除了到大陸出差四趟(包含一次和競爭對手談合作建廠外),沒有其他國際經驗。台塑期間負責評估一個超過十億台幣的擴建案,去年三月向七人小組(董事會)報告並準了之後,我六月離職全心準備考試。 7.申請:因為1月初才考完AT,大多數的學校都只能申請第三輪或最後一輪。我一共要丟16家,除了策略性丟了CEIBS外,其他都是美國US News Top 30。我希望focus on two majors: Entreprenership/Finance,Essay中也是這樣表達。除了三家還沒丟外,拿到Emory 好人信,拿到 CEIBS interview,其餘石沉大海。大多數學校的Essays我都以台塑/部隊的經歷來寫,後來準備Stanford(未丟)和Duke(剛丟)才把社團/活動放進去。尤其Stanford那篇”What matters most to you”讓我寫得很高興。 第三個問題:申請後的規劃? 因位辭職了,申請完之後有很多的時間, A.我現在可以做哪些準備,以利日後到國外能縮短語言適應期?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具體的建議?(我去了解過台大語言中心、LTTC和外貿協會的課程,不過,我對這些課程能否達到我想要的目的抱持問號) B.除了語言外,這段期間(大概五個月)可以做哪些事可以活得更精彩或充實?或者對MBA life/ post-MBA career 有幫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什麼新奇的想法或已經在商學院的前人的看法。 先說聲感謝! 列了一大堆問題,但只是剛開始而以。漫談,就以後再慢慢談...
A:
樓主經歷有持續成長趨勢
資歷夠厚 AT也夠高
又是名校出身
生涯長短程目標放了兩塊大積木疊起來
看起來滿穩
不過有幾個不完整點應該是被拒主因
首先有幾個基本的硬體罩門原因
先不論Emory是因為哪些綜合原因拒絕
但每個單向罩門在這裡都會致命
首先是托福成績
光這個單項就會致命
再來是GPA尤其far below 3
不過有AT成績撐住
也有前例有類似情況但錄取
因此要看生涯軌跡與未來發展性
第三個是延畢
因為審核時原則上第一件事就是先算年齡與年資
算一算大學唸了五年
不管是什麼原因準備研究所找工作等等
原則上成就路程就慢了人一步
原本可能80個月資歷掉到68個月
未來成為高速步調的大格局成就者跡象有限
除非有哪部分生涯歷程可以證明黑馬異軍突起
另外一大罩門是人為因素
樓主一個月丟了16間
不到兩天就丟一間的深入度不被拒絕也難
光這個問題應該對這封早來的拒絕信有六成以上貢獻
不過以上種種都不至於死
就小弟對各國申請人進行MBA生涯管理的心得解讀
樓主主要問題出在那兩塊大積木
就這兩塊積木的來由,個人的性格與能力適切性,以及proven track
就目前資料而言這兩塊積木幾乎是飛來石
幾乎沒有任何線索能夠推出短期會走VC並且到長期創業
雖然地基穩固
但沒有往上橋接的鋼筋可以從塑膠廠接到風險投資
還要接到創業
應該會是最主要的拒絕原因
生涯發展方向空泛
這裡並不是說樓主方向不清
決對有原因會讓樓主想往這方向前進
但應該是表達含糊帶過甚至原本邏輯銜接就有問題
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另外是樓主的另外一大隱憂
資深招生委員或生涯管理師應該會很容易看出
就是樓主的生涯歷程現階段是由下而上
到了一個瓶頸要突破時卻面臨方向選擇模糊的處境
很像小朋友玩走迷宮
從下面入口往上要去找出口時走一走迷路了
欠缺生涯遠景與個人性向結合的細節
就生涯選擇三元素中的熱情,性格,與能力
前兩項都還相當模糊
而選擇生涯也是以總體經濟面向來作初步方針
跟個人的獨特性與相關性產生的連結不大
MBA不論是否名校
都跟個人職業生涯息息相關
而MBA不是一個目標 而是一個訓練歷程
就像小弟前兩天開車兜風聽廣播聽到的一句廣告
"It's not about finding the best offer, it's about the fit."
對學校與對申請人而言都一樣
不是把身上所有東西丟出來武器陳列就會有學校念
而是申請人到底生涯要去何方
要創業有無創業嘗試或經歷
要VC有無任何性格或能力的不可取代性非做不可
又為何會走向創業
因為人的生涯再怎麼走都還是一條路 不是三條
真的創業過就會知道像哈佛商學院講的
創業家最缺的不是錢 而是時間
真的長程目標是創業
年齡與家庭因素能不能夠支撐
又創業內容為何
因為萬丈高樓平地起
創業什麼都要自己來
跟先前的經歷有何關聯
什麼動機會要走向創業不歸路
又跟這間學校有什麼關係
這間學校有哪些資源或特長可以提供申請人這樣的生涯技能訓練
剩下的要等有學校念以後再談
人生不是MBA唸完就會成功
反而是唸完才是開始
要走向何方
怎樣才能讓生涯發揮極大影響力
又怎樣才能運用這樣的影響力來造福社群
跟要去上什麼課來準備MBA沒什麼關係
因為上什麼課對每天人間煉獄的MBA都沒用
反而是可以去書店看看書
自己鑽研興趣方向
靠書籍知識來突破企業瓶頸
找到自己的熱情方向
並訓練成為能靠熱情吃飯的專業能力
才會不斷突破
不斷擴大事業格局造福人群
Q:
想找人一起準備面試,因為我的美加同學乃至身邊的朋友,大多延遲到明年,剩下我孤軍奮戰。 第一個問題:Emory為何這麼早拒絕我? 我在2/1 deadline丟出Emory application, 這一輪的decision deadline 4/1,不過我卻在2/29收到【好人信】遠遠早於decision deadline,我有寫信去要feedback,不過不抱期望他會回信。Emory 這麼早拒絕讓我擔心是否在我的申請中有出什麼大問題、有致命的弱點?或者是我的career goals and majors 不符合她的學校強項?若是前者,我可能得要想辦法作出因應。但我不確定到底是哪一個,所以貼到網路上來請大家指教,也當作個案分析留給後人一個經驗吧!把完整的經歷貼出來坦白說須要一點勇氣,我也知道沒有人能代替Adcom回答為何拒絕,不過歡迎大家提供看法,檢視我可能的盲點。 個案分析,要有個案才能分析.... Brief: 1.Education: NTU chemistry 延畢一年(考商研所但沒上) GPA far blow 3.0 NTU EMBA 學分班(‘04~’08,僅是學分、沒學位,但有成績單) GPA 4.0 2.Experience: 68 months 20 months- 傘兵 特戰營人事官 3 months- local assessment management company focus on foreign exchange and options 45 months- 台塑career path: engineer in PVC plant, assistant product manager and project manager for POM(一種工程塑膠) 3. Test: TOEFL PBT 580 with 5.0 GMAT 720 with 4.0 4.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LuLaLa Club/ Tour guide 工研院產業分析師課程certificate (有些學校申請時我把這項放在Education中) 5. Essay (career goal) short- VC/ Angel fund long- entrepreneurship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6.簡述:除了到大陸出差四趟(包含一次和競爭對手談合作建廠外),沒有其他國際經驗。台塑期間負責評估一個超過十億台幣的擴建案,去年三月向七人小組(董事會)報告並準了之後,我六月離職全心準備考試。 7.申請:因為1月初才考完AT,大多數的學校都只能申請第三輪或最後一輪。我一共要丟16家,除了策略性丟了CEIBS外,其他都是美國US News Top 30。我希望focus on two majors: Entreprenership/Finance,Essay中也是這樣表達。除了三家還沒丟外,拿到Emory 好人信,拿到 CEIBS interview,其餘石沉大海。大多數學校的Essays我都以台塑/部隊的經歷來寫,後來準備Stanford(未丟)和Duke(剛丟)才把社團/活動放進去。尤其Stanford那篇”What matters most to you”讓我寫得很高興。 第三個問題:申請後的規劃? 因位辭職了,申請完之後有很多的時間, A.我現在可以做哪些準備,以利日後到國外能縮短語言適應期?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具體的建議?(我去了解過台大語言中心、LTTC和外貿協會的課程,不過,我對這些課程能否達到我想要的目的抱持問號) B.除了語言外,這段期間(大概五個月)可以做哪些事可以活得更精彩或充實?或者對MBA life/ post-MBA career 有幫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什麼新奇的想法或已經在商學院的前人的看法。 先說聲感謝! 列了一大堆問題,但只是剛開始而以。漫談,就以後再慢慢談...
A:
樓主經歷有持續成長趨勢
資歷夠厚 AT也夠高
又是名校出身
生涯長短程目標放了兩塊大積木疊起來
看起來滿穩
不過有幾個不完整點應該是被拒主因
首先有幾個基本的硬體罩門原因
先不論Emory是因為哪些綜合原因拒絕
但每個單向罩門在這裡都會致命
首先是托福成績
光這個單項就會致命
再來是GPA尤其far below 3
不過有AT成績撐住
也有前例有類似情況但錄取
因此要看生涯軌跡與未來發展性
第三個是延畢
因為審核時原則上第一件事就是先算年齡與年資
算一算大學唸了五年
不管是什麼原因準備研究所找工作等等
原則上成就路程就慢了人一步
原本可能80個月資歷掉到68個月
未來成為高速步調的大格局成就者跡象有限
除非有哪部分生涯歷程可以證明黑馬異軍突起
另外一大罩門是人為因素
樓主一個月丟了16間
不到兩天就丟一間的深入度不被拒絕也難
光這個問題應該對這封早來的拒絕信有六成以上貢獻
不過以上種種都不至於死
就小弟對各國申請人進行MBA生涯管理的心得解讀
樓主主要問題出在那兩塊大積木
就這兩塊積木的來由,個人的性格與能力適切性,以及proven track
就目前資料而言這兩塊積木幾乎是飛來石
幾乎沒有任何線索能夠推出短期會走VC並且到長期創業
雖然地基穩固
但沒有往上橋接的鋼筋可以從塑膠廠接到風險投資
還要接到創業
應該會是最主要的拒絕原因
生涯發展方向空泛
這裡並不是說樓主方向不清
決對有原因會讓樓主想往這方向前進
但應該是表達含糊帶過甚至原本邏輯銜接就有問題
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另外是樓主的另外一大隱憂
資深招生委員或生涯管理師應該會很容易看出
就是樓主的生涯歷程現階段是由下而上
到了一個瓶頸要突破時卻面臨方向選擇模糊的處境
很像小朋友玩走迷宮
從下面入口往上要去找出口時走一走迷路了
欠缺生涯遠景與個人性向結合的細節
就生涯選擇三元素中的熱情,性格,與能力
前兩項都還相當模糊
而選擇生涯也是以總體經濟面向來作初步方針
跟個人的獨特性與相關性產生的連結不大
MBA不論是否名校
都跟個人職業生涯息息相關
而MBA不是一個目標 而是一個訓練歷程
就像小弟前兩天開車兜風聽廣播聽到的一句廣告
"It's not about finding the best offer, it's about the fit."
對學校與對申請人而言都一樣
不是把身上所有東西丟出來武器陳列就會有學校念
而是申請人到底生涯要去何方
要創業有無創業嘗試或經歷
要VC有無任何性格或能力的不可取代性非做不可
又為何會走向創業
因為人的生涯再怎麼走都還是一條路 不是三條
真的創業過就會知道像哈佛商學院講的
創業家最缺的不是錢 而是時間
真的長程目標是創業
年齡與家庭因素能不能夠支撐
又創業內容為何
因為萬丈高樓平地起
創業什麼都要自己來
跟先前的經歷有何關聯
什麼動機會要走向創業不歸路
又跟這間學校有什麼關係
這間學校有哪些資源或特長可以提供申請人這樣的生涯技能訓練
剩下的要等有學校念以後再談
人生不是MBA唸完就會成功
反而是唸完才是開始
要走向何方
怎樣才能讓生涯發揮極大影響力
又怎樣才能運用這樣的影響力來造福社群
跟要去上什麼課來準備MBA沒什麼關係
因為上什麼課對每天人間煉獄的MBA都沒用
反而是可以去書店看看書
自己鑽研興趣方向
靠書籍知識來突破企業瓶頸
找到自己的熱情方向
並訓練成為能靠熱情吃飯的專業能力
才會不斷突破
不斷擴大事業格局造福人群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