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7日 星期三

Monday Blue Buster每週一MBA之生涯解惑日: 500強儲備幹部生涯迷茫1

問:最近處於迷茫期,很想聽聽大家的一些想法。

簡單的背景介紹:
對外經貿大學本科,金融,成績優,但是不enjoy金融。畢業去了聯合利華管理培訓生,三年後辭職,gap了一年。之後在startup呆了很短一段時間,目前在一家電子商務的小公司。對現狀依舊不滿意,找不到自己想要發展的方向。

28了,單身,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典型。在gap year之前一直走著所謂的優生之路,在去藏區支教結束之後,突然覺得大公司里的螺絲釘人生沒有意義。我至今不後悔自己的辭職和那一年的gap,可是gap完之後,依舊沒有找到特別想要扎根的職業方向,開始在一些領域去探索,卻一直失敗。曾經還會有一些dream job,有憧憬有崇拜,現在覺得,似乎一切都只是那麼一會兒事。非常嚴重的瓶頸期,不知道怎麼突破。

覺得自己一路越走越低。從名校,到快消500強MT,到聽上去不可思議的gap,然後就開始感覺到自己和優秀兩個字不沾邊了,甚至不願意和別人聊工作。

大俠們在給自己的人生定位的時候有甚麼獨到的見解嗎?


答:
很抱歉沒有更早看到這篇,不過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由於樓主生涯方向與MBA前後的就業大宗高度相關,因而選擇回覆。
賈伯斯(喬布斯)說:「人生短到沒時間活在別人的眼光裡。」
恭喜樓主發現人生意義並不在隨波逐流
又有過人能力,能入無人之境
也就在這種時候,才會發現人生並沒有「安穩」這檔事,而是靠對自我瞭解的長期摸索,找到自己的多邊形(稍後解釋)
甚至不在名利,並且用錢買不到快樂
這就是所謂的「天才總是寂寞的」,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這周來回這篇,感覺在聖誕節前夕別具意義

而這次出現了生涯三要素(興趣技能、性格養成、專業能力培養)以外的關鍵額外要素—「意義」
而這也是各大心理研究總結出的三大快樂泉源:愉悅(如笑話般短暫)、人際交往(屬長期),及意義(屬長期)之中最重要的一環。
雖說意義在於個人解讀,但要知道,每個人所用來解讀事物的內心工具叫做「基模」,是心理學名詞,意思是人格養成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價值觀總和。
而根據常年生涯諮商經驗,這個價值觀來自於父母的價值觀、職業(尤其職業病)、父母分別與家庭成員的關係、個案在家中排行與各自年齡差距...等,所造成對個案的認同與期望狀態。而每個人從小為了求生、不被棄養,而需要遵循父母的「規矩」制約,而至日後師長與同儕團體認同、甚至到出社會的主管、同事圈的辦公室政治而制約...等等。而父母的價值觀又來自於祖父母與當時社會經濟條件...等等,以此類推,因而根據經驗,多半都要挖到清朝末年去了。

這其實是由於以往學界與業界並沒有能有效解決真實生涯方向的工具,因而普羅大眾只能退而求其次--跟隨主流潮流與輿論。然而潮流是媒體造神出來的,瞬息萬變,為的是收視率、收聽率與訂閱率,而隨波逐流的結果,就是滾石不生苔。
然而放眼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他們的成功都在於對熱情的專注,而不受外界潮流乾擾分神,以至於開創新局後,能夠創造潮流。喬丹還在打籃球,老虎伍茲還在高爾夫,費德勒也在打網球。沒有哪一位成功人士是隨波逐流的,反而是各有一番哲學。
而背後的原因很簡單,是大眾對於未知的恐懼,以及欠缺系統性生涯管理工具來找出並實現真實人生。
但其實這工具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

簡而言之,真實生涯方向在於生涯三要素的探索與組合投射:興趣技能、性格養成、專業能力培養。
而樓主的生涯發展由課業優秀、以至看似含金量高的金融、發現over-banking及金融業的無情與自私後,選擇光鮮有趣的行銷龍頭,卻又發現背後的空虛,因而乾脆停下腳步,往挑戰權力、力挺弱勢,及哲學方向發展,而後又回到眾望所歸的科技業,卻又因為「成長需求制約」而走向start-up,挑戰到最後沒東西可學,或理想與現實差距過大,而開始思考人生意義的問題。這些經歷從三要素理論來看,可說是非常合理。

樓主算是典型中的佼佼者,以致突破大氣層而看到地球外的世界,其實是一片荒蕪無垠,並且在超越主流光環後,發現每個人的自我都是獨特的,並不受主流思想影響。也因此在別人看似沈淪的生涯狀況,事實上是超越了常人,而到了”uncharted territory”未知領域。這時,唯有全面而深刻的自我瞭解self-awareness,能夠找出樓主的興趣、性格意向、與專業能力的最佳組合,而因為物以稀為貴的價值原則,來開創不再工作,並快樂致富的人生。

然而樓主的資訊提供還不太夠。還需要更多資訊,即可推敲出真實生涯方向。
一般而言,家裡不缺錢才會對金融沒太大興趣,又一般不會在高中就知道要念商,除非是其他文、法類的刪去法。很多個案是因為家中經商尋求擴張,或因為曾經失敗,為了瞭解商業世界而念商。而對外經貿多半是因為上輩事業有成,而根據上世紀的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所提出的「自卑與超越」,而想念對外經貿。(待續)

Sincerely,
David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