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7日 星期三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 非常時期更划算的選擇--Online MBA

近日因緣際會經過桃園機場,發現一航廈客滿,但二航廈只比隔離期間稍微好一點。

看了一下二航廈的航空公司,多半是飛對岸跟美國。

可想而知,由於疫情3年封控下來,大家原本存的MBA學費,都蒸發了不少。

那麼,就有必要討論更划算的選擇--Online MBA。


先前曾經討論過實體Part-time MBA與Online MBA之間的選擇,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筆者根據當年就讀MBA時,所上過的線上課程經驗來討論,可以說是全力支持兼職MBA。

不過,那是在申請人有美國身份或簽證的情況下。


根據筆者將近20年來的MBA生涯諮商經驗,雖說08年金融海嘯時,觀察到留學市場未受任何影響,但發現疫情後的全球動盪、以及全球對經濟蕭條的預期,當然還有疫情期間被消耗的教育基金...等現實條件,如今的留學市場出現了同樣像疫情期間的特有現象--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而能夠瞬間判斷:誰是真的在具備初步管理經驗後,發現領導管理技能確有不足,因而困然後學之,而需要念MBA來提升領導力?

又誰只是礙於同溫層之間的同儕壓力、或是長輩的期望壓力...等,而對MBA領導管理技能訓練其實可有可無,或其實並沒有真的想要成為層峰領導人士。 


真正要申請人MBA的人,基本上不受景氣影響。

多半是準備成家立業的生涯追尋者,在累積了初步的管理經驗及進修基金後,發現國際領導管理專業高深莫測,需要研究大量國際成功案例,並透過西方MBA獨有的大量團隊溝通與合作訓練,來培養出策略分析能力、產品研發能力,以及領導管理能力等;

  

或上一輩因為時空環境限制,而使其受教育機會有限,並因此在商場上力有未殆,可謂不計一切代價,江子女送網世界最頂級的假日課程,以其子女能夠有朝一日出人頭地。


簡而言之,在現實條件的限制下,動輒只要一半學費的online MBA,還是學得到東西的,而且其實相當關鍵--主要在各種管理模型應用於國際案例之中,由大量管理學教科書作者的博士教授群、及眾多具備顧問經驗的技術教授群,來「引導」案例剖析的邏輯思辨方向,然而實際案例的內容討論,卻是由來自不同產業與職能的「國際同學」,相互討論團體案例分析、報告與作業,甚至是團隊角色模擬...等操作演練。


也就是說,有別於東方教育,是由教授拿著美國教科書來講課; 美式MBA教育其實是反過來--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學們,互相在教教授,也互相在教彼此,並嘗試推翻教授的模型,然後大家來建一個更新、更有效的模型。

這項最關鍵的思辨邏輯訓練,同樣在online MBA也學得到。 


而其中最關鍵的、也是令筆者最為之震撼的美式教育模式在於:美式文化實事求是,在自由文化下,每個教授都不斷地研究更新、更有效的管理模式,並且都在寫教科書,先禮後兵,教授們各個不甘落後,在對真理的探討上,誰也不服誰,但也沒人敢說自己就是權威,除非他真的就是。


尤其對於大齡學生而言,疫情後的全球不景氣,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會好轉?

但已經在事業上累積足夠的土法煉鋼管理經驗,除非有進階領導管理教育,否則難有成長空間。 

或是對於近日受到全球科技業大裁員影響,而已經被裁員、或即將被裁員的生涯追尋者而言,要知道景氣是一個循環--只要人口沒有滅絕,需求就會存在。

因此,重點不是看不景氣時哪裡有工作或需求,還是看未來景氣復甦時,所以能夠最快、最完整地準備好,能夠實際解決市場疑難。


而權威排名U.S. NEWS中,online MBA的前4名中,本單位除了全部都有豐富的full-time MBA低分錄取經驗之外,其中3間甚至有拿獎經驗!

尤其第一名的IU Kelley更是拿過全獎~ 

而拿獎原因非常簡單直白--就本單位作為生涯管理顧問、堅持不抱富二代大腿的大前提下,這些學校都極度重視真實生涯管理,以及細緻到逐條課程及教授研究的Why School,而非單靠傳統的富二代迷思來招生。


筆者曾經成功協助拿下這間榜首名校的full-time MBA全獎個案,其家境介於溫飽與小康之間,無身分、非弱勢; 而在S17名校MBA獎學金畢業後,進入科技龍頭尖牙股之國際市場,待遇高達12萬美元年薪! 


而由於online MBA的排名較不受重視,因而錄取條件更為寬鬆彈性,將更有助於礙於現實條件限制、又成長空間已經受限的申請人,在沒辦法等這次尚未探底、不知何時才會復甦的全球景氣危機下,所值得放手一搏的一項權宜之計。

提供給有需要的朋友們參考~ 


Sincerely,

David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