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0日 星期一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Holistic Application Portfolio 全觀式申請文件解說--以哥大為例4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Holistic Application Portfolio 全觀式申請文件解說--以哥大為例4


繼上週,當Adcoms由成績單、履歷、申請表(包含申請人家族背景、國籍、工作簽證狀態等)、Career Goal Essay等文件,了解了申請人過去的資歷一致性、未來走向與動機; 並透過Leadership Essay—在哥倫比亞是「失敗團隊經驗,及其檢討改進」--了解申請人的最大領導能耐後,這些資訊可以初步解決排名中占「申請人可控條件」超過三分之二的畢業就業數字。

然而,商學院之間本身也是競爭激烈的。各校無不無所不用其極地強調自身優勢,以期吸引具高度競爭力的學生。並且,光以出題方式,就能看出其所設定的競爭對手是誰。
而哥大多年來的第二題都是「地利」題:
Essay 2:
How will you take advantage of being “at the very center of business”? Click photo to view video. (250 words)

光從這題,再結合今年將第三題由以往的「自由熱情題」改為領導力題,就能看出哥大所設定的競爭對手設定,已經不再是NYU及其相近檔次的學校(往年哥大的自由熱情題是為了抵擋來自NYU引以為傲的自由發揮題),並且M7檔次中只有哥大在紐約市中心。

這題其實是第一題Career Goal Essay的延伸。
這就要回到筆者一直強調的兩個重點:一是生涯三驅力--興趣、性格、專業能力所投射出的生涯目標,並以此為圓心所開展出的「個性化領導人哲學」,會將大學主修、選修甚至通識科目、課餘活動,以及進入職場的業餘活動,甚至公益活動等,全部貫串起來; 
並因此造就筆者在本系列文所強調的第二個重點:Holistic Application Portfolio全觀式申請文件概念—當申請人有如此明確的生涯目標後,所有相關的「個性化領導人養成」系列活動,會自然而然有系統性地呈現在各自對應的文件中,並且產生School Fit。

舉例而言,假設有個案因為看到家族企業中,有技術專長的前輩反而不如懂得經營策略的老闆會賺錢,因而對「企業策略」有狂熱,並設定長程目標能接班當上CEO的角色,而短期可以透過進入管顧業,來培養對多元產業管理差異化的快速理解。
如此,早在大學甚至研究所成績單上,就會看到主修是競爭對手的日文系,而選修是中外歷史與策略競爭; 課餘活動參與了創業競賽、行銷競賽,並且多次嘗試擔任社長或管理者的角色; 畢業後先進入大型企業擔任儲備幹部輪調後,落腳新事業開發部; 而後又回到家族事業,將企業所學學以致用在家族事業的海外市場拓展上; 
而來哥大就是希望能透過大量企業參訪、與高階領導人互動,及實地從事財星總部管顧案,並能課餘遊走在具創業活力的商業中心曼哈頓...等。
如此就能自然串起一份高度一致性的Holistic Application Portfolio全觀式申請文件。

Sincerely,
David 李

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Holistic Application Portfolio 全觀式申請文件解說--以哥大為例3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Holistic Application Portfolio 全觀式申請文件解說--以哥大為例3

繼上週,每個申請人都各有優點,也各有弱點。
而重點在於Holistic Application Portfolio全觀式申請文件組合--申請人如何在以生涯三驅力:興趣、性格、專業能力所投射出的熱情領域中,持續展現並提升具個人特質的領導能力,以持續解決世界級的業界難題,成為未來領導人; 並在此成功之路上,產生School Fit(School Fit議題後續將有專文討論)。

當Adcoms從履歷中的大學主修、資歷產業與職能、成績單的選課走向與科目表現、Career Goals Essays的過去動機與未來目標邏輯等,了解了申請人的熱情走向與專業高度後,接下來會需要了解申請人的最大領導能耐為何?尤其是透過失敗經驗,來理解申請人的挫折忍受力為何?人格與價值觀是如何養成?是否有深刻地反省領導問題為何?後續產生如何的領導力成長?如此的成長與申請人與熱情產業的關聯為何?又與學校有何相關?能否將此領導經驗帶入課堂案例討論,並啟發同學或教授、甚至業界大老?如此的領導力成長有何令人敬佩之處?是否能貢獻未來產業?...等。
這些關聯性需要與生涯驅動力、以及全觀式申請條件架構做策略性地整合,才能將申請文件發揮十倍以上的整體效能。

原則上,領導失敗與成長都會回到一些非常根本的人性,例如:驕兵必敗、忽視、溝通不良、超能力妄想症、好高騖遠、鄉愿、事必躬親、眼高手低、好大喜功、害怕失敗、破窗效應、寒蟬效應...等。
而筆者也深信,領導力唯有靠不斷地挫敗與成長,才能成就偉大。而這也是筆者對哥大今年的題目回歸本位感到相當欣慰。

舉例而言,世紀經理人傑克威爾許向來照顧部屬,並因此而聞名。然而,卻因為當時各大企業都看好投資銀行的蓬勃發展,並幾乎都有跟投資銀行合作,而威爾許也因此難得地嘗試了跟風,跟了某老字號投資銀行Kidder, Peabody & Co.合作,看似一帆風順。然而,某天半夜威爾許接到部屬電話,說有「嚴重的財務缺口」出現,且將在數日至數小時內跳票。一經追查,才發現是某位威爾許難得沒有親自接見的員工Joseph Jett,預謀許久所長期捲款的數字,金額高達三億五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超過一百億的資金缺口!
雖然後來這名員工被革職並被起訴,但起訴金額僅有九牛一毛,活生生被一個人賺走超過一百億。後來傑克威爾許痛定思痛,遇到新事業夥伴必定親自接見,並將管理制度更人性化並賞罰分明,以遏止相似的管理醜聞再度發生。

失敗為成功之母。當每位申請人透過生涯驅力明瞭自身特質,並走在熱情事業上時,必定有相關的成功與失敗經驗,以朝向此領域的未來領導人邁進,因此並不是隨便一個聽起來比較威的故事就好,而是要能承先啟後,讓申請人能實際培養出改變業界的領導力的事件,才算是一個有意義的申請文件。

再來會看這些生涯目標與領導力培養跟學校的關聯了。
(待續)

Sincerely,
David 李


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

感謝各方支持,欲申請MBA的朋友第二輪請早

感謝各方支持,第一輪已完全客滿
欲申請MBA的朋友第二輪請早~

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

Monday Blue Buster 每周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 Holistic Application Portfolio 觀念解說—以哥倫比亞MBA為例2

Monday Blue Buster 每周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
Holistic Application Portfolio 觀念解說—以哥倫比亞MBA為例2

「天哪?!解釋一間學校Essay就要好幾周?那還有那麼多學校要解到民國幾年?」
不用擔心,筆者是從終極生涯管理角度出發,再根據學校招生目的、及其利益趨向與談判模式,來破解整體申請文件的核心觀念與結構性應用。
因此只要解了一間經典的,其他相關類型的學校會一併破解,一次可以解好幾十間,並且再怎麼變化也不怕。

繼上週,當學校透過Essay第一題來了解申請人生涯目標、並透過成績單與履歷表來檢視生涯足跡是否“Walk the talk“之後,下一步會需要了解申請人的最大能耐為何?
這時,就會需要Leadership Essay。也就是哥倫比亞商研所MBA的第三題:
Essay 3:
Please provide an example of a team failure of which you have been a part. If given a second chance, what would you do differently? (250 words)
眼尖的讀者馬上就會發現題目怎麼不太一樣?是在問失敗而不是問領導?
前幾年的題目好像還接近一點,是問熱情與自由日
去年的題目:Essay #3: Please select and answer one of the following essay questions: (250 words)
a: Please tell us what you feel most passionate about in life.
b: If you were given a free day and could spend it anywhere, in any way you choose, what would you do?
這就是重點了~ 並且這是哥大今年出題終於讓筆者感到欣慰的一次。
這要簡單地解說一下Essay的演進歷史。
傳統上,這種領導力題型除了讓申請人具體解釋最大領導成就,包含時空背景、挑戰的本質與規模、個性化地解讀挑戰的心路歷程、思考與規劃能力、溝通與執行; 結果的未來性解讀,及生涯成長等,
但其實最重要的是”How does this leadership/accopmlishment experience mean to you?“ 因為還需要跟履歷表與其他題型、甚至其他文件如:成績單、申請表、推薦信,與面試報告等文件「合體」,來看為什麼申請人會有如此成就?又與學校與畢業就業、甚至長遠對業界以至全球市場的影響力有何關係?又為何非來本校進修不可?
如果只是各題分開來看、沒有整合的話,申請文件就會像一盤散沙,將難以有「放大鏡聚焦燃燒」效應及雪球效應,也難以投射出像鐳射一樣的就業精准度與成功潛力,並且難以解釋為何非本校不可的school fit,也難以解說到底是能具體貢獻什麼特別的給學校。
不過,這類Leadership/Accomplishment Essay才不用幾年光景,就發現申請人寫的成就一個比一個大,大家變成在比大小,看誰賺的零比較多。這樣在不同產業或不同市場時,會沒有一個有意義的比較基準。
另一方面,一個具有宇宙性、放諸四海皆準的領導力培養,其實是來自於「逆境」:遇到奪大強度的失敗?失敗後如何能站起來?學到了什麼?又為什麼要學這些?要成為什麼樣的領導人?在什麼領域?現在爬到哪了?又跟學校何干?又與未來僱主與產業何干?
且關鍵問題在於:誰能成為推動世界轉動的一代偉人?甚至名流清史?
這時,透過生涯三驅力:興趣、性格、專業能力,所投射出的生涯品牌與目標,就能以履歷為核心,將成績單、大學(研究所)主修、產業/職能選擇、業界成就與動機、生涯目標與技能缺口以至why this school、未來發展潛能配上推薦信佐證,甚至連考試時間、種類、分數,以及業餘興趣活動與公益走向等,全部貫串起來,產生放大鏡聚焦燃燒效應及雪球效應,並且出現「立地成佛」的現象:無關的學校或產業職能就是無關,八竿子打不著; 但一旦有關,就會像101一樣,不論颱風、地震都無法動搖。
回到哥大題型。光從題型的變化就能知道學校的招生態度及競爭對手。
往年哥大除了第一題是生涯目標外,第二題是一個地利優勢"Center of Business”--如此就能立馬推出其鎖定的對手是M7的其他間:因為M7之中只有它在紐約。
然而,往年的題型馬上就會接第三題是自由創意題:熱情或自由日。其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象徵自由的紐約其實還有另一間學校:NYU。然而,筆者一直對往年這題相當失望。堂堂的M7居然要去跟市內的別間學校搶學生?
不過今年就不同了。回到頂天立地的實戰領導力核心—團隊挫敗。那麼,一切就改觀了。
很多申請人害怕把失敗講出來,怕讓自己顏面無光,怕申請不上名校。
其實剛好相反。就像The greatest of all time (GOAT)的MJ麥可喬丹的經典“失敗”廣告:”I fell over and over and over again. That is why, I succeed."
(待續)

Sincerely,
David 李

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

7月22日講座地點由於施工關係,將改至隔壁尼采廳

7月22日講座地點由於施工關係,將改至隔壁尼采廳~
不便之處還請見諒~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Holistic Application Portfolio 觀念解說—以哥倫比亞為例1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
Holistic Application Portfolio 觀念解說—以哥倫比亞為例1

此觀念也是龐大複雜,並需與生涯三驅力理論與生涯品牌概念結合理解,需要分成幾次來解說。

「你也跟別人看起來一樣嗎?」
當申請學校時,一般的理解是針對個別題型將故事極大化,然而,如此將會沒有主題性或相關策略,也無法與申請表、成績單、履歷、推薦信、面試等多元部件結合,也難以有高階的個人生涯品牌整合,或是School Fit,又實習與畢業後究竟要如何?又跟學校有什麼關係;
另一方面,也難以理解學校為何如此出題?題型之間的關聯為何?招生策略?

畢竟,在全球數以萬計的申請人中,平均都是三到五年年資,即便是大學從頂尖學校畢業、就算進入知名企業、考取高分,甚至憑著高分或是各類光怪陸離的課餘公益活動...等,說實在對於動輒二十年以上資歷的招生委員來說,看來看去都一樣。

對於學校而言,所在乎的是排名、學校聲望與品牌區隔,而其中最重要的要算是排名了,能夠一舉拉高聲望。而排名之中,最重要的條件是「職涯」,包含畢業後的就業成功率與僱主滿意度,占了排名條件的百分之五十,超過申請人可控條件的三分之二。
然而,就像上文所云,招生委員每輪要看數以千計的申請文件,目的是在大家都看起來都很像、卻也都很零散的文件中,找到極少數對自身生涯了解透徹,並且貫徹始終的「超級賽亞人」。

「平凡申請人如何成為超級賽亞人」
然而,根據長年生涯管理經驗,每個人因為求生過程中所養成的「性格方形西瓜」,而衍伸出生涯三驅力:興趣、性格、專業能力等,並投射出生涯品牌後,你會發現上述不同部件的各種生涯邏輯,從某個角度看去是一條鐳射,投射到改變業界遊戲規則的生涯使命,並且貫穿Why School所能提供的師資與資源,直通改變世界的大門,並且不再工作、快樂致富。每個人都辦得到。

道理非常簡單,在於「專注」並且「全面」。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位超級賽亞人。

一般理解是申請重點在Essay,所以做了大量的分析,卻出現幾個根本性的問題無法解決:那Essay之間的關聯為何?學校為什麼要這麼問?又Essay跟其他申請文件如申請表、成績單、履歷表、推薦信、面試等的關聯又為何?
又這些文件與學校新一年度的品牌定位、治校方針、競爭策略,及其資源分配等,又有何關聯?

這次先簡單地以已經開放早鳥申請的哥倫比亞MBA題型為例。
筆者相當欣慰哥大今年終於走回自己了。

「三大基本Essay題型」
簡單來說,商學院為了系統性地招攬並培養未來企業領導人,又要在激烈的校際競爭中,在不把學校自己忙死的前提下,找到適合學校新年度品牌定位的「超級賽亞人」,因而在長年演進的Essay題目中,逐步演化出三個基本題型:Career Goals、Leadership、Contribution。

想像一下你是招生委員(Adcom)。當你要審一位申請人時,你會拿到一疊文件,裡面包含:申請表、成績單、履歷表、Essay文件、推薦信,及面試內容報告。
到底哪份文件重要呢?還是中間有什麼邏輯?
原則上,最直接的中心文件是履歷表,因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騙不了人,也因此最重要。
然而,在申請人普遍沒有受過生涯管理訓練的狀態下,絕大多數申請人的履歷表都呈現鋸齒狀。當然也有本筆直的,那麼反而有另外的隱憂—是不是將錯就錯?

而履歷表只是一份經歷列表,並不會說明其中的動機與來龍去脈,這時就為需要一題Essay來問問申請人從何而來,又要往何處去,就是Career Goals Essay。因此,完整的Career Goals Essay會問兩部分:「Career Progress to Date」以及「Career Goals」。
因此哥大的第一題果不其然,還語帶提示:
Essay 1:
Through your resume and recommendations, we have a clear sense of your professional path to date. What are your career goals over the next 3-5 years and what, in your imagination, would be your long-term dream job? (500 words)

而或許由於申請人過多的關係,直接置頂一串短問答:
Short Answer Question:
What is your immediate post-MBA professional goal? (50 characters maximum)

Examples of possible responses:
“Work in business development for a media company.”
“Join a strategy consulting firm.”
“Launch a data-management start-up.”

方便招生委員一目了然知悉申請人的目標,以及綜合檢視履歷、成績單、推薦信、申請表、面試回答等線索,推敲為何過去會有此生涯路徑?而生涯動機與目標是從何時出現?又是否有朝此方向邁進?
因此會與考試時間、種類、次數、先後順序,以及申請中的陞遷與轉職、甚至時間點與方向性都有密切關係。

這類問題至為關鍵,因為這是唯一能夠預期申請人是否能在入學後,有明確的選課邏輯、實習邏輯,以至就業邏輯,甚至未來是否能夠成為業界領袖,為校爭光,甚至能夠大筆捐款及大舉錄用後起之秀。

再來,要看申請人究竟有多大能耐,是否能有效成為未來領導人?就要看領導力Essay了。
(待續)

Sincerely,
David 李




2018年7月1日 星期日

2018年7月 第一輪MBA申請 暨 真實陞/轉職策略 講座

Why Now?是今年就要去念嗎?還是哪一年呢?
又具體欠缺哪些技能?又究竟是哪些學校,才能實際幫助你取得這些技能?

根據哈佛、耶魯、M7等名校錄取甚至獎學金的經驗,
以及大量個案畢業後進入熱情領域中的全球頂尖企業總部,而能「不再工作,且快樂致富
」的經驗
這一連串的問題,都回到佔可控申請條件超過三分之二的—「情感式生涯管理」
目前已知最有效拆解Who You Are的系統性工具,是“3 Career Drivers” 生涯三驅力--
興趣、性格、專業能力
藉此組合出真實的Career Identity,如:Problem-Solving、Arbitradge、Winning等
以投射出具體可行的Career Goals,如:Financial Consultancy for MNCs
再進行Gap Analysis找出所缺技能,如:Managerial Economics,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Corporate Finance,  Consulting Tool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Global Leadership, Ethics, Competitive Strategy, Business Development, Corpora
te Governance, etc.
再根據技能需求,來定義目標學校,如:Wharton, Chicago, Columbia, UV Darden, NYU
, UCLA, etc.
如此,才有奮戰GMAT庫斯拉的明確動機,並且在心如止水、「只欠東風」的狀態下,一舉
考高,並能夠快速而精確地研擬申請策略,並撰寫履歷、Essay,以及研擬推薦信策略,
最後準備面試。

由美國最大MBA徵才會NSHMBA的史上最年輕顧問,來為您解答—
如何同時達成「真實興趣生涯」與「名校錄取率極大化」~
  瀏覽 第 2/5 頁 ( 45%)  目前顯示: 第 21~35 行  (y)回應(X%)推文(h)說明(←)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