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置頂文] 見證文 for David

感謝客戶熱情相挺!見證文初稿出爐~

--

這一路走來真的很謝謝David。我現在已經在波士頓的Babson College念一年制MBA,還是繼續和David跨海諮詢,因為MBA是我讀過最複雜又奇怪的學制,門外人人想掙門票卻不得其門而入、門內人人困惑著不知何去何從便四處衝撞,加上龐大的學費壓力,造就許多以前在平常學校見不到之行為或決定上的奇形怪狀。這時候有個明確的職涯目標和前進方向極其重要。

當初想找代辦幫忙申請MBA無非是想在極有限的下班時間之餘找個內行人商量、以便我分配時間在考GMAT上,加上我一直熱衷於安排職涯和省思人生、需要透過不斷問問題和獲得回饋理出一個自己滿意的答案,因此找到值得信任的高品質顧問非常重要。
我是個性急的人,大學畢業後一個禮拜就開始工作,因為我相信愈早開始工作就可以愈早赴美攻讀碩士,一刻都不想等,而在真正找顧問申請學校前兩年,我邊工作邊不斷研究MBA到底是什麼、適不適合我,看了許多網上過來人經驗分享、到台大總圖挖最早的MBA攻略手冊、Google搜尋各種我想的到的問題,結論是:我得先了解自己才能下決定,還有,我得找個人談談。
於是又是另一番搜尋台北所有頂尖MBA顧問的旅程,我查評價、服務內容、計費方式、填問卷、約時間面談,老實說還真看不出差別,而且都有種被「整批處理」的感覺——當我想聊職涯規劃時,話題總是被轉回工作經驗和適合的學校上,當我想聊成長背景和家庭狀況時,他們請我寫在申請文件裡並會統一修改和給建議。
終於某天看到批踢踢MBA版上有個猴年開運講座(我屬猴,想說真剛好、說不定是個好兆頭),跟著連結搜尋了一下李大衛MBA職涯管理中心,只覺得部落格排版很可疑,但還是拉了個朋友一起去聽,當天老實說對David本人沒什麼特別深刻的印象,我還跟旁邊的女生一起嘲笑某張剪報的圖案(後來竟一直保持聯絡,來美國還去哥倫比亞找她),但是整場講座下來只覺得這個顧問有自己的理論支持他的服務,也滿合邏輯,會讓人好奇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最重要的是:David對職涯規劃有研究也有熱誠、並相信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超能力」,找對人生定位工作就再也不是工作。
隨後約了第一次評量以後覺得這個MBA顧問很不一樣,David不只關心客戶要申請什麼學校、成績多高,他也關心是什麼樣的家庭背景和成長因素促成今天的你,所有客戶人生中的重大事件都可能是影響往後做決定甚至是處於什麼樣社交圈的關鍵因素,尤其在初期的諮詢過程中,我認為已經鉅細靡遺的陳述中還是能被David問出一些自己從來不曾注意的重要細節,像是父親長年在國外工作造就類單親的家庭環境,造就我往後在大學和職場上以成就、表現為導向的行為特徵,且每每都要經過幾番爭論我才願意接受他的說法,常常爭到他要從三驅力到搬出書中理論說服我的質疑,現在回想起來David真的很有耐心,一路走來都是。
我一開始先建構了職涯鑑別表、編修了履歷表,準備申請MBA過程中還丟了哥倫比亞資料分析碩士,David幫忙準備申請文件過程中詳細陳述我如何在華碩運用資料分析和邏輯能力改善海外維修中心營運狀況、大幅提升產能,並用實際數字支持工作成績,投遞申請的隔天馬上收到哥大郵件詢問是否介意課程沒有實習安排,爾後因時程和缺凡關鍵申請資料而無疾而終。但見微知著,我開始相信David能夠幫我建構深具說服力的申請文件,不僅說服自己也說服學校,並從中領悟解開人生意義的許多重要碎片。
我認為客觀分析申請人的既有條件對應適合學校,電腦就能給你答覆,或是任何一家顧問,只要肯花時間一定會幫你生出結論,但David的職涯顧問差別就在於「心」,既然都要花時間解釋來龍去脈,不如解釋給肯用心聆聽、用心服務、用心為你生涯著想的分析師聽,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合作經驗是在申請後期,GMAT成績衝不高、無法申請所有想申請的學校,加上工作和加班時數的壓力瀕臨崩潰時,David舉爬山時的例子、用「走路要挑難路走,挑擔要揀重擔挑」的格言安慰我要忍辱負重,繼續前進。

Ms. W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每週一MBA生涯之公益解惑日之「什麼叫Candidacy(中)」

每週一MBA生涯之公益解惑日之「什麼叫Candidacy(中)」
續前篇

Stanford Adcoms 說:「(申請文件中)有這麼多大公司名跟高大上的職務名稱,跟這麼多制式化的Essay與Interview回答...但我們會翻箱倒櫃,來找Who are you.」
很多申請人以為申請是看Essay故事,其實這只是申請要件中的其中一項條件
申請主要是看「對校利用價值」,這個觀念非常龐大
而為了將其簡化,而產生一個用來衡量學生對校利用價值的評價方法,就叫做「Candidacy申請要件」
目的是為了要滿足學校的排名威望與同tier的區隔性,以利校名品牌與招生(請見前篇)

學校是很現實的
對學校來說,每年都有好幾千人來申請,只招個三、五百人,再大的班如哈佛、華頓,一年也才一千人上下,學校是一定招得滿的,那麼為什麼要比什麼Candidacy呢?為什麼學校這麼戰戰兢兢、殺得你死我活?還要拼什麼Acceptance Rate錄取率,即使只占1.25%?
很簡單,有幾個理由
一個是管理教育的同值性實在太高了,只能靠排名來分高下; 又落在同tier的學校只能自求多福,想儘辦法區隔化,同中求異
而主要靠的,就是排名條件中的各種評分組合
而要靠權威排名中,竟有高達73.75%是要由「學生組成」來產生如此的效果
而這是掌握申請人生殺大權的關鍵要件,因此申請人必須要對「Candidacy」有完整而全面的認識。

那麼除了上篇介紹的「第四項申請要件」—就業數字(其左右排名的分量高達排名條件的50%,並且占申請人可控條件的三分之二以上),那麼這次來談談另外幾項關鍵申請要件~

「富爸爸窮爸爸」--家族背景
非常現實地,某幾年Duke Fuqua MBA把近年錄取生背景公佈在網頁上,其中有一位是“A student whose grandfather founded the Grammy Awards.”
說實在的,爺爺做了什麼關他什麼事?但你不會想跟他當同學嗎?想不想對他的家訓傳統一探究竟?如果葛萊美獎的創辦人的孫子所念的學校,一定不差吧?

同時,子女學歷是企業主會購買的一項商品,何況是動輒十二萬美元的學費?而這時會出現很多「對校貢獻」:
一是活廣告與代言影響力,例如:前GE總裁、世紀經理人傑克威爾許的子女就是念哈佛MBA。若是連成功家族都念這所學校,表示這間學校應該不錯; 當然,不夠成功的家族,就會出現門不當戶不對的窘境。
二是吸引企業捐款,如辜家捐給華頓一億蓋圖書館
三是能夠大量雇員:企業內將產生學院派與非學院派的家族忠誠派系
四是佈樁,例如:當年接班GE的,就是哈佛MBA的傑夫伊梅特
五是Network,基本上跟甘迺迪家族的概念一樣,只要是校友出身,要擠進核心圈或運用相關資源,會比完全沒有校友網絡的人,具有相當優勢
智力:
說穿了,這也是為了排名。
一般人以為智力是指GMAT(16.25%)與GPA(7.5%),又因為GPA多半已經成定局,所以大夥們拼命去拼GMAT。事實上,就像前文所說的「Holistic Approach」與「就業條件占50%=三分之二可控條件」,事實上,Adcoms在評量智力時,並不是單純只看分數高低,因為只要看個幾年就會知道,每個申請人在大學成績上都各有優劣; 又由於就業還是申請人對排名的最大貢獻,因此Adcoms還會同時看大學校名,主修相關性,班級排名 ,選修課程的選擇...等。
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這些排名條件是連動的,也就是「Holistic Approach」的核心精神。要在事業上取得巨大的成功,要看事業上的熱情,是否在頂尖企業中快速陞遷到高位,靠的並不是成就本身,而是背後的動機與熱情,所造成的能力培養斜率,才能有未來可預測性,甚至成為領導業界的翹楚。而這甚至要回溯到大學主修最好就是本科,並且就讀名校又名列前茅--那麼要看其從小培養的性格養成過程為何,而追本溯源就是因為有個富爸爸...等。但真正能造成其成功的,還是在於申請人的熱情、性格養成,與專業能力培養,因此組合成生涯三驅力。這樣才能像甩鞭子一樣,並不是看誰的肌肉多蠻力強,而是看誰能最有效地從一開始的身體重心轉移,帶動腿部重心轉移,再帶動腰部扭轉,並一連串帶動上半身、到上臂、到前臂、到手腕、到鞭柄、鞭身,最後到鞭末,所揮甩出去的爆發力與後勁,才會產生一氣呵成的極大衝擊。這樣才能讓學校有效預測申請人的事業成功,也才會願意將席位投資在你身上,未來成為成功企業人士,為校爭光。

(待續)


Sincerely,
David 李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什麼叫「Candidacy 申請條件」?(上)

什麼叫Candidacy申請條件?(上)

準備申請文件之前,要先知道學校到底要什麼
繼前篇帳篷理論後,這次要繼續討論營地(在此比喻為學校)的多邊形所代表的意義,及其所挑選帳篷適切性(在此比喻為申請人)的邏輯。

哈佛商學院先前有位具有33年資歷的前Adcom Director,Ms. Dee Leopold阿嬤,出了一題經典題:”What more would you like us to know as we consider your candidacy for th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MBA program?”這題就是她老人家在兩年前退休前出的,並且不限字數
同年開始各頂尖名校的題型都大幅簡化,且包含Stanford GSB、U Penn Wharton、Chicago Booth等名校都只問Candidacy與Why Our School
而Leopold阿嬤在招生時,一直與招生團隊在研究case study時的班級討論內容

而case study互動,需要多元精英。這包含了兩個層面:「多元」與「精英」。
然而,用這兩個詞來判斷Candidacy...也實在太籠統了!有沒有更具體、更客觀的審核條件,來判斷申請人的Candidacy申請條件呢?

有的,而且各校都早在網頁上公開N年了。

根據成功協助個案錄取哈佛MBA、及拿下常春藤MBA獎學金的經驗,申請條件分為三大類:智能、領導潛能、個人特質。
然而,為什麼是這三大面向呢?又還有沒有其它面向?

很簡單,商學院動輒數十年甚至百年歷史,但是大家都在各自城市蓋好以後,就不會動了。
又大家教的都大同小異,因為好用的模型如:五力分析等,就那麼幾個,而且可以被破解。
能教人與被教,就有辦法被抄襲。
因此,當商學院越趨同質化的年代,唯一能產生差異的,就是「排名威望」與「招生差異化策略」--要嘛在排名上直接騎在別人頭上; 要嘛用差異化策略,不要被對手騎在頭上。

巧合的是,這三大面向剛好都跟排名有關!天底下哪有這麼巧的事?那麼會不會是反過來,是因為排名評分而產生如此的招生面向呢?

正是如此。

在權威排名U.S. News中,三大評量為:
Quality assessment 學校優異性 (weighted by 0.40)
- Peer assessment score (0.25) 學校之間互評,與申請人無關
- Recruiter assessment score (0.15) 僱主滿意度,跟就業有關


Placement success 就業成功率 (weighted by 0.35) 
- Mean starting salary and bonus (0.14) 畢業起薪

- Employment rates for full-time master's program in business graduates (0.21) 畢業就業成功率

Student selectivity 申請人優異性 (weighted by 0.25)
- Mean GMAT and GRE scores 平均考試分數 (0.1625)
- Mean undergraduate GPA (0.075)
- Acceptance rate (0.0125) 錄取率與申請人無關


因此出現第四大面向,而且是最重要的面相:就業
因為就業占50%,占申請人可控條件73.73%中的三分之二有餘!
考試只占16.25%,就業條件至少是考試分數的三倍分量~
由此可知托福比GMAT重要,因為雖說托福不列入排名計算,但會直接影響到就業成功率。
這也是為何各校都有嚴格的一百分門檻,甚至要求說寫分數下限。
甚至是回推到十餘年前的CBT改制加考口說,因為發現有接近滿分的考生居然不會講英文?!
這樣要如何就業呢?

這就是為什麼你常常聽到人家一進去MBA就要開始找工作,還要瘋狂的network跟練case,然後只剩下顧問業跟金融業兩種高薪工作,最好入學前就已經是顧問或金融業,就是這個道理。

但這樣會發生像「邁向頂尖之路」的哈佛MBA畢業記者說的,畢業後一年,絕大部分新校友因為不喜歡畢業時找的工作,而又瘋狂轉職,然後又回到MBA前的生涯迷茫。
那麼,發明排名的人是不是該拖出來槍斃呢?

有了這些背景知識,下次當看到差不多條件卻上了不可思議名校的申請人時,可以仔細看看是否具有美國身份,因為等於回美國就業,成功率高,起薪也高。

因此,唯有跳脫申請遊戲,專注經營生涯以致超越學校,才能解決所有問題,一勞永逸。
而最有效產生高度就業預期性的,是Self-Awareness 自我了解,及Career Consistency 生涯成就一致性,與Focused Leadership Development 該生涯相關領導力培養。目前已知最有效的工具,是生涯三驅力--興趣技能、性格養成、專業能力培養。要從核心家庭以致大家庭背景,所產生的「情感求生制約」所構成的價值觀與心理基膜,來應對生涯挑戰。

由於學校看不到三驅力的挖掘表格,甚至不知道有如此強大工具的存在,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從大學主修與履歷累積,甚至是入職、陞遷與轉職邏輯,然後看Career Goals與Leadership Essays,再問問推薦人前輩看法,是否認為申請人有機會成功接班?最後直接叫來當面問問看,給他點壓力測試,看會不會眼神閃爍冒冷汗,還是對自己的出身與去向有清晰了解,而出現無欲則剛的境界。

(待續)

Sincerely,
David 李

原文出自:
https://mbacareerfitter.blogspot.tw/2017/11/candidacy.html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什麼叫「最大申請條件Delta」?

什麼叫「最大申請條件Delta」? 

繼上篇申請文件的「帳篷理論」--「中柱、邊支柱,與營地的相對關係」(即生涯歷程與目標、關鍵領導力養成與貢獻,與學校適切性)的觀念之後
這次來討論這個申請帳篷該如何極大化~

有逛過帳篷店的朋友們都知道,帳篷不是只有三角帳篷或蒙古包,還有各式各樣的功能樣式,包括:長寬高尺寸與人數等級、圓底/方底/寬底等基地型、房型與房數、一體成形或各類分房搭建組合、搭建與收納方式、秒開式或搭建式、防風/防水係數、野餐型與過夜型、品牌、價格、性價比...等等。
每個人因為需求不同,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功能性帳篷。
若只有3X3平方米的營地,卻一味地追求品牌或10X10平方米巨無霸蒙古包,結果搭不下; 
或是有10X10平方米的團體夜宿營地,卻只搭了1X2米的單人秒開帳等,
都失去最佳化的意義。

當然,當功能式樣、營地都選好了之後,其中最大的關鍵,在於「帳內空間的極大化」,取決於中柱、邊支柱,與營地的策略相關性設計。

申請文件也是一樣。包含:申請表、履歷表、成績單、Essays、考試成績(GMAT與TOEFL)、推薦信、面試等
而Essays又大概分為幾大類:
- Career goals 
- Leadership related: Impactful Leadership, Setback, Defining Moment, etc.
- General and Unique Contributions 
- Creative Leadership Questions, e.g. 3 Historical Leaders to Travel with You, Most Inspiring Moment, etc. 
- Who you are/Introduce Yourself 
- Ubiquitous Questions: What Matters Most To You, General Candidacy, etc.

如何破解呢?又生涯三驅力為何如此強大好用呢?
原則上,整份文件是以申請人的生涯三驅力,所投射出的某生涯目標為軸心,從成績單中的大學校名、主修與選修課起; 
到履歷表中的產業一致性、企業規模、職能陞遷與領導經驗; 
以至Career Goal Essay的生涯使命的啟發與經營; 
到Leadership Essays與推薦信所交叉出的「領域中之關鍵領導能力」的策略性養成,包含:全球領導人哲學,人際與溝通、權力與談判、風險與創業家精神、策略與執行、毅力與回復力、創意商業化能力...等; 
及這些領導力與生涯目標的相關性; 
而到最後的面試中的全面向攻訐集大成; 
用以評斷申請人對商學院的貢獻,以及申請人的學術與領導力成長需求。

因此,要如何策略性地排列組合申請條件,使之極大化,則"Correlation of Candidacy”「文件間的相關性」就成了申請時的關鍵。(申請條件將有後續文章解說。)

舉例來說,某申請人的關鍵生涯驅力是「自由」、「多元性」、「樞紐重點題取能力」等,則在成長過程中就已經因為多元性,而早在大學主修就選擇了外城市的經濟系,並在成績單中也能看出自由、多元的選課方向,如戲劇課與西方哲學課,與藝文名校的海外交換課程; 

履歷也會看出知名全球品牌內的區域管理顧問工作,並且因為其樞紐式的抓重點能力,而能大量而快速地解決亞洲各國的生產流程問題,並因此快速陞遷與輪調。

Career Goal Essay中講述了由家庭背景所培養的這些關鍵生涯驅力,並投射出長程要往管理顧問業前進,提出了以效能整合領軍的「自動化財報管理模型」這項產業領導人哲學,並在履歷歷程、Leadership Essay與主管推薦信見證中,都以實際經歷故事踏出這項自動化財報管理足跡,證明超越了當前業界現況,讓學校與未來僱主深信這是該領域管顧的未來,因而出現「物以稀為貴」的申請條件,而受到某特專領域第一名校的青睞; 

然而由於是經濟系背景,擁有眾多模型建構能力,卻缺乏更精細的財務、會計、行銷、作業管理,與多國管理案例等的高階訓練,而出現Why MBA、Why now與Why this school。

而由於申請人是塊璞玉,擁有過人天賦能將頂尖名校資源學以致用的能力,因此在校名與分數條件差強人意的背景下,仍舊一舉拿下特專領域第一名校的錄取信,並在MBA學習中,瘋狂地受到自由多元的多國文化學生活動與管理案例轟炸,更增強了其樞紐是重點提煉能力與管理問題解決能力,因而拿下多枚相關領域的實習機會面試,朝向快樂而多金的理想生涯實現,不再工作而快樂致富。

這些周邊的領導力其實大家都有,然而關鍵在於這些「邊柱」領導力與生涯目標「中柱」的結構關係。

尤其根據經驗,由於申請人數同一個人,這些生涯目標與領導力集合,都是以同樣的三驅力所踩出的足跡,也因此會在冰山看似迥異的面向背後,會在海面下來自同樣的生涯驅力。

而這些力量都來自幼年時期的求生經驗,所產生的情緒制約,而進而養成個性與擅長的能力,並因此產生興趣,持續經營二、三十年,自然在特定領域已經遠遠超越他人,而出現物以稀為貴、並且無欲則罡的境界。

唯有如此投射,配上領導力的眾星拱月,才能超越學校,讓學校來追你。並以此來鎖定所申請的同屬性學校,而當學校在申請表中發現你所申請的學校都是死敵,就會發現你很內行,然後趕快搬獎學金來搶人。

哈佛MBA錄取及耶魯MBA獎學金就是這麼拿的。

Sincerely,
David 李

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各校招生委員所說的"Holistic Approach”審核法到底是什麼?

各校招生委員所說的"Holistic Approach”審核法到底是什麼?

幾年前陪個案去看史丹佛MBA時,跟Admission Director聊過,讓我印象最深的,是Adcoms會從頭到尾仔細檢視申請人的整體人生發展,細到會去推想申請人的大學室友大概長什麼樣子!
也跟在校學生吃過飯,當時問了跟其他學校的學生有什麼不一樣,這位同學咬了三明治想了快要一分鐘,終於吐出一句話:”Stanford students are more self-aware."

如果有申請或面試經驗的朋友們,都會知道各校網頁都口徑一致地標榜著”Holistic Approach”「整全觀審查法」,不過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去韋氏大辭典查”Holistic”這個字,會跳出:
1: of or relating to holism
2: relating to or concerned with wholes or with complete systems rather than with the analysis of, treatment of, or dissection into parts 

如果查Wiki,會跳出:
「整全觀(holism)的主張,是一個系統(宇宙、人體等)中各部分為一有機之整,而不能割裂或分開來理解。根據此一觀點,分析整體時若將其視作部分的總和,或將整體化約為分離的元素,將難免疏漏。」

簡單來說就是「牽一髮動全身」的概念。也就是說,並不是只有單一題或某幾題Essay「故事寫得漂亮」就沒事了。
相反地,是從整個申請文件包的整體結構,包含:大學主修及研究所成績單、所連貫出履歷表的進行中生涯發展How, Where & Why、生涯使命啟發與邏輯、技能需求與School Fit、智力及語言考試的發揮、選校策略(申請表會問)、領導力發展(包含校園與社區貢獻、職業領導力、挫敗與韌性、領導人願景等)、獨特貢獻、推薦人選擇與推薦點、申請表,到業餘興趣與得獎記錄,甚至Career Gap的理由,以至於面試等,甚至到死線策略、訂金策略、獎學金策略,與備取策略等。
由整體結構的”Holistic Package”,才有可能將職涯策略與申請條件提升到最大,也才有可能拿下猶如內定名額的第一時間面試,並且拿下錄取名額,甚至拿獎。

而這些都跟申請人從小的家庭、手足親友、同儕,以致長大後的長官、同事,所培養出的求生技能與「三驅力」(興趣、性格、專業能力)有關,才能找出為何而戰、又將如何帶領業界、貢獻學校。(請見前文「生涯三驅力」。)

相信大家都有露營的經驗,就用搭帳篷來比喻吧~
大家都知道帳篷搭建的目的有幾個:
- 營地要選擇與帳篷尺寸吻合的場地,不然搭不下或一半在懸崖外就糗了; 
- 營釘駐紮要釘牢,不會被吹走或搖來晃去; 
- 中柱、分支柱與邊柱間的結構關係要穩固,不怕風吹雨打或塌下來;
- 空間延展性要夠可以睡一家人,最好像豪宅可以站著換衣服,不會換給別人看或換到一半被吹走了
- 房間與客廳分離,並且結構互相支撐,才能在下雨天在客廳也可以搭伙。
- 結構設計要簡單堅固,收搭方便又不容易壞,也能避免浪費,達到最佳設計與功能性平衡。   
...等

其中有幾個最核心的關鍵:「中柱的目的與堅固性」; 「中柱、支柱,與邊柱間的結構關係」; 「帳內空間的延展性delta」; 以及「營地適切性」。

申請學校也是一樣。根據權威排名U.S. NEWS的條件,申請人可控制條件73.75%中,與就業相關的僱主滿意度(15%)、畢業就業成功率與起薪(35%)加起來就占了50%,在申請中占有超過三分之二的重要性!(請見前文)
這就像帳篷的中柱目的與堅固性了。然而,並不是Career Goals寫的煞有其事就行,這些動輒二十年經驗的Adcoms都經驗老道,會看大學(及研究所)成績單的校名、主修選擇、選課方向與得分、以至履歷表的公司品牌與職能成就關係,以及入職、陞遷、離職、轉職等的時間點,以至career gap及其理由等,來評估這個career goals是否可行,實習與畢業是否能夠確實就業,會不會亂鎗打鳥?能在案例討論與團隊專案中帶來多大的腦力激盪?又能為學校帶來多少排名與宣傳的效益?
這時,生涯目標必須要吻合興趣技能、性格養成,與專業能力養成。這就是所謂的生涯三驅力,並且能實際達成真實生涯目標,才能說服學校能實際找到實習與畢業工作。

然後是至為關鍵的「中柱與支柱、邊柱的結構關係」,也就是你想要培養自己成為怎樣的領導人?又過去如何培養?
如何選擇挑戰?又如何從挫敗中成長?
業餘興趣為何?人格養成為何?如何回饋社會?
到networking的交友選擇與效能
這些其實就是非生涯目標題的領導題、申請表中的課餘活動與公益項目與方式、推薦人選與推薦內容、面試...等,所想問的內容

例如:假設申請人有「情報蒐集特長」,則不會只有在某題領導題型中看到情報蒐集活動,而是應該會在大學時的課程選擇中,就會看見有相關課程的選項,也會在研究所的論文命題過程中出現;  工作上也會有大量的情報分析足跡,甚至是選擇以此為特長的工作,並產生驚人表現; 而業餘興趣與證照也都會看到...等等。不然很明顯是虛晃一招罷了。
而當領導力寫到這項特長時,會很自然帶出成長背景中為何會產生如此的情搜特長,有可能是因為在成長環境中,為了尋求長輩或長官甚至同儕的認同,而刻意提升這項能力; 或也有可能來自遺傳。
因此,需要有系統地整合各項文件內容,將它們與中柱產生高效能的結構關聯設計,其實是在一開始的生涯地基挖掘就開始了。後面自然會完全鋪開,且環環相扣。

而上述三項又與「營地適切性」—why schools有直接關係
當申請人有意識地因為某社會使命,而將自己的學經歷培養到一定程度時,自然會看出人格特質與所缺技能。這時就會自然與why schools緊密接合。

當Adcoms看到申請人有如此精確的自我了解,能將整份文件環環相扣,達到無懈可擊的境界時,會深深倒抽一口氣,並回想自己當年是否也有如此深刻的生涯發展與校系選擇。這時的申請文件會忽然產生強烈而一貫的申請人品牌,並吻合所有申請條件,包含:生涯一致性與陡峭性、就業成功率與排名、背景多元性、課堂貢獻、領導與團隊,與網頁宣傳等,自然脫穎而出,並且出現無可動搖的school fit,甚至同時打到學校的各家死敵,密不透風。這種時候學校就會在申請後數天之內發出第一批面試,甚至捧著獎學金來請你入學。有些高段的申請人甚至會出現「無欲則罡」的狀態—沒有fit的學校,給再多錢也不去。

Sincerely,
David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