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1日 星期二

「Monday Blue Buster 藍色週一症候群」生涯公益解惑: 萬年爭論的議題1:到底要不要拿興趣來當工作?不把興趣當工作會怎樣?

這個問題看似見仁見智,但是根據將近20年的生涯諮商經驗,它其實有個唯一解--若想終生快樂致富,可以說非走興趣不可,別無他法。


就10度獲選時代雜誌「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的歐普拉的講法:從事興趣不會失敗。

因為你在從事興趣的過程中,覺得非常好玩的關係,即使是失敗了,也已經享受到過程,因此也沒什麼好丟臉的,反而多知道一條不通的路,或者是它在某種狀況下才會通。

那麼,久而久之,你就成了這行業的專家,別人不懂的都要來問你。那你就發財了。


如果一開始就能選擇到興趣工作,那就恭喜你,幾乎可以說是極少數最幸運的人。

當然,每個人都會礙於現實,不見得一開始就能選擇到興趣工作。

因此會出現「安全過渡比例」的觀念--在一開始無法選擇到興趣工作的狀況下,可以先從事「得以溫飽,且具備未來能轉換到興趣領域的機會」的工作,然後跳轉到興趣事業領域。

這個「安全過渡比例」到底該怎麼抓?那就是一個藝術了~ 待日後有機會再分享。 


然而長期而言,如果不把興趣當事業經營,會怎樣?

簡而言之,會掛掉。 

當然也可以不選興趣當事業,沒人說不行,但是代價高昂,原則上都比你從事興趣事業的代價,還要高更多!而且很可能會要你的命。


首先是生涯的「家」的觀念--若選擇不從事興趣工作,會一直沒有「回家」的感覺。

根據長年生涯諮商經驗發現,即便在普羅大眾未受過專業生涯管理訓練的狀況下,人因為下意識的自我了解、與認知協調的關係,仍隱約知道自己在獨特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所自然培養而來的某種獨特性格特性、興趣,與能力(筆者將這三樣稱之為「生涯要素」),並會下意識地將如此特性組合,定義為「家」的情境。


那麼,若選擇不從事興趣工作,就會一直沒有「回家」的感覺。

會出現類似「出外打拼」的遊子心態,以及「人在追錢」的錯覺。

並因而不會想在行業內付出太多、或產生什麼社交活動,因為知道總有一天會離開這個過渡領域,並且會期望有朝一日能回家。


那麼,就會出現兩個問題:如果不「回家」從事興趣領域,那又該選什麼產業領域?

又要賺多少錢才夠?

 

如果不選興趣產業,那普羅大眾的最直接想法,就是從事主流輿論中,看是最賺錢、或即將賺錢、或最保險安穩的行業。


然而,潮流只是一時的。

小弟諮商過太多個案,當年並未選擇自身興趣當主修,而是選擇當時看似明日之星的產業,例如:綠能、生技...等,結果都還沒畢業出來,就已經變成夕陽產業了! 

怎麼辦呢?

很抱歉,無解。學歷變成一張白紙。


還有更多人選擇萬年熱門科系,例如:醫科藥學、電機、法律、商管金融...等,結果更慘~ 診所藥局林立,各大社區街道上,一條馬路上動輒數十間診所、藥局的比比皆是,然而名醫就是那幾位。


另一方面,如果先不走興趣,純粹為了賺錢,等錢賺夠了,再來從事興趣,可以嗎?

還是很抱歉,此路也不通。


財務自由是個假議題。你以為3、5千萬很大,其實一間房子就沒了。

那要賺幾億才夠呢?

其實如果是從賺錢的角度出發,由於是拿命來換錢,而潛意識知道生命是無價的,因此不論你拿生命來換多少錢,都永遠不夠的。

李玟輕生時,還有幾億資產。 


唯有在從事興趣工作時,因為不斷地嘗試與進步,而「使專業技能與知識經驗,永無止境地提升」,這件事情本身才能擔保財務自由。 


光小弟所諮商過的個案及身邊的親友,因為身心過勞,30出頭歲就得癌症的不下10位,40來歲就走的至少5位。

臨走前從沒享受過拿興趣當飯吃的生活,也無法達成財務自由。

或應該說即使有賺錢,也覺得沒有賺夠的一天,因為生命是無價的,多少錢都不夠換。

(待續)


Sincerely,

David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