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9日 星期四

關於U.S. News商學院排名

  

權威排名的確是U.S. News沒錯。Poets & Quants甚至有五大排名的平均,然而U.S. News佔的比例是35%最重。

由於全世界的申請人都想升官發財,因此MBA是各校最被需要、且最賺錢的學位,並且可以作為指標性的火車頭,拉動其他雙聯學位與資源。

因為它要求學生要有平均五年經驗,畢業出來將近30歲,起薪高,又可以晉升管理職,也因此各校都卯起來辦。

很多學校甚至不惜賠錢來辦,以拉抬學校聲譽來吸引資源。所以商學院排名以MBA排名最準。


MS排名看看就好,其實它的資源跟MBA幾乎是共享的,甚至有些學校會為了MBA,而犧牲掉MS。

也有些學校的MS,是開來額外招那些MBA收不下的學生而辦的。

另一方面,MS跟MBA對留學生來說花費的差異並不大,但是畢業出來,MS的工作都會被MBA搶走,那不如大家都念MBA就好了。


首先是排名要看連續5年會比較準,甚至要拉到10年。因為排名背後牽扯的利益龐大,會受到各種利益條件影響,而近幾年變得很容易收買。

不然其實看看排名單位通常都有新聞,然後你看到某排名發布的新聞都往某一面偏的時候,就大概知道它背後的金主是誰了。

ASU甚至號稱技壓Stanford、MIT,連續七年成為最創新的學校?!原來是因為我們的護國神山在那裡開分店~ 結果該校10個研發中心有一半的頭頭竟然是對岸來的......


而排名也需要一段時間就洗牌,他們想製造一些話題性,不然沒人要付訂閱費來看。

但是當你看到某些學校前一年還排在20幾名,隔年卻一下掉到4、50名,你就知道有問題了。所以看看就好。


排名看久了就會知道,其實有些學校很在意,有些學校不在意。

另一方面,排名是一個過度簡化的列表。

美國幅員廣大,差一名的學校,都可能在地理位置、產業群聚,還有師資、產業專長領域......等都有天壤之別。

反而比較像是一個cluster一個cluster來看,一團一團比。但又各團內的學校,各自有差異化。


除了M7大家都知道是誰,會在排名的前10上下洗牌;

再來是s16,然後再來是top 20到25,還有top 30; 之後top 40,之後top 50。

而Top 50以後就開始發散了,到7、80名是一個檻。

但排到100名以外,基本上就不太需要參考了。


然而,有些學校比美國還老,基本上不太甩排名。例如:Harvard、Yale、Columbia。

還有些學校,因為專項領域沒有競爭的關係,例如:MIT、Berkeley,還有Columbia、NYU。

或是因為地理位置獨據一方,例如:UVA, UW Seattle、Georgetown、Emory、UCLA、UT Austin、USC、UC Davis, Rice, Venderbilt……等。


另外,也有一些學校是看專項排名,例如:供應鏈有MIT、MSU、PSU;

量化分析有MIT、CMU;

還有藥廠強校Rutgers; 或是醫管強校JHU,但還太新,並沒有列入排名。

生技創新強校BU;

創業名校有Babson。


然後,有些學校互相是瑜亮情結,例如:UVA vs. Cornell,Berkeley vs. GIT,Duke vs. UNC,UW Seattle vs USC,BU vs. BC……。


另外,有些學校會因為得罪排名機構背後的利益團體,而被打入冷宮。

例如:這幾年NYU竟然可以踩在Columbia頭上?又USC竟然可以踩在UCLA頭上?

當然學校也不甘示弱,為了狠狠教訓這些排名單位背後的權貴團體,竟然可以把我們驕傲的國旗直接在學校網頁上亮出來,你就知道它們想要教訓誰了~


尤其一個最有趣的點,是怎麼判斷誰是誰的死對頭?

其實可以從各校的死線,以及第一批申請人秒殺面試的日期,往後推算2到3周要面試完,再3週要出結果,又再3周是deposit deadline,日期要押在它的競爭學校發面試之前。這樣你就可以算出它的競爭對手是誰了。


最後,其實排名跟我們萬年爭論的選校與選系,是一樣概念--每年全球申請人的競爭強度,就像一個超大的金字塔。各個不同等級條件的申請人,會有一個競爭力行情,然後就像排隊撕榜單一樣,在上面所提到的各排名階層之中,去根據自己心儀的學校志願順序來申請,或是談判入學獎學金。


然而,當你把排名放一邊,真正仔細去看,隔間學校的師資與課程編排,還有就業數字,你就會發現:各間學校由於地理位置與產業群聚所產生的差異,其實同一團裡面互相都有一個競爭百年的默契,會各自有差異化的發展,一起把餅做大,大家都有飯吃。


當你在申請時,你所欠缺的技能,在某個排名階段的學校之內的5到10所學校之中,會只有某2、3間學校可以提供你這些具體需求的課程。

而這些學校他們也互相熟悉,所以甚至會出現錄取a校就會錄取b校,甚至是同時發來同樣金額的獎學金的狀況。

而這就是選校的藝術了。

每一個人的使命生涯目標所需的技能,扣掉當前已經具備的技能,中間的技能缺口,才會是why MBA及why this school。

畢竟排名每一年都在變。5年、10年後,排名都會重新洗牌。

而當時你已經老早畢業。那麼,是否有取得你的生涯使命上所不可或缺的技能,來實現生涯目標,才是根本。

其他排名數字聽聽就好。

 

原文出自:

http://tinyurl.com/24ovl7l4

2024年2月20日 星期二

歡慶點閱率破20萬!同步慶祝新網站上線!龍年早鳥服務限時優惠中~

歡慶龍年吉祥~ 開年即突破總點閱率20萬人次!同時慶祝新網站mbacareerfitter.com上線~

龍年早鳥生涯管理與MBA申請服務,限時85折優惠中!

[藍色週一症候群破解]MBA生涯公益解惑:連假後如何有動力工作?

連假結束後,在路上聽到廣播節目,在討論假期後如何有動力工作,才驚覺距筆者上次思考這個問題時,已經是將近二十年前的事了!

這讓筆者想起幾年前某位國際巨星的新聞事件—
麥特戴蒙的母親是老師,某年為了響應教師節而出席了活動,卻被白目記者問到:「演員為了職業保障而進步,那麼為何有年資保障的老師要進步呢?」
麥特不解地反問:「你認為我是為了混口飯吃才努力的嗎?不是的。」
然後繼續說道:「有年資保障的老師如果不會被資遣,又何必要為了少少的薪水而加班呢?因為他們喜歡教書!」


如果為了不被餓死而去吃苦瓜,那反而真的需要有很強的動力!
不過,做有興趣的事,就像吃巧克力,不需要什麼動力—
在還沒吃到的時候,會好想去吃,而不會有星期一症候群;
在吞入口中的時候,會覺得好好吃喔~
吃完以後會覺得黯然銷魂...什麼時候才能吃到更好吃的巧克力呢?
因而持續為了尋找更好吃的巧克力而活下去~
關鍵在於享受在過程,而不是只為了結果。


就歐普拉的說法:若是在做有興趣的事,就不會失敗。
因為會把各種嘗試當作有趣的經歷,而不是當作失敗
也不會一直算著CP值,或想著非得生出極大效能不可
有趣的事,偶爾繞繞路反而更有趣!
人生就是該浪費在如此美好的事物上~
而不是每天問自己哪來的動力去吃苦瓜?


那麼該怎麼做呢?
簡單的做法是循序漸進轉職法,或叫做「磁鐵式轉職法」--以技能為單位,辨別出過去與現在工作中、甚至在學時期的興趣技能;
每次轉職時,將這些興趣技能加以提煉、重組
直到達成某理想工作中的所有技能環節都是興趣為止
就能不再工作、快樂致富了~


那麼,怎樣才能有效地計算出興趣技能究竟有哪些?或如何知道還有哪些興趣技能沒有用上呢?
這就要靠情緒流體在求生過程中的利基組合了
也就是本系列文中不斷提到的「生涯三驅力」與「性格方形西瓜」的概念~


簡而言之,就是「找出在成長過程中,超越父母互動模式的前三大關鍵技能」,會因為求生成功經驗而成為興趣。
例如:
為了應對情緒化父母,則子女會在下意識中培養出強大的察言觀色能力,適合服務業; 以及邏輯思考能力;


而不論父母富有與否,子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被允許的「零用錢」寬裕程度,也將下意識地培養出金錢控管能力。
有經濟拮据的家庭,但父母在子女的生活花費上相當寬裕,則子女的金錢觀念就會相對鬆散;
而也遇過個案家境富裕,但其父母對個案之生活費與零用錢卻極度嚴苛,因而訓練出個案精打細算的能力,而日後成為能精算財務的專業人員。


筆者根據長年生涯諮商經驗發現,這些因為求生所需而養成的招牌興趣技能,會因為得心應手的關係,及輕易贏過競爭的優越感,而成為驅動每個人的生涯驅力,並終將成為組合出興趣產業職能的關鍵條件。
那麼,只要將每個人的前三大興趣技能提煉出來,就是「生涯三驅力」,並加以重組後,就會自然得出一個獨特的熱情產業職能。並且因為物以稀為貴的關係,受到市場的召喚,而終將成為一個生涯使命工作。
並且因為沒有任何人有相同興趣技能組合的關係,會有某種領域舞台非你不可,讓你放手展現看家本領,並實現該領域的登峰造極之作,以造福世人。


舉例而言,若將上述的「察言觀色能力」、「邏輯」、「財務精算能力」這三項進行重組,就會出現類似「金融科技業服務顧問」或「科技業財務顧問」這類的熱情事業組合。
再端看個案的過往興趣足跡,加以取捨即可。


祝大家新年快樂,龍總快樂致富~


Sincerely,
David Lee


原文出自:

http://tinyurl.com/27uepuas

狂賀!本部落格點閱率突破20萬人次!

如題。狂賀!感謝各方支持!

本部落格點閱率突破20萬人次!

本單位將持續一生懸命地為大家研發生涯管理模型,以及更強的世界頂級MBA申請與拿獎專業~

祝大家新年快樂,龍總快樂致富!

:)


Sincerely,

David 李




2024年2月7日 星期三

號外!更多美國頂級名校MBA,放寬免試入學條件!

再度被筆者預言中了!

過年來點實實在在的利多!又有更多美國頂級名校MBA,放寬免試入學條件!


除了M7的MIT原本就有「雙免」:免GMAT/GRE及免托福,

及常春藤名校Yale SOM,與Duke Fuqua原本就有免托福外,

又有更多重磅名校,在疫情後的招生吃緊下,開放「雙免」等更千載難逢的招生利多!

如:

常春藤名校Cornell Johnson也推出GMAT/GRE免試申請!

另一所常春藤名校Dartmouth Tuck提供百分百面試,

Top 8 Michigan Ross開放「雙免」申請!

眾多Top 20如:Virginia Darden、UCLA Anderson、UT Austin McCombs、Emory Goizueta等,也開放GMAT/GRE免試申請!


而免試入學條件下,「生涯目標與驅動力」、及「Why School」等自我了解將更為關鍵~


美國Top 20 MBA免試申請利多,重點資訊整理如下:


(By US News ranking)

#4 MIT Sloan

If your current situation prevents you from being able to submit a test score, you may request a test waiver explaining the situation. 

If the waiver is approved, and you are admitted,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reserves the right to offer conditional admission such as but not limited to receiving a certain score on the GMAT or GRE or taking a supplemental class.

Deadline: Apr 8, 2024


#6 Dartmouth Tuck:  

Upon request, Tuck may offer GMAT/GRE test waivers before Feb 2. (Passed)

Guaranteed interview if applied by March 1

Deadline: March 25, 2024


#8 Yale SOM

No TOEFL or IELTS required as usual.

Deadline: Apr 9, 2024


#8 Ross MBA

Alternative Demonstrations of Academic Readiness 

Some candidates may be able to adequately demonstrate their readiness for the rigor of the program without the need to submit a test score. Instead, you must submit an essay that supports your case and provides alternative evidence of your readiness.


Alternative Demonstrations of English Proficiency

Some candidates may be able to demonstrate their proficiency in English without submitting a TOEFL, PTE, or IELTS test score. Instead, you must submit an essay that demonstrates alternative evidence of your English proficiency. 

Deadline: Apr 4


#10 NYU Stern

GMAT, GMAT Focus Edition, Executive Assessment, GRE, LSAT, MCAT, and DAT.
Deadline: Apr 18


#11 Duke Fuqua

No TOEFL or IELTS needed.

Deadline: Feb 22 and Apr 4, 2024.


#14 U of Virginia Darden

Darden offers a standardized test waiver. (Before Application)
No minimum score for TOEFL.

Deadline: Apr 3, 2024


#15 Cornell Johnson

GMAT or GRE test waiver optional

Deadline: Apr 10, 2024


#15 USC Marshall

GMAT or GRE test waiver

Deadline: March 1 and Apr 15, 2024; and rolling


#17 Emory Goisueta

Test waiver deadline: February 15, 2024

Application deadlines: 

One-Year: March 6, 2024
Two-Year: March 20, 2024 


#18 CMU Tepper

GMAT, GRE, or EA score, or approved test waiver

Deadlines: March 4, 2024


#19 UCLA Anderson

GMAT/GRE test optional.

Deadline: Apr 12, 2024.


#20 UT Austin McCombs

General Test Waiver (merit-based) is approved

Deadline: Mar 26, 2024

 

==

其餘仍開放申請的名校有:


#3 UPenn Wharton

Deadline: Apr 2, 2024


#6 Stanford GSB

Deadline: Apr 9, 2024


#11 Berkeley Haas

Deadline: March 28


祝大家新年龍飛鳳舞,搭上千載難逢的順風車~

:)


Sincerely,

David Lee


原文出自:

http://tinyurl.com/28qa598e

2024年2月6日 星期二

團圓飯壓力5大應對心法

要過年了!趕在除夕團圓飯之前,趕快來分享一下「團圓飯壓力5大應對心法」:服務、讚美、包容、計畫、自重~

又要面對大家族團圓飯,十面埋伏的人生逼宮了...在過年歡欣鼓舞的團圓氣氛中,關在老家院子裡、或是塞在車陣中,甚至被囚禁在家族旅遊的飛機、火車上,親友難得見上一面,免不了被關心「加薪沒?升官沒?年終多少?考上沒?找到工作了嗎?進大公司了嗎?開什麼車?有對象嗎?買房沒?結婚沒?生小孩沒?小孩念書、工作、結婚、生小孩沒?...」等無盡輪迴!

對於待業、備考、轉職、等陞遷,甚至對現狀無奈的朋友們,就會像被獅子盯上的羚羊一樣,水深火熱、身處恐懼之中...年復一年,沒完沒了~ 該如何因應?

筆者曾任職於美國獵頭,從事生涯管理顧問近20年,來分享各位「環境壓力下之生涯自我調解」心訣,包含下列幾項:

「照顧親友需求,展現成熟度」:家人關心吃麵喊燒,除了滿足「觀眾們」的存在感與求知慾以外,其實大家也是希望幫忙。而返鄉應對親友的同時,其實是最有效展現成熟度的機會!先前UCLA的商學院甚至有一門課,是「Acting」演戲課--在各種辦公室情境與社群情境中,除了平時實力的培養之外,社交關係與「形象管理」也至關重要。

不要傻傻地坐在沙發看電視,等著讓長輩嫌~趕快起身幫忙招呼停車,面帶微笑,主動而自信地打招呼,引導親友進家門、擺鞋子掛衣帽、燒香拜拜,協助準備團圓飯、擺桌椅,甚至安排長幼有序的就坐順序,傳遞餐具、醬料、零嘴、飲料等,以及餐後得收拾餐桌、洗碗,排麻將桌...等。

同時,在團圓桌上,除了適度關心各親友的生活狀況與「功能性需求」,並協助滿足之外,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最基本的「需要受到認同」的需求。因此,反正過年一年也只過一次,這種時候就嘴巴甜一點,多多稱讚親友,並進行正向的「個體差異化認同」--細膩地觀察感知,然後點出每個人在許久沒見的這段日子裡,產生了某些成長與改變,就能讓每個人都能在他們自身的價值,能得到情感上的滿足。

另一方面,一般沒有受過生涯管理訓練的親友們,他們各自在面對這種大家族聚會的期望壓力也都很大。不論市場景氣與否,每個人每年都會有不盡人意的時候,也都不想被碰觸到情感的痛處。因此,作為成熟的成年人需要互相多一點包容,透過正向思考,可以把各親友所遇到的困境視為挑戰,並鼓勵、認同他們在遇到困境時不屈不撓的毅力,甚至可以透過情報與專業分享,來幫忙他們一起想辦法,就像影史經典的影集「馬蓋先」一樣,作為對大家有幫助的好朋友。

這些行動,親友們都會看在眼裡。以往沒有這類習慣的朋友們,將隱約在行動之中,讓長輩與家人刮目相看。就在閉嘴做事的同時,讓人感受到一份體貼與心安,並從旁讚賞「你成長了!」

而真心誠意地服務他人,也是一切事業的根本精神。如此一來,親友長輩們就會心滿意足,也為他們帶來面子,覺得你是能夠獨當一面的成熟人物,成功指日可待。其實光這點,就能減去大半親友無謂的憂慮,而也在感謝你協助的同時,口下留情。

「正向思考與積極心態」:軟土深耕,是一種「一個巴掌拍不響」的概念。愛叮嚀的親友長輩們,其實不見得是為了刷存在感,反而多半是來自一份「恨鐵不成鋼」的憂慮。誰沒有過渡期或低潮期?一時的沈潛,是為了跳更高。

然而,誰會變成需要親友長輩憂慮的對象,其實是寫在我們自己臉上的。親友們其實並不是擔心誰過得如何,而是憂慮誰「有沒有獨立面對問題的能力」。因此,即便是待業、備考、轉職、等待陞遷等過渡期,只要你有正向積極的態度,會自然流露於外在,散發出一種「我能掌握自己人生」的一種肢體語言與品格氣場。有了這種正向積極心態,不論處在何種生涯狀態,都能因為有了積極進取的態度,而對眼前問題有所準備。

而親友們也會由原本「恨鐵不成鋼」的人生心態質疑,轉為「實境問題分析解決」的功能性協助,並對於你的勇於面對問題的勇氣與膽識,予以肯定。

「明確方向與計劃」:既然有了積極進取的心態,不需外人擔憂,那麼就會進入到「問題解決」的階段。因此,真正的重點,在於「我已做好人生功課」這個命題。其實具體是什麼方向或計劃並不重要,重點是你有認真思考當前問題,以及思考與選擇邏輯的清晰度、深入度,與全面性。這時,甚至在提出計劃的同時,可以請教有經驗或相關專長的前輩,請他們協助檢視思考邏輯的盲點,或是有相關資源可以借用或共享。一般而言,方向可以透過「興趣技能」與「性格特質」的組合,搭配上「專業能力」來投射。

然後,具體目標可以依個人情況,來「從近程目標推向未來」或「由終點回推短程跳板」兩種方向(因人而異),來進行具體規劃。根據史上最暢銷的成功學書籍之一「思考致富」,目標必須有具體的數字與截止日,例如:「今年我將達成考績優等的目標」,寫在白紙上,睡覺前與起床各大聲朗誦一遍,並透過「信念」與「自我暗示」,當作自己已經達成目標,則潛意識中將會不斷鞭策自己朝目標前進,並於過程中主動取得資源與能力。有如此清晰的方向與計劃,自然不用擔心外人質問。

「自我肯定與獨立思考」:由於人對於未知的恐懼,會不由自主地順從主流。尤其是像團圓飯這種時候,來自最親近的親人的無心之言,反而無形中可能殺傷力最重。但事實上,並不是外力脅迫我們順從,而是我們的「自由意志」做出了選擇。

這時,智慧教育就扮演關鍵角色。

教育的本意,乃是培養獨立思考的成人教育。耳朵雖然不能關上,但思想是自由且獨立的。也就是說,不論對任何事物,都能透過自主的獨立觀點來解讀,不受旁人影響。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去解讀事物,由旁人幫你做主。然而旁人不論怎麼講,都是對方的觀點,與你無關,無法左右你的思想與意念,而只有你有權利做出自己的選擇。

只要邏輯清晰,不是在計劃作姦犯科,每個人的思考與觀點都有同等的價值,以及被尊重的權利。即便是對事物的辯證,其實是不帶主觀意識或情緒的客觀討論。

而當了解自身觀點與價值,並自我認同,就能夠有寬敞的心胸,來接納多元意見與個體間的差異。

這項「自我價值認同」是一切人際交流與合作的起點,可說是無價之寶!同時也讓我們能不受外界意見所左右,自立自強,不卑不亢,尊重多元。

「只跟自己比,問心無愧」:當自我了解清晰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發現每個人的每個人生階段,都跟他人沒有任何關係。即便是年齡相仿的親戚,也因為家庭遺傳、父母教育、成長背景、天份與人格特質、價值觀、動機與目的等,而有所不同。

曾有學茶道的個案分享:什麼茶比較好?答案是:「無從比較。」茶種各有不同,就算是品種接近的茶,也因為產地、生長環境、養植方式、存放與運輸方式、沖泡與品味方式、存放時間等,而有不同的茶香與韻味。

人也是如此。因此,條件基準不同的比較,其實並沒有意義,反而顯出對個體差異性的了解不足。

所以,唯一有意義的,是自我檢視過去一年的成長效能,看看去年定的年度規劃是否達成?有哪些進步與意外?所產生的經驗學習為何?有哪些不切實際?過去一年我又多了解自己了什麼?還有哪些是新的可發揮空間?又有什麼新的動機與能力,可以加速今年的成長?

你會發現上述的一連串問題,多半不能用金錢與社會地位這類「外導特質」來衡量,而是以更內在的「內導特質」來評斷,例如:能力、動機、成熟度、智慧、挫折忍受力、回復力、專業知識、社交能力、自信與自我效能等。

而當你自我了解清晰,且按部就班地前進時,隨時隨地,就會像哈利波特裡的意若思鏡那樣,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以把意若思鏡當成普通的鏡子使用,也就是說,他在鏡子裡看見的理想,就是他自己現在的模樣。

這是終極生涯管理的頂端--「無欲則罡」的境界。

知足常樂的本意並不是不再求進步,而是時時刻刻在前進的同時,還能夠活在當下,認同現在的自己; 而不是活在未來,就「被討厭的勇氣」一書,探討個體心理學始祖阿德勒的自卑超越哲學中,那是「人生最大的謊言」。

時時刻刻被當下的幸福所填滿,自然就不會嫉妒或羨慕他人,也不會做無意義的比較。

最後,「向親友學習,誠懇無敵」:誠懇而謙卑的心,任誰都能感動。也能化解一切敵意,喚起人性本善的一面。

人是社群的動物,能夠與親友分享情感與溫暖,是最幸福的事!應該要懷著感恩的心,自然不會拿別人來作比較,而會珍惜彼此相處的時間,並且關心、滿足親友的需求。

祝大家新年快樂!龍總幸褔~

Sincerely,

David 李


原文出自:

http://tinyurl.com/26fjwrgt


2024年2月3日 星期六

狂賀!本站點閱率突破18萬!

 狂賀!感謝各方支持!本站點閱率突破18萬!

尤其過去一個月點閱率突破一萬人次!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