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8日 星期五

進階選校 Part II

近日眾多學校放榜,許多卡友前來詢問選校方式,但多半都是道聽塗說。

繼小弟先前發過「如何透過開放性辯證找出生涯目標」及「從生涯角度來選校」的文章後,再來發一篇從人資角度示範學校究竟該怎麼選?

簡單說,是要「一門一門課選,一個教授一個教授選」。


#經驗分享#生涯 #選校真實Career Goal and Why School 挖掘示範 - 留學板 | Dcard


#資訊分享如何從生涯角度系統性選校? - 留學板 | Dcard


當我們找到生涯目標的產業與職能之後,要根據「目標所需的技能」,來扣除「目前已具備技能」,會得出「所需要的技能」,

例如:(以下示意資訊經過亂數處理)


Long-term goal: Principal channel pharmacist consultant of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Short-term goal: MA in Pharmaceutical company


假設目標技能-已具備技能=尚缺乏之技能如下:

Global economics, financial accounting, managerial accounting, competitive strategy, buyer behavior, sales and marketing management,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relationship building/management, profiling, human capital, corporate governance, humane leadership, professional service operations, power and negotiation, general management, office politics, business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onsulting, service innovation, corporate finance, statistic, business intelligence, ...etc. 


然後再根據申請人的背景條件(如:身分與簽證;家族背景;國立名校大學、私立大學;龍頭外商或私營企業;在校成績、考試成績與暴衝潛力……等),所對應的競爭力行情等級,來對準某個等級的目標學校群。


就會出現why and which degree,最相關的國家市場資源,以及why and which school……等。


然後,根據所需要的技能與資源,來羅列目標學校的「所有與你相關的課程與教學資源」。

包含幾個面向:目標領域的就業數字(要注意透明度,不然容易造假)、主修與選修課程、體驗式學習活動與專案、研究中心與教授CV(要一位一位調出來看,其實很好找,每所學校都有)。


下方是亂數隨機列舉出的課程與教學資源, 用來示範校系資源選擇的方式。


XX Top 50 mba program, top 5 in pharmaceuticals

Employment: 

Medium Salary $104,500. 

Pharma Industry, 54%; 

Consulting Function 8%, Sales/Marketing Function: 27% 


[Majors and Courses:]

Accounting for Managers, Managerial Economic Analysis, Business, Ethics, and Society, Financial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arketing Management, Operations Analysis, Ethics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ssues, Structure & Dynamics,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c Management, Data Analysis & Decision Making. 

U.S. Healthcare System & Pharmaceutical Managed Markets, Managing the Pharmaceutical Sales Organization, 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Research, Pharmaceutical Product Management, Market Access and Reimbursements for Drugs, Business Law for Managers, Business Forecasting, Analytics for Business Intelligence, Demand Management for Value Chains, Consumer Behavior, Marketing Insights, Advanced Marketing Analytics, Customer Journey Analytic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ssues, Structures, Ethics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US Healthcare System & Pharma Managed Markets, Pharmaceutical Product Management, Managing Pharmaceutical Sales, Market Access & Reimbursements for Drugs, Management Consulting, Managing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s. Leading Across Cultures,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TEC II: Business Models to Launch,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 Evaluation, 


[Experiential Learning:] 

IBA: Team Consulting, Women Focused Mentorship, one-day case competition, ERG Leadership Roundtables, Annual Healthcare Symposium, State of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15-20 Years from Now, 


[Research Centers:] 

Blanche and Irwin Lerner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Pharmaceutical Management Issues, Center for Women in Business, Gender-focused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omen's Leadership (IWL), etc.

state-of-the-art finance lab, 


[Professors and researches:]

Prof. Mark Potter, "Decision making and risk aversion in the Cash Cab,"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vs. Team Managed Mutual Funds." "Corporate Ethics and Shareholder Wealth: Does it Pay to Be Green?" 


因此,同樣是供應鏈學校,即便都列在綜合排名或專業排名上,但某校對你來說的名校,對其他人來說不一定是。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MBA選校教學:三個步驟選對最適商學院

最近適逢留學申請放榜,眾多卡友都在詢問該如何選校。很少看到有人在討論系統性的選校方式。

小弟曾看過有人s16名校畢業,卻回原公司原職位上班的。除了青春、數百萬元學費,還有即便是名校、卻念錯技能課程的代價,可以說影響了後半人生。

當然也有人因為找到了興趣的事業目標,而一路扶搖直上,年紀輕輕2、30歲就坐上龍頭企業或外商部門總監大位的,光小弟認識的就超過一手。


小弟根據人資經驗從生涯角度來分析,畢竟念書是為了未來的生涯。要先知道究竟能快樂致富的生涯方向在哪,才有辦法知道到底欠缺哪些技能?

再用這些欠缺技能來選學校,就自然能看懂各校課程跟師資的差異了。


久了你會發現,排名除了每十名左右的學校可以勉強算在同一個檻以外,其中校與校之間的關係其實並不大。

很多學校甚至因為不知該怎麼作出差異化,而乾脆找某個更知名的替死鬼來當靶競爭。


那麼究竟該用什麼criteria,來挑選"fit" school呢?

簡單來說是A+B=C:

A (Career progress to date 至今生涯發展所累積的技能組合) +

B (Why/Which degree program)=

C (Career actualization 興趣生涯使命所需技能)


若欲求 B,則等於 C-A:

C (興趣生涯使命所需技能) -

A (至今生涯發展所累積的技能組合)=

B (Why/Which degree program)


可以分為三大步驟:

1. 先找出A,也就是「Career progress to date 至今所累積的技能」:

首先,從履歷表中列出各種技能與成就。這樣就會得出A–至今所累積的技能,待會要拿來當選校數學裡的「減數」。


這個其實在求職、轉職時、或申請學校時,就已經做過了。

但是有一個關鍵的動作一般人並不曉得:要特別區分「興趣技能」與「沒興趣的能力」的差異,並且將興趣技能所產出的成就點提前。


這麼做有幾個目的。第一個是自我了解,讓你自己知道、並且提煉出興趣技能。這點非常關鍵,可以說是生涯的核心。

根據多年人資案例的觀察,成功跟著興趣走,而不是跟著能力。興趣會帶動能力,但是能力不會帶動興趣。

人是情感的動物。這裡要簡單說明一下人的情感在職涯上的運作模式。

人的潛意識非常有趣,背後有一些類似地心引力的情感定律在運行。

人會與其逃離怕餓死的恐懼,其實追求快樂的力量更大,並且會有類似不食嗟來食、或是不快樂毋寧死的概念。

沒有快樂,人會退而求其次,而轉往「希望」。而這個希望要有「成長」來讓這個希望持續的燃燒下去。


可是當你在做沒有興趣的工作時,第一年適應,第二年熟悉,第三年就開始重複了。

那麼一旦沒有成長的空間,這個希望就會幻滅,而潛意識就會告訴你自己:永遠沒有快樂的一天。

這種時候,人就會陷入絕望。而也在這種時候,人會本能性地尋求學位的進修,或是轉職,以希望能有成長空間,將這個希望燃燒下去。

殊不知,其實人的潛意識所優先追求的還是快樂,其次才是成功或致富。


因此,這些有興趣的技能遠比沒有興趣的技能重要得多。

即便有些沒興趣的技能在短期看起來比較賺錢,但長期下來其實是飲鴆止渴。

尤其當這些興趣技能被特別標注、並且提前羅列之後,你會很明顯地發現一個向上循環的一個現象。每個人都有。


並且,在工作與業餘的兩大生活面向上,這些工作上的興趣技能與業餘興趣技能,會因為你是同一個人的關係,而會出現某種一致性。

例如:有人工作上喜歡作快消品的行銷戰術推演,而業餘喜歡打桌球,因為都是要靠反應速度,要在極短時間內做出快速反應;

或也有人工作上喜歡做管理資源的排列組合,而業餘喜歡烹飪,同樣是在玩排列組合的實驗。

以此類推。


並且,雇主或招生委員也會發現這個向上循環的現象。就像龍捲風一樣,從地上捲上去,它的破壞力是非常可怕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之後,可以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每個人都可以。


2. 當瞭解自己的「看家本領」興趣技能組合,投射出快樂致富的生涯使命,就能找到後面的C–生涯使命目標。也就是選校數學中的「被減數」。


平均每個人會有3到5個能作為看家本領的興趣技能。

這些技能之所以成為興趣,其實是長年在家庭中求生的結果。在成長過程中為了求生,而超越父母、兄弟姊妹與環境挑戰的能力,會成為為興趣。

例如:

公務員父母的教條式作風,容易造成子女的辯證性格與邏輯興趣,而從事理工領域;


從小被過度要求「唯有讀書高」的子女,常會因為成長環境被過度限制,而愛看小說以滿足幻想,或會因為才藝不被苛責,而養成藝術興趣,並在長大後容易因為小時候的過度封閉環境,而想從事能夠旅遊或有高度變化性的工作;


收入固定的家庭,下一代多半想往創業或投資等高風險、高報酬行業發展;


獨生子女因為寂寞,會養成多元興趣,以滿足社群交遊需求;


成長過程受過不公平待遇或霸凌的人,長大容易從事法務或公益活動

...等。


從自己的這3至5項興趣技能中排列組合,就會找出C–未來的興趣使命生涯。

這部分牽涉到達爾文進化論,日後有機會再詳談。


然後,依照「縱向產業別」與「橫向職務別」來交叉,找出具體的長、短程目標為何?

如: 

邏輯興趣+成就動機+規劃專長,可以組合出「IT產業的產品研發經理」;

程式興趣+登山鍛鍊性格+美感天份,可以組合出「戶外時尚品牌的資訊經理」;

旅遊興趣+速度效能性格+量化分析專長,可以組合出「旅遊網站的旅程分析師」

...等

而因為每個人的家庭結構都不同,因此從求生過程中所制約出的興趣技能組合也不同。因此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的獨特興趣技能組合,會自然投射出某一種非你不可的興趣生涯使命,而會因為物以稀為貴的法則而發財。每個人都有。


3. 「生涯目標所需技能」與「至今已累積技能」的Gap Analysis:

檢視自己的學歷背景到工作經驗中,至今已經累積哪些技能與成就?又與生涯目標之間,尚欠缺哪些技能?

並依照大學校名、年資,與GMAT分數範圍,從排名樓梯裡定出射程範圍;

再依照具體的skill gap,來比對學校的主修/選修課程、研究中心,與就業數字,找出門當戶對、且能實際補足所缺技能的學校。

例如:

GMAT 650,7年半業務經驗,想走創業與市場開發,可以選USC IBEAR Entrepreneurship concentration;


GRE 323,3年採購經驗,想走供應鏈管理,則可以選擇MSU的MBA or M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RE 320,4年四大事務所經驗,想在會計領域晉升高階經理,可以選UT-Austin or UIUC MPA;


GMAT 730,5年消費性品牌經理,要挑戰世界級品牌管理,西北Kellogg、史丹佛GSB、U Penn Wharton、UM Ross……等。


最終,自然會選出心中最理想的學校就讀~

 

Sincerely,

David Lee

能讓分數爆衝的真實Career Goals and Why School 挖掘示範


新年後不論國際轉職與留學申請,皆需要找出真實生涯目標。 

尤其國際名校招生以排名為依歸,而權威排名的公開條件中,申請人可控條件四分之三皆為畢業就業前景。 

而有了真實能快樂致富的生涯目標,才能定位適切的學位、國家、校系主修,與進修時機......等。 

來向卡友們示範人資專業--如何透過開放性辯證過程,來挖掘出真實生涯方向。 


已徵求個案本人同意,在保護隱私前提下,示範生涯方向挖掘與選校策略。 


個案為保險精算背景,生涯方向尚未設定,想申請MBA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假設一:先前工作選擇皆吻合心理上的「認知協調」機制,唯不必設限於MBA in SCM。 


探討一:當初為何選擇精算工作? 

答:因大學主修統計,想以客觀資訊應用於成熟市場。 


推論一:以「成熟市場」為要件,推論出各未來生涯之可能產業--航空、成衣、運動賽事、樂透彩卷......等。 


驗證一之一:並未吻合個案原先之MBA in SCM設定,因而「成熟市場」與「MBA in SCM」兩者中,必有一者非真。 


驗證一之二:保險產業本身即為成熟市場,較貼近個案當初思維。 



探討二:為何大學選擇主修統計? 

答:因家庭期望選商,軍公教家庭背景亦訓練以事實為根據論事;統計專業門檻高,生涯穩定性高。 


驗證二:統計確實吻合以事實論事,個案言談與思維模式亦皆以事實為根據,鮮少概括總結; 

在校成績頗高,職涯發展亦在相關領域持續晉升,顯示除具備專業能力外,可能有統計興趣。


推論二之一:生涯中,甚至主動運用統計執行額外工作項目建功,顯示除專業外,確有興趣。 

唯統計需有舞臺,因得「成熟市場」要件為真;

並由此可知,MBA in SCM 非真。 


推論二之二:然而「成熟市場」要件過廣,尚需進一步條件協助鎖定。 



探討三:那為何當初會設定 MBA in SCM? 事出必有因。 

答:曾有創業經驗,當時敗在供應鏈。 


推論三:確有MBA需求,也有供應鏈進修需求,但並不限於供應鏈。 



探討四:又為何想創業? 

答:因想改善生活品質,發現市場上有具質感之生活用品,但大多太貴,乾脆自己尋覓供應商開賣。唯之後難設進入門檻,因而遭過度競爭淹沒。 


推論四之一:此供應鏈策略在於競爭策略之下,可能個案志趣不只在於供應鏈,而可能上綱至創業與競爭策略之層級。 


推論四之二:此為平價精品業,可能有相關生活習慣或產業興趣。 



探討五:平日有何嗜好? 

答:長期喜歡收藏平價精品。 


推論五之一:BINGO! 自保險業中穩定爬升,確於此時出現 MBA需求,顯示產業雖吻合「成熟市場」要件,卻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平價精品產業亦符合成熟市場要件,且在非外力影響下主動前往創業之領域,亦符合長期關注與收藏之嗜好,此產業可設定為長、短期生涯之產業方向。 


推論五之二:然職能別尚待確認是否限於供應鏈。 



探討六:為何近日轉往直銷業任職? 

答:因精算專業在保險業多只用於產品開發,卻可應用於直銷業之特有上下線結構,而進行全面綜合管理。



結論:挖掘完成!個案職能興趣超越供應鏈本身,已上綱至綜合管理。 

此全面性管理職能,與創業過程的跨職能流程規劃吻合,亦與保險業當時的本業外各部支援吻合,顯示當時鎖定供應鏈問題乃是整體競爭策略之一,並非對供應鏈專有特殊興趣。 



選校方略因此由原本的供應鏈強校名單,轉往綜合管理與企業發展名單,並特別鎖定消費品行銷強校。 


找出真實生涯方向後,essay與面試皆如實回答,並由自我了解產生自信。 

最後成功拿下Top 20名校等8所錄取,並含4所獎學金。 


畢業後亦成功進入美國平價奢華品牌工作,實現真實快樂生涯目標。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