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日 星期二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MBA求職解說(2)

上週提到幾個MBA求職的關鍵點,這幾周將會逐一解說。

這周就來解說一些常犯的錯誤,及有效求職的修正方式。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不受外界干擾」,也就是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上週已經解釋了學校的壓力來自於排名,而排名重點在於「畢業三個月內就業成功率」(21%)及「畢業起薪」(14%)
因此學校越到畢業季,會開越多就業講座,把大家搞得人心惶惶,事實上只是提油救火
而這時絕大多數準畢業生會犯的錯誤,就是不斷地查看學校就業輔導中心有開放的職缺,幾乎到24小時”Real Time”「真時」刷新直缺。

然而,找工作卻不是這樣。有幾個原因:
一是因為有些職缺並沒有「讓你看到」,而是僱主在幕後觀察,直到找到適合人選後,才會請獵頭來獵人。
這就是為什麼要有獵頭存在的最根本原因,否則會出現企業情報泄露的問題,因為「公司在徵才」及「在徵哪些才」這些事本身就是企業機密,萬一被競爭對手發現關鍵職缺出現開缺,就顯示某位置的人高手離開了,或企業管理不良所造成的大量離職,會讓對手有機可趁。

二則是更簡單的邏輯:開了兩個職缺來了八十個人應徵,那麼為何有些職缺一下就關閉,有些卻開了好幾個月?
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適當人選」或「沒有足夠競爭力人選」,原因是因為在沒有受過生涯管理訓練的狀況下,大量求職者都是亂槍打鳥,並沒有對某特專產業有足夠的熱誠,也因此沒有產生夠深的關鍵know-how,其實是被自己打敗。而企業問題也沒有被解決。

而當真正對某領域有熱情、而能專注經營專業知能的求職者,會因為有超深的關鍵know-how,而能領先企業看到未來問題,並且已經常年耕耘解決方案,因此能夠帶領企業解決競爭甚至存續問題。

那麼,找工作其實不是在找工作,而是在經營熱情事業。
所以,求職時該做的事其實是「磨刀」,因為職缺並不是被看起來光鮮亮麗的人所填補,而是被有能力解決的人所填補,也就是說如果投了職缺卻沒有回應,事實上是因為職缺已經被有能力解決企業未來問題的人給補滿了。

那究竟為什麼會有些人有這種解決目標領域問題的能力呢?
很簡單,因為他們的時間都拿來練功了,而不是在看職缺。

那麼有千千萬萬種行業領域,又該如何找出到底該專注於什麼方向呢,還是回到最基本的模型:興趣技能組合來自於性格養成的求生過程,並自然帶動專業能力的提升(生涯三驅力理論,請見前文)。
但反之不然。
(待續)

Sincerely,
David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