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CD CAREER杂志的栏目邀请

Hi David, 非常感谢您细致的回答,我们觉得非常棒,会都把它放到这一期! 大体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了,排版的时候可能会修改个别字词,问题不大。目前正在做订阅,以后的杂志每一期都会放到这里来http://journal.chasedream.com/ ,有时间的话,也欢迎您给我们提出各方面的改进意见。 等10月刊发刊的时候,我们会再次邮件通知您,再次感谢! Jessie 发件人: David Lee 发送时间: 2012年9月14日 18:05 收件人: Jessie Bai 主题: Re: 答复: 答复: CD CAREER杂志的栏目邀请 海归应届生,听听职业规划的意见 我美国本科毕业(中西部第一LAC),高中也是美国毕业,学的是物理,Minor 天文,数学,CS。 GPA等等过硬,Leadership 做过3年President,有国外marketing firm实习经验,sales实习,国内实习有猎头和戴德地产咨询经验。 学术方面有两篇天文方面论文,参加AAS年会。 现在校招都开始了,个人偏向咨询,在大企业想做Marketing,其实自己技术也完全可以,做做IT 的Engineer也行。就是有点心急,想赶紧融入,找个好企业学习起来。理想的职位是能运用到个人的技术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但最好又不要太研发的职位。想听听大家意见。 A: 学历不错,但兴趣过于广泛。首先可以由学术兴趣的相似度分析,并从中作排序;另一方面要做「安全感度」的检测,来看为什么有如此发散的学术与就业选择。 学术兴趣貌似都与数理相关,然而为何物理主修无法满足需求,而需要三个minor? 其中第一个minor是天文,而也发表过天文相关论文,并参加年会,显示可能因为兴趣而有「Perception Accentuation意向加重」的现象,因而可能是一开始对物理相关的逻辑现象有兴趣,而后发现对天文兴趣更强,而后还需要数学与计算机来建model。当然目前为止都还只是推测,然而若依照此逻辑,则内心的安全感指数与文中对学术的自信程度吻合,不会像乍看之下的「乱数式发散」所可能造成的高度焦虑感。 然而越接近毕业,活动越发散,可能是不安全感指数提升,或因参与过社群互动而产生对人的兴趣,因而越往业务类偏向(前提是学术上的选择逻辑如上述假设。)因而要看Leadership是做什么单位的President,是否与学术或就业兴趣有关。目前除了当president时有可能接触基本的marketing外,其他几乎都与marketing无关,咨询也未受过管理或咨询训练,因而都不建议。 较有可能的方向是天文或物理专业领域,做业务类或技术外勤类的工作。可以尝试大公司,因为行为模式中,有高度的「社会认同」需求,而如此广泛又深奥的技术专业,以及名校、优异成绩,与英文,或许在大企业较好发挥。 另一方面,能在美国念高中跟本科,又在名校主修高度深奥而广泛的ㄛ科目,多半有高水平的家事背景,然而容易有关注缺乏的现象,而可能造成过度活跃的补偿效应。因此,若学术选择的逻辑不是像上述所推测的兴趣相关性,则可能有关注缺乏而哗众取宠的危险性格。若是如此,则需要深入探讨隐藏的兴趣与性格驱力。 - 非名校毕业生有什么出路?该不该重读硕士? 非名校毕业生有什么出路?该不该重读硕士?   1.背景: 本科非211、985管理类,因为4年大混,GPA很低,现在只申请到英国利兹大学硕士。 数学能力强、在stock market上做过5年以上,自学完C++语言等金融必须计算机知识,中级微宏观经济学。 很确定自己会从事finance方向的工作,对于会计方面工作兴趣不大。 2.目标: 短期目标投行trader、structure、IBD。 (如果仅仅leeds硕士毕业定位偏高) 长期目标buy side or VC/PE,   最终是想自己出来搞PE和VC。父母无背景。 问题1,因为毕业学校不出名,拿下MSC后用此成绩重读一个LSE、OX、Cam master或Mres有没有必要(我无法用本科成绩申请上述几校)? 问题2,无法进入投行系统的话,仅仅以leeds硕士毕业,应该以什么单位作为进入VC/PE 跳板? 问题3,LSE、OX、Cam master或Mres 毕业,应该以什么单位作为进入VC/PE 跳板,投行是最佳选择么?   A: 为何对PE/VC有如此执着? 要看在stock market中是做什么职能,然而除非世界顶尖MBA,或至少要顶尖财务本科,不然几乎不可能进入PE/VC/IB. 因此要找替代路线。可以尝试mutual fund analyst,之后往fund manager路线PE/VC要自己出来搞,没有背景的话也几乎不可能。资金少说要数百亿。 并没有重念硕士的必要,就机会成本考量,会牺牲掉工作年资与学费,念了也不会比较好。 即使拿了MSC也难以进入名校,因为学术能力在本科与硕士都已验证。 Career Management 最重要的是self-awareness。 要知道自己的Enthusiasm 兴趣, Personality 性格,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专业能力。 要知道以己之长攻人之短, 而不是反过来。 PE/VC/IB要的并不只是研究能力,而是要极高阶的people-coordination能力与business acumen,并有强烈的市场嗅觉与企图心。 若您是research-oriented,又没有商管学术兴趣,则可能基本不适合。 Mres即使是这些名校,也几乎没有切入点。必须要是finance或MBA才行。 另依方面,PE/VC/IB都是极长工时,一周120小时没有休假都是正常,因此需要大量体力的工作,几乎不可能订为长期目标。这也是谓何MBA都招平均五年年资,毕业出来至多届满三十,则进入这些领域也撑不了太久。 - 咨询、投行,比进大公司好很多吗? 一直以为读MBA的是为了回大公司做管理层的。把管理知识与企业实践结合。因为管理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而且,说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那些所谓的大学教授,绝大部分,其研究的成果,不过是企业已经实践多年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总结而已。没有企业实践,管理学教授怎么可能凭空提出什么好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呢? 但是,看到这个坛子上,似乎大家的目标就是咨询、投行。似乎没有几个说想试着进某个大企业做管理的。不知道原因何在。待遇?机会?兴趣? 还是大型公司的中层高层经理人的年薪远比咨询低? A: 很简单,这是一窝疯,是媒体炒出来的。一般高阶经理人在商业类期刊,长年以来已经炒冷了,所以只好透过"揭密"类的题材,讲讲一般人接触不到的新闻。所以咨询,投行这类窄门才会如此被拿来高谈阔论。这些领域待遇较高,虽然也没高多少,美国MBA出来年薪大不了高个两万,投行已经很难生存了,因此不是工资高低,而是有没有饭吃 。 MBA毕业后进大公司作管理还是占绝大多数,投行,咨询其实少之又少,又许多咨询说穿了只是个sales,但因为产品需要客制化,因而称自己叫咨询,充其量不过就是在卖产品,只是需要深入”咨询”客人的需求罢了。 美式的商学院教授多半都有跨足企业咨询,也不断在作案例研究,因而说没有企业实践倒也不至于。再来就是多数人不知生涯管理的逻辑,不了解自己的兴趣与性格特性为何,也只能盲目的追寻最新潮的专业,而期望在求职时或亲朋好友间,能”听起来”有点社会地位.然而这都是短暂的,因为潮流一变再变,但兴趣与专业都需要长时间经营,而每个人的快乐来源也不同,性格特性也不同,不可能每个都硬逼着分为咨询跟投行。 我在美国最大的征才会NSHMBA担任官方职涯顾问时,晚上跟朋友去参加TOYOTA的征才酒会,结果遇到一个老美年轻人MBA,问我对TOYOTA有什么兴趣.我还来不及说我是陪朋友来的,这位老兄就开始批哩啪啦讲了一对他自己的"丰功伟业",又创业又搞营销又做过财务什么的,问我是不是impressed? 我不太好意思跟他说,我是楼上的官方职涯顾问,而他听起来像个clown,根本不晓得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要我是雇主,绝对不会雇用他,因为它只会拿这些经历来炫耀,并不知道到底企业的价值在那,也不知道人生有什么意义。 根据心理学研究,快乐来自于"愉悦,社群关系,与意义"。只有透过过去行为模式的分析,来找出生涯三驱力: 兴趣,性格,专业能力,投射出未来有意义的生涯路线,并贡献社会,才会有快乐充实的人生。

沒有留言: